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曹操对孙策和孙权的评价差距为什么那么大,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3)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孙权东吴

曹操对孙策的评价:

猘儿难与争锋也。?这句话是在孙策平定了江东,拥有了江东之地后说的。当时,曹操准备招抚孙策,但孙策不听招抚。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感叹了上面那句话。这里的?猘儿?,是小疯狗的意思。曹操这话是说,孙策这只小疯狗,真是难以和他?争锋?啊。

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评价这句话,是在曹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对峙的时候,看到孙权军容整肃,感叹而说的。

曹操对孙策孙权的评价,看起来都是赞扬。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曹操并不欣赏孙策,而是更欣赏孙权。因为他说孙策是?小疯狗?,而愿意他的儿子向孙权学习。

曹操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情感取向呢?

咱们得从曹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曹操的理想是什么?是扫六和,平天下。因此,他最欣赏的,同时也最忌惮的,就是能平定天下的人。曹操在刘备势力还很弱小的时候,就对他很防范很忌惮,就是因为刘备是一个和他一样,有大志向,而且可能平定天下的人。

在他眼中,孙策虽然打起来很厉害,但是仅仅是一员战将,是一个项羽似的战将,当不了君王。就算他把江东打下来了,但那是以力服众,这并不是君王应该采用的方式。项羽最终没有获得天下,同样的,可以预料,孙策也可能坐不稳江山。

这种看法,不仅曹操,郭嘉也是这样看的。当时曹操和袁绍准备官渡大战,大家都害怕孙策从后面偷袭。当时郭嘉就说:?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郭嘉预言孙策这样的人会死于?匹夫?之手,最后果不其然。

就算孙策最后没有被仇杀,对付这样的人,只需要派得力战将就能解决问题,并不值得重视。

而孙权就不一样了。孙权是当君王的。当孙策去世,他当权后,结交豪杰,礼贤下士,察纳雅言,勤政爱民。很快,他就消除了江东人民对孙家的仇恨,江东的人才都云集到他身边,积极为他出谋划策。可以说,最终他能够打赢赤壁大战,就是胜在群策群力,众志成城。

作为想统一天下的曹操来说,很显然,孙权这样的人,是他又欣赏又忌惮的。

孙策人称小霸王,与孙权相比谁更具统治才能?

一、相同之处:两篇文章都是讲身边的人对主人公学习的影响。?

二、不同之处:

1、内容不同

1)《孙权劝学》中孙权鼓励吕蒙学习,对主人公有积极的影响,从而使吕蒙进步很大。

2)而《伤仲永》中方仲永的父亲对他的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从而使其“泯然众人矣”。启示是一个人要想立志成才,关键是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否则即使天资过人,也会一事无成。

2、写法不同

1)《孙权劝学》是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2)《伤忠永》则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3、创作背景不同

1)《伤仲永》

天圣三年(1025),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震动乡里。明道二年(1033),与方仲永同龄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因为“神童作家”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聪明。

康定元年(1040),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1043),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曹操对孙策和孙权的评价差距为什么那么大,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2)《孙权劝学》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这一史料整理改写而成。

4、赏析不同

1)《伤仲永》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2)《孙权劝学》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百度百科-孙权劝学

百度百科-伤仲永

孙策人称小霸王,与孙权相比,自然是他更具统治才能,因为等到孙策死后,孙权都是把权力分封给周瑜和张昭这样的近臣,虽然他掌控着军政的命脉,这些人不敢造反,但孙权也不能以自己的才能来压死这些人,只能通过东吴之主的身份,让这些人服从,而孙策就不需要这样,他本身就能带兵打仗,人们都对他感到信服,只要他决定的事,别人就无法反对,这和孙权是截然不同的。

相对于孙策,孙权处事更加圆滑,这也导致东吴能够长久的存活,不过他不像孙策那样具有与天下争锋的锐气,孙策临终的时候就说过孙权适合保卫江东,却难以令东吴发展壮大,他能够吞并荆州,就已经做到了极限,之后也向曹魏发动过进攻,但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胜利,如果换成孙策情况就不同了,他最擅长领兵打仗,能够将整个东武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而且还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更加可能取得成功。

孙权治理国家是一把好手,因为早在孙策没有去世之前,他就跟在对方身边处理军政内务,但他没有上过战场,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幕后进行指挥,这也导致那些军队中的将领们并不愿意服从孙权,从周瑜开始直到陆逊,孙权都不得不设立大都督这个职位,但其实他心中也是感到厌烦的,作为掌权者,却不能如臂使指,让这些将领们完全服从。

孙权是在孙坚的基础上统一了东吴,这其中有很多旧将,但是即便当年孙坚都没有做到这点,也说明孙策有过人之处,能够将父辈的基业发扬光大,孙权之所以能够坐稳这个位置,也是得到了孙策的栽培,在用人方面,孙策并不弱于孙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