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三国时代是如何从诸侯并立发展到三国对峙的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23)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荆州刘备

三国时代,是中国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时代之一。这个时代,群雄并起,英雄出乱世,指点天下,激情澎湃。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混乱的时候,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传统正史观点认为,三国开始于公元220年。如果按照这种观点算,那么曹操、吕布、袁绍、刘表等人物都不能算为三国人物了,难免觉得不合理。人们理解的三国,并非是魏蜀吴三个国家,而是在东汉名存实亡之后的大分裂时代。而魏蜀吴三国则是诸侯兼并的结果。我们可以将三国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一,群雄并起的阶段(189?192)

传统观点认为,东汉灭亡于公元220年。不过实际上,东汉早在黄巾起义之后就已经灭亡。东汉在后期,由于宦官长期专权,导致了政治严重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导致流民遍野,起义不断。公元184年,张角以?太平教?为号召,发动了空前庞大的黄巾起义,旬日之间,天下响应?,分布在八州的数十万农民同时对东汉的地方政府发动了攻击。面对突如其来的天下纷乱,东汉政府惊慌失措,急令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率领中央部队驻守洛阳。汉灵帝又宣布结束党锢,试图联合公卿共同对敌。

然而仅仅凭借中央军队是无法镇压全面爆发的农民起义的,因而东汉只能让地方的官员和将领掌握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汉的中央集权就分崩离析。灵帝中平五年(188年),东汉王朝正式将一些州的刺史改为?州牧?,总掌一州军政大权,地方军阀也就开始兴起。在公元196年之前,形成了主要割据势力有:公孙度占据辽东;公孙瓒、刘虞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曹操占据兖州;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孙策占据江东;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据益州;马腾、韩遂占据凉州。咋这样的局面下,东汉皇帝对地方的支配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

东汉皇帝不仅无法管辖地方,就连自己也沦为了军阀的傀儡。189年,汉灵帝去世,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史称?少帝?,年仅14,大权落入了何太后和何进手中。此后,何进又在宫中大杀宦官2000余人,引起了宫中内斗。宦官也联合起来,杀掉了何进。此后,袁绍和董卓率领军队进入了洛阳,继续大杀宦官,结束了汉朝宦官专权的历史,也在实际上结束了东汉王朝的统治。董卓在洛阳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自任相国,控制朝政。

董卓专权引起了天下群起而攻之,各地握有军事实力的州牧、太守、刺史等纷纷起兵,以讨董为名,进行招兵买马,待机扩张。公元190年,讨伐董卓的军阀就有渤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以及典军校尉曹操。他们以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军?,一时间?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董卓为避联军锋芒,于是挟汉献帝由洛阳迁往长安。他撤出洛阳时,?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扫地殄尽?。同时,董卓还?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导致因为饥饿和杀掠而死之人不计其数。董卓到达长安后,于192年被吕布所杀害,于是天下局势从诸侯合纵伐董转化了诸侯兼并阶段。

二,诸侯的兼并和三国的奠定(192?220)

东方诸侯组成的?关东军?在名义上是讨伐董卓,实际上也是各怀鬼胎,逡巡而不敢进。192年,董卓被杀后,关东诸侯的矛盾也就公开了,开始了兼并战争。经过几年的混战,全国较大的诸侯仅仅剩下了江东的孙策、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韩遂、马腾、辽东公孙度、冀州袁绍和兖州曹操等。在这些势力中,袁绍的占据冀、并、青、幽四州,实力最为强大。

然而曹操却更有政治眼光。公元196年,汉献帝趁关中混乱之际,从长安逃离到洛阳。曹操抓到这个机会,迎献帝并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行政上,曹操唯才是举,惩办豪强,尚礼重法,改善了吏治;在经济上,曹操兴修水利,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推行屯田制等,促进了经济的恢复。这些政策使得曹操的势力不断加强。此后,曹操在北方迅速扩张,先后击败了吕布、张绣、袁术、李傕,控制了兖州、徐州和关中。至此,北方就剩下曹操和袁绍两大势力,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大军南征曹操,双方大战于官渡。结果,曹操以一对十的兵力击败了袁绍10万大军。此后,曹操继续扫荡袁绍残余势力,到了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曹操势力的发展

在曹操在北方崛起的时候,南方却却还处于分裂的状态。益州有刘璋、荆州有刘表、扬州有刘繇。195年,孙策开始进入江东发展,并联合当地士族朱治、周瑜、张昭、张纮等支持,取代了刘繇在江东的地位。199年后,孙策又兼并袁术余部,击败了刘勋、黄祖等,势力迅速壮大。孙策去世后,孙权继续统治该地区。而此时的刘备依靠于刘表,也在寻找立足之地。此时的天下局面正如诸葛亮《隆中对》的分析:曹操占据北方,不可与争锋。孙氏占据江东,经营已久,根据劳动,不可动摇。只有荆州和益州才能够成为刘备的发展之地。

曹操统一北方后的地图

公元208年,曹操试图趁着统一北方的势头,一举兼并南方割据政权。于是率领大军南下,进攻荆州。此时刘表以去世,刘琮望风而降,曹操因此占据了荆州北部。在这个十分重要的节点,刘备和孙权选择了结盟,共同对付曹操。当时曹操军队达20万人,但是由于长途行军,成为了强弩之末。而刘备和孙权则集中5军队和曹操隔江对峙。最终曹操在赤壁之战惨败而归,刘备和孙权则取得了喘息之机。因此,赤壁之战为三国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三国时代是如何从诸侯并立发展到三国对峙的

赤壁之战后的局势

赤壁之战后,曹操见暂时无力统一南方,于是继续在北方发展。公元211年,曹操击败韩遂、马超,平定了关中。曹操又派军进入凉州,占据此地。215年,曹操又击败了张鲁,占据了汉中。而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开始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行动。210 年,刘备占据了荆州五郡。214年,刘备击败了刘璋,占据益州。此时,孙权和刘备因为争夺荆州而终止了联合。215年,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曹操。此时,天下三分的局势正式形成。于是,曹丕、孙权和刘备开始公然称帝。

三国的形成

三,三国的对峙(前220?280)

刘备占据汉中之后,在西南的统治就稳定了下来,因此,三国并立的局面就正式形成了。此后,各国都曾试图发动了统一战争,但是都遭到了失败。刘备向以汉中和荆州为跳板,兵分两路向中央挺进,以占据关中,攻破洛阳、许昌,恢复汉室。然而孙权不愿意刘备独大,并且希望夺取荆州。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北伐,孙权乘机偷袭后方,杀关羽,占据了荆州。这标志着孙刘联盟正式崩溃,于是刘备调集全国大部分军队进攻孙权,在公元222年并败夷陵,损失惨重。刘备也在第二年去世。此后,曹丕也曾三次率领大军进攻吴国,也是无功而发。因此,当时三国的局势已经出现了较为均衡的局面,谁也无法轻易击败谁。

此后三国又开始重视其内部的发展。曹丕称帝后,继续在北方推行了屯田制,恢复经济;建立新的中央官僚体制。魏国还吞并了辽东公孙渊之地,又重新将将西域纳入版图。蜀汉则在诸葛亮的治理下,井井有条,经济也不断发展。诸葛亮还平定了孟获等人的叛乱,将云贵地区纳入了蜀国版图。而孙吴则继续在扬州扩张,将岭南地区纳入版图之内。

在三国的局势又稳定下来后,又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争。在西线,蜀汉和魏国在秦岭一带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这次战争基本以诸葛亮主动出击为主,但是基本都是失败。而在东线,孙吴和魏国长期在淮南一带对峙。

西晋版图

大约在公元250年前后,魏蜀吴三国先后走向了衰落。蜀汉方面,253年,继承诸葛亮的费祎去世,蜀汉内政无人治理,姜维连年征战,蜀汉国力大不如前。同时黄皓等开始专权,导致蜀国国力大不如从前253年,孙峻杀诸葛恪,开始专权东吴,造成了东吴的长期内乱,严重削弱了势力。魏国方面,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掌握了魏国的大权,开始了司马氏的统治。此后,三国开始从对峙向统一的方向发展。263年,司马氏派遣邓艾灭蜀国。280年,司马氏又灭了吴国。从此,三国时代正式宣告结束,进入了晋朝的统治。

1、首先“对峙”指的是双方在行为上和在思想上的一种僵持和抵抗,这里是没有沟通的,可以用在比如说两个集团之间的抗衡等;而“对质”指的是通过语言上的沟通,以证据性的语言来说服对方关于某件事情,这里面是可以有沟通的,可以用在比如说在法庭上双方互相质问等。

2、总的来说,“对质”是有沟通的,“对峙”是无沟通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