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真正的门神是哪两位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23)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门神钟馗

真正的门神是神荼、郁垒两兄弟。

1、门神,是道教和民间信仰中每个家庭中司门守卫之神,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按照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贴对联和门神,以祈福来年家庭和睦、事业亨达。

2、在历史上,门神一直都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例如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形象。因此,门神的形象也是怒目圆睁,相貌威猛,手里拿着各种兵器,仿佛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一般。

门神的类别

真正的门神是哪两位

驱邪类

门神多为神荼和郁垒,金鸡和老虎。传说桃郁都山有大桃树,盘屈3000里。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神荼,一名郁垒,并执苇索,伺不祥之鬼,禽奇之属。乃将旦,日照金鸡,鸡则大鸣。

于是天下众鸡悉从而鸣,金鸡飞下,食诸恶鬼,鬼畏惧金鸡,皆走之,天下遂安。更有说者,郁垒二神捉到鬼后,缚以苇索,执以饴虎。北京人旧时在腊月二十三日后,便贴门神、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上,门左右置二灯,象征虎眼,以祛不祥、镇邪驱鬼。

祈福类

祈福门神,即以福、禄、寿星三神像贴于门者。

古代门神,除了能驱除鬼魔、镇守家宅外,后来,也出现了能成就功名利禄、福寿延年的福运门神。人们把文、武财神分别贴在左、右门上,意为“左招财”、“右进宝”。祈福门神的画面,多是一些吉祥物。如:画中的寿星,手持仙桃,面带慈笑。

这种门神并非门户的保护者,专为祈福而用,中心人物为赐福天官。也有刘海戏金蟾,招财童子小财神。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各、以迎祥祉。

宗教类

正统道藏洞神部《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说:“《王璋》曰:门户神名,出军行速,出入亦宜用之。门神名者:甲子旬,户名公孙齐,门名徐义,解履而去。甲戌旬,户名徐何,门名天可市,仰呼而去。

甲申旬,户名石战,门名司马光,解冠而去。甲午旬,户名于可,门名石众,解衣振迅而去。甲辰旬,户名司马胜,门名公孙错,解发更结而去。甲寅旬,户名司马强,门名公孙光,解带而去。”

门神是哪两位

秦叔宝门神的正确贴法是尉迟恭在左,秦叔宝在右。

我们拿起门神的时候,尉迟敬德应该是面向右边的,秦叔宝应该是面向左边的。另外,粘贴的时候,尉迟敬德要贴在门的西(左)侧,秦叔宝要贴在东(右)侧。

门神要对面而贴,反之左右贴错了就成背对背了,像互不理睬对方的样子。广东俗语称这种情况为“贴错门神”,寓意两人之间有芥蒂,互相不搭理。其次,在购买门神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秦叔宝是白脸,尉迟敬德是黑脸,偶尔也有红脸形象。

秦叔宝门神由来:

秦叔宝门神是流传于陕西省咸阳县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门神是中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祇之一。民间流传最多的武将门神,当属开唐名将秦琼和敬德。传说中的秦琼、敬德死后葬在陕西省礼泉县,为唐太宗李世民陪葬。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国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听到有关门神的传说。

在传统武将门神里,影响最大、民间张贴最多的,要数唐朝的秦琼(秦叔宝)、尉迟恭(尉迟敬德)两位大将,被称为“天下第一门神”。元明清时期,随着《隋唐演义》和《西游记》的广泛流传,这两位的门神形象深入人心。

门神是神荼、郁垒两兄弟。

神荼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能制伏恶鬼的神人,最开始出现在上古神话中。一般位于左边门扇上,身着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执金色战戢,表达了古代人民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

郁垒是中国民间信奉的神仙一般位于右边门扇上,古代人们为了驱凶,在门上画神荼、郁垒,亦有驱鬼避邪之效果。

祭祀门神的历史发展

祭祀门神这一风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早在《礼记》当中,就规定了“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庶士、庶人立一祀”,而不管是其中最高等级的七祀还是最低等级的一祀,都有着对门、户进行祭祀的要求。

汉末至魏晋时期,关于神荼、郁垒记载很多,像东汉著名学者蔡邕就曾经记载道:“岁竟,画荼垒,并悬苇索,以御凶。”后来,南朝梁时名臣宗懔也在《荆楚岁时记》中表示:“岁旦,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到了唐代,相传唐玄宗曾于梦中见到钟馗捉鬼的情景,醒来后便召画圣吴道子绘制了钟馗图。相比于古老的神荼、郁垒,“新兴”的钟馗更受欢迎,很快成为了人们绘制门神时的新选择。清朝的《燕京岁时记》中便有“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天师钟馗之像,或绘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的记载。

宋朝时,门神的人选又有了新变化。南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记载道:“除夕用镇殿将军二人,甲胄装”,可见当时的门神逐渐成为了将军形象。元明时期,秦琼、尉迟恭成为门神的主流选择,而原因或许就在于当时繁荣发展的戏曲、小说中存在着这二人守护唐太宗的故事。

清朝学者李调元在《新搜神记》中也表示:“今世惜相沿,正月元旦,或画文臣,或书神荼郁垒,或画武将,以为唐太宗寝疾,令尉迟恭秦琼守门,疾连愈。”总的来说,秦琼、尉迟恭成为门神大约是从元明开始,此后一直较为流行,甚至到了今天成为了大多数人对门神的唯一认知。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