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考试中考察词语中的错字总是有题和提。这两字怎么分啊?什么词语用题,什么用提。
基本字义
1、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目。主~。话~。~材。~旨。 2、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试~。问答~。 3、 写上,签署:~名。~字。~壁。~诗。~辞。~跋。 4、 姓。[2]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字从页( xié),从是,是亦声。“是”意为“正对”、“对准”,引申为“正面”、“基准面”。“页”指“人头”。“是”与“页”联合起来表示“人头的正面”。本义:人头的正面。特指:额) 2、 同本义 [front] 题,额也。——《说文》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赤眉圆题。——《汉书·司马相如传》 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庄子·马蹄》。释文引司马崔云:“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 雕题黑齿。——《楚辞·招魂》 连缓耳,琐雕题。——《后汉书·杜笃传》 3、 《雕题交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4、 又如:题注(以头额撞击);黑牛白题(黑牛白额) 5、 物品的前端或顶端 [end]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孟子》 6、 又如:榱题(屋檐的椽头。榱,椽子) 7、 题目;标题 [subject;title;examination question]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脱脱等《宋史》 8、 又如:试题(考试时让应考者作答的问题);题头(标题,篇目);题意(题目的旨意);题号(标题名称);题位(题目的要求,作文的规则) 9、 书签;标签 [label] 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唐· 李白《感兴八首》 10、 标志 [mark] 欲垦荒田,先立表题。——《晋书》 11、 奏章。明、清两代公文用语之一。又指上奏 [memorial to the throne]。 12、 如:题参(参奏;奏本弹劾);题本(上奏章);题估(清代公文用语);题奏(题本用奏本);题留(清代公文用语);题补(清代公文用语);题销(上奏报销);题请(上奏呈请) 〈动〉 1、 书写;题署 [inscribe] 题名其上。——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题赞(在书画上题写几句有关的话或留作纪念的话);题款(署名或题字在书画上);题诗(作诗。题在书画,器物或墙壁之上);题叶(在叶上题诗);题署(签署,书写文书封筒;题壁(在壁上题诗写字)) 3、 谈及 [mention] 且把闲话休题。——《水浒传》 4、 又如:休题旧事;题说(说起) 5、 品评;评论 [review]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李白《与韩荆州书》 6、 又如:题拂(评论,标榜);题品(品评。也作题评);题评(品评。同题品) 7、 鸣;叫 [cry] 遍青山,题经子杜鹃。——明· 汤显祖《牡丹亭》[2]
编辑本段汉英互译
◎ 题 inscribe problem subject title topic[1]
编辑本段方言集汇
◎ 粤语:tai4[1]
编辑本段相关词语
走题 着题 专题集邮 专题 中国邮递员问题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篆题 哲学基本问题 昭题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主题歌 枝节问题 主题 正题 月题 御题
鬻题 原生环境问题 咏题 玉题 议题 雁塔新题
雁塔题名 艳题 璇题 选题 须摩题 新题
小题大作 颜题 小题大做 小题 无题诗 物不知数问题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问题解决 无题 五题 无题 未冠题
问题儿童 文不对题 问题 习题 问题剧 梧叶题诗
基本字义
◎提 tí (1)垂手拿着有环、柄或绳套的东西:~壶。~灯。~篮。~包。~盒。~纲挈领。 (2)引领(向上或向前等):~心吊胆。~升。~挈。~携。 (3)说起,举出:~起。~出。~醒。~倡。~议。~名。~案。~要。 (4)将犯人从关押之处带出来:~审。~犯人。 (5)率领,调遣:~兵。 (6)取出:~取。~货。 (7)汉字笔形之一,即挑。 (8)舀取油、酒等液体的一种用具:油~。酒~。 (9)古代鼓名:“师帅执~”。 (10)姓。 ◎提 dī (1)〔~防〕小心防备。 (2)降 ◎提 dǐ (1)投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秦王”。[1]
详细字义
◎提 dī (1)用于“提防”、“提溜”等。 ◎提 tí 〈动〉 (1)形声。字从手,从是,是亦声。“是”意为“正对”、“对准”,引申为“正面”。“手”与“是”联合起来表示“两手同时悬持一件物品”。本义:两手同时悬持一件物品(在身前)。引申义:单手悬持一件物品(在身一侧),或两手各悬持一件物品(在身两侧)。 (2)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岳飞《五岳祠盟记》 (5)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韩愈《进学解》 (11)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16)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提醒。 (18)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扶持。 (20)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传讯,指提取犯人。 (22)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2]
词性变化
◎提 tí 〈名〉 (1)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2)如:油提;酒提 (3)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4)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姓。 ◎提 tí 〈量〉 (1)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如:一提金;一提银[2]
编辑本段常用词组
◎提倡 tí chàng 由于事物有好的因素而倡议。 ◎提督 tí dū (1)古代军队中官名,明清时多为一省之最高武官。 (2)掌管督察。 ◎提纲挈领 tí gāng qiè lǐng 提网之纲,挈衣之领。比喻举其要领,扼其要害,就能理顺关系,处事得心应手。 ◎提示 tí shì (1)给演出或背诵者提醒忘记了的台词或内容;以暗示或说出已忘记的或未学完善的下文相助。 (2)启示。 这种历史的提示,胜于许多空理论。——鲁迅《书信集》 ◎提醒 tí xǐng 使唤起忘掉的事或很难再想起的事,有时是通过告诫的方法引起的;从旁指点,引起注意。
拿 提 拎与抡这4个词哪个好?好在哪里
提
提 #dī
释义提防 #dīfang 小心防备。
〖例句〗乘务员告诉火车上的乘客们,看管好自己的行李,提防小偷行窃。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提 di
用于“提防”、“提溜”等
提防
只要提防他便了;岂不闻古人言:“吃饭防噎,走路防跌。”――《水浒传》
提 〈动〉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提 dī又见tí。
提防小心防备。
提tí
⒈悬空拿着:~着。手~红灯。
⒉由下往上:~高。~升。~拔。
⒊由后往前:~前。~早。
⒋取,取出:~款。~货。
⒌引起,说起,举出:~起。~出。~名。~意见。
⒍率领:~兵。
⒎舀取液体的工具:油~。醋~。酒~。
⒏汉字的一种笔形,由左下斜向右上(?),即"挑"。
⒐
⒑
⒒
⒓
⒔
⒕
①携带,用手提着。
②照顾,提拔。
③揭示要领。"提纲挈领"的简语。
⒖
⒗
提dǐ 1.断绝。 2.掷击;投抛。
提chí 1.姓。春秋晋有提弥明。见《左传.宣公二年》。
提shí 1.朱提,汉代县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市境。
这四个字没有好坏,只要用在适合的语境里就是好的。
拿,只是一个动词,在语境之中给人的感觉只是一个动作不拖泥带水参杂感情,口语中最常用。
提,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有把手的东西才用‘提’,例如水桶塑料袋。
拎,代表有一定重量并有把手的东西一般用‘拎’。
抡,有一定的特定动作,不单单是‘拿’或‘拎’还要有‘甩’的动作,才能称之为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