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堂是什么意思
灵堂是丧家供奉灵柩或死者灵位以供吊唁的厅堂。
灵堂的布置一般是灵堂上方高挂死者遗像,下书斗大的"奠"或"悼"字,左右两边高挂挽联,用以概括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绩或经历;民间还将亲朋赠送的祭幛悬于两侧,越多就越显得热闹风光;灵堂前设供桌,上摆祭物,多为菜肴果品之类,两旁香烛高烧;灵柩置于供桌之后;灵堂的布置讲究肃穆庄重,文明整洁。
丧葬文化
中国的丧葬文化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始社会时期,人死后像动物一样,无人问津;在氏族公社时期,活人不忍心看见逝者身体腐坏,便为逝者盖上柴草,埋于野外,这其实就是最早时期的土葬。
当人类开始相信有灵魂的存在后,便添加了随葬品的应用。继而,柴草换成了棺材,随葬品的样式也越来越丰富;等级制度存在后,人们开始有了宗教信仰。
丧葬仪式便开始分为三六九等,厚葬之风开始盛行,奴隶主利用宗教维持其统治,大力提倡厚葬,甚至把奴隶作为殉葬品埋葬。
天子、诸侯、大夫、士、百姓、奴隶,在殓、殡、祭上,都有等级的区分;民俗理念的出现,人们对丧葬文化又添加了许多神话色彩,奈何桥、望乡台、孟婆汤、恶狗村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丧葬主要包括停尸仪式、报丧仪式、吊唁仪式、入殓仪式、丧服习俗、出丧择日仪式、哭丧仪式、下葬仪式、做七习俗、招魂送魂习俗、下葬择日这十一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重要的意义,都是一门艺术。
没有区别。灵堂,在农村常被称为“灵棚”,通常情况下分为室内和室外灵堂两种,是停放灵柩祭奠亲人仙逝者灵魂的场所。灵,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íng,最早见春秋金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