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狗尾巴草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
狗尾草 即 狗尾巴草 。
狗尾巴草,别名狗尾草,属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厘米,基部径达3-7毫米。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边缘具较长的密绵毛状纤毛;有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的作用。生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
中文学名
狗尾巴草
拉丁学名
Setaria viridis (L.) Beauv.
别 称
阿罗汉草、稗子草、狗尾草
二名法
Setaria viridis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亚 科
黍亚科
族
黍族
属
狗尾草属
种
狗尾草
亚 种
厚穗狗尾草、巨大狗尾草
分布区域
广布于全世界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分布情况
4亚种分类
5繁殖方法
6主要价值
饲用价值 药用价值7植物危害
8植物文化
花语寓意 传说故事1形态特征编辑
狗尾巴草(原亚种),一年生。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10-100厘米,基部径达3-7毫米。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边缘具较长
图册(9张)
的密绵毛状纤毛;叶舌极短,缘有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钝圆形,几呈截状或渐窄,长4-30厘米,宽2-18毫米,通常无毛或疏被疣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或基部稍疏离,直立或稍弯垂,主轴被较长柔毛,长2-15厘米,宽4-13毫米(除刚毛外),刚毛长4-12毫米,粗糙或微粗糙,直或稍扭曲,通常绿色或褐黄到紫红或紫色;小穗2-5个簇生于主轴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椭圆形,先端钝,长2-2.5毫米,铅绿色;第一颖卵形、宽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先端钝或稍尖,具3脉;第二颖几与小穗等长,椭圆形,具5-7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第长,具5-7脉,先端钝,其内稃短小狭窄;第二外稃椭圆形,顶端钝,具细点状皱纹,边缘内卷,狭窄;鳞被楔形,顶端微凹;花柱基分离;叶上下表皮脉间均为微波纹或无波纹的、壁较薄的长细胞。颖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1]
植物形态
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狗尾巴草全株(9张)
狗尾巴草根茎(1张)
狗尾巴草花果(1张)
2生长习性编辑
生于海拔4 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1] 狗尾巴草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种子借风、灌溉浇水及收获物进行传播。种子经越冬休眠后萌发。适生性强,耐旱耐贫瘠,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生长。[2] 生于农田、路边、荒地。
3分布情况编辑
分布中国各地;原产欧亚大陆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现广布于全世界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1]
4亚种分类编辑
巨大狗尾草(亚种)Setariaviridissubsp. pycnocoma(Steud. )Tzvel.
与原亚种的主要区别为植株粗壮高大,约60-90厘米,基部数节具不定根,基部茎约7毫米。叶鞘较松,上部不太包秆,无毛,边缘具密生细长纤毛;叶舌为一圈密长纤毛;叶片线形,长16-32厘米,宽1-1.7厘米,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长7-24厘米,宽1.5-2.5厘米(包括刚毛),刚毛长7-12毫米,浅紫色、浅褐色、绿色,小穗长约2.5毫米以上等特征。其花序大,小穗密集,花序基部簇生小穗的小枝延伸而稍疏离等特征近似粱Setaria ltalica(Linn.)Beauv. 但梁的小穗不连颖片脱落,第二外稃背部光亮无点状皱纹可以区别。
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生于海拔2 700米以下的山坡、路边、灌木林。欧洲、亚洲中部、西伯利亚、乌苏里和日本也有分布。
厚穗狗尾草(亚种)Setariaviridissubsp. pachystachys(Franch. et Sav.)Masam. et Yanag
该亚种主要特征:秆匍匐状丛生,矮小细弱,基部多数膝曲斜向上升或直立,高5-25厘米。叶鞘松,基部叶鞘被较密的疣毛,边缘具长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线形,钻形或狭披针形,长1.5-5厘米,宽2-4毫米,无毛粗糙。圆锥花序卵形或椭圆形,长1-3厘米,宽1.5毫米(包括刚毛),小穗长2-2.5毫米,其刚毛长6-8毫米,绿色,**、紫色。
产中国台湾;生于海边砂地。日本也有分布。[1]
5繁殖方法编辑
用种子繁殖。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5~30℃。种子出土适宜深度为2~5cm,土壤深层未发芽的种子可存活10年以上。中国北方4~5月出苗,以后随浇水或降雨还会出现出苗高峰;6~9月为花果期。一株可结数千至上万粒种子。[2]
6主要价值编辑
饲用价值
狗尾巴草秆、叶可作饲料,是牛驴马羊爱吃的植物。秋季的干草还可以作燃料生火烧水做饭,取暖铺床。小穗可提炼糠醛,全草含粗脂肪2.6%,粗蛋白10.27%,无氮浸出物34.55%,粗纤维34.40%,粗灰分10.60%。[1] 全草加水煮沸20分钟后,滤出液可喷杀菜虫。
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明目;解毒;杀虫。主风热感冒;黄疸;小儿疳积;痢疾;小便涩痛;目赤涩痛;目赤肿痛;痈肿;寻常疣;疮癣。[3]
1、《纲目》:治疣目,贯发,穿之即干灭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转目险,以一、二茎蘸水戛去恶血。
2、《纲目拾遗》:治疔痈癣。面上生癣,取草效茎揉软,不时搓之。
3、《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治目疾。又用治麻(疣)子。
4、《陆川本草》:去湿,消肿。治黄水疮。
5、《重庆草药》:治目疾流泪起雾。[4]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4]
附方
1、治远年眼目不明:狗尾草研末,蒸羊肝服。(《分类草药性》)
2、治羊毛癍(一名羊毛痧):以狗尾草煎汤内服,外用银针挑破红瘰,用麻线挤出瘰中白丝如羊毛状者,否则胀死。(《周益生家宝方》)[4]
药理作用
用狗尾草花粉制成抗原浸出液(浓度1:100),皮内注射0.02ml于哮喘患者,以注射部位风团
狗尾草
>5mm并绕以红晕者为阳性,阳性率为74.4%(163/219)。对25例狗尾草花粉抗原反应阳性者,用狗尾草花粉作为抗原,采用小量全血法测定其嗜碱细胞组胺释放率(HRBT),同时测定期血清总IgE。结果HRBT阳性率88%(22/25例),20例血清总IgE增高(阳性率80%)。提示狗尾草花粉是一重要致敏原。[3]
化学成份
该品含淀粉(starch)。[3]
7植物危害编辑
危害麦类、谷子、玉米、棉花、豆类、花生、薯类、蔬菜、甜菜、马铃薯、苗圃、果树等旱作物。发生严重时可形成优势种群密被田间,争夺肥水,造成作物减产。且狗尾巴草是叶蝉、蓟马、蚜虫、小地老虎等诸多害虫的寄主,生命力顽强。[2]
8植物文化编辑
花语寓意
花语
坚忍、不被人了解的、艰难的爱,暗恋。[2]
有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过生日,很多男孩都送她花,各种各样的,但都很美。有一个穷人家的男孩就送了那个女孩一束狗尾巴花,当时那个女孩很生气,把他赶了出去,后来仔细想了,她想知道原因,男孩告诉她,狗尾巴草象征不被人了解的爱,但却可以为她默默付出。[2]
寓意
把三支狗尾巴草编成麻花辫状,遍成一条,根据手指的大小,然后弯个圈打成结,带到手指上,代表私定终身[2]
传说故事
狗尾巴草是仙女下凡时,从天上带下来的爱犬化作的。仙女在人间和一位书生相恋,但却遭到王母娘娘的阻挠,仙女和书生为了在一起,不惜反抗王母娘娘。在对抗的最后的时刻,仙女的爱犬为了救助人而不惜舍弃自己的性命。最终仙女和书生化作了阴阳两块玉佩,在人世间流传。相传相恋的两个人,如果分别获得这两块玉佩,便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仙女的爱犬死后则化作了狗尾巴草,世世代代,传承着对爱情的见证。
一年生晚春性杂草
一年生。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
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
叶舌极短;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或基部稍疏离;
小穗2-5个簇生于主轴上或更多的小穗着生在短小枝上,椭圆形,先端钝;
第二颖几与小穗等长,椭圆形;
第一外稃与小穗第长,先端钝,其内稃短小狭窄;
第二外稃椭圆形,顶端钝,具细点状皱纹,边缘内卷,狭窄;
鳞被楔形,顶端微凹;花柱基分离;
叶上下表皮脉间均为微波纹或无波纹的、壁较薄的长细胞。颖果灰白色。花果期5-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