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蜥蜴有哪些介绍?
世界上有约4000种不同形态的蜥蜴,共分16个科,包括:变色龙、壁虎、巨蜥、鬣蜥。
长鬣蜥
有鳞目鬣蜥科,头呈三角形,头体长16~22厘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倍,背正中由颈至尾中段有一侧扁而直立的鬣鳞。颈部两侧有4~3枚锥状鳞。背面绿色,颌缘浅**,尾侧扁细长,有棕褐色环纹。腹面淡绿色,四肢棕色,卵生,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和广东。
长鬣蜥生活于林间、沙地或穴居于洞穴中。常在林间或地面上攀爬,行动敏捷,也能在水中游泳。主要捕食昆虫和小鱼等。
无蹼壁虎
有鳞目壁虎科,尾与头体长几乎相等。头部和体背面覆以细鳞,背部疣鳞交错排列成12~14纵行,胸腹部鳞片较大,覆瓦状排列,尾部中央有1纵行鳞片。尾易断,多能再生。背面灰棕,躯体背面有深色横纹。每年6~9月产卵,卵白色,呈圆形。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和浙江。
无蹼壁虎别名“守宫”。生活在住宅的屋檐下,墙壁和天花板的缝隙处。白天隐伏,夜间活动,行动十分敏捷,常在墙壁上爬行,在灯光附近觅食蚊子、蛾和其他小型害虫。晒干可供药用,有祛风、镇痉等功效。
大壁虎
有鳞目壁虎科,头宽大,略呈三角形,全身密生细鳞,背部有明显的疣粒。胸腹部的鳞片较大,均匀地排列成覆瓦状。体色变异很大,背面紫灰色,密布橘红色及蓝灰色斑点。斑面灰白色,散有粉红色或**及蓝灰色斑点。腹面灰白色,散有粉红色,具6~7条白色环纹。尾易断,再生的尾巴比原来的粗短。每年6~7月产卵,每次产卵2枚,卵略呈圆形,白色。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壁虎别名“蛤蚧”。生活在山崖的石缝、树洞、屋檐下和墙壁上。多在黄昏后外出活动,行动敏捷,主要捕食昆虫。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冬眠期。大壁虎的鸣声似“蛤—蚧”。蛤蚧干制品是我国传统的著名中药材,有补肺、益精血、定喘止咳等功效。
脆蛇蜥
有鳞目蛇蜥科,尾长约占全长的3/5,四肢退化,外形似蛇,但在体内仍残留有肢带骨,且背、腹鳞片均为长方形,并有活动的眼睑,这些特征与蛇不同。体侧各有1条浅纵沟。背鳞14~16行具棱。背部棕色,腹面稍浅,略有金属光泽。雄性背面具长度不等的翡翠色横斑。尾易断,能再生。每次产卵5枚,雌性盘伏于卵上孵化,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和台湾。
脆蛇蜥别名“脆蛇”、“地鳝”。生活在山区潮湿的竹林、草丛和岩石缝隙间,多属穴居,行动似蛇。以蜗牛、蛤蝓、蚯蚓和昆虫的幼虫为食。晒干可供药用,治疗跌打损伤等。
鳄蜥
有鳞目鳄蜥科,头体长约15厘米,尾长20余厘米。背部有颗粒状细鳞,散布在有棱的大鳞片间,体侧有较大的棱鳞,排列成纵行。背面暗棕色,侧面红棕色,杂有黑纹,腹面浅**,有黑色短纹,四肢棕色,具横纹,尾部有黑色和绿褐色相间的环纹。仅分布于我国广西瑶山。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鳄蜥别名“雷公蛇”,是我国珍稀特产动物。喜栖息于深洞和流速缓慢的小溪旁的树上、岩石下或树根缝隙间。善攀缘,夜间常趴在树上睡觉。白天常在树上东张西望,寻觅食物。它主要以昆虫、小鱼、蠕虫和蝌蚪为食。生性胆小,稍有惊动,立即跃入水中,因此,它又有一个“落水狗”的诨号。
巨蜥
有鳞目巨蜥科,成年体背面鳞片黑色,部分鳞片杂有淡**斑,腹面淡**或灰白色,散有少量黑点。幼体背面黑色,躯干部有大小**圆斑,各5排交替排列成环纹,尾部则为黑黄相间的环纹,四肢也散有小黄斑。随年龄增长,斑纹逐渐模糊。6月左右产卵于岸边洞穴中或水边树洞中,每次产卵15~30枚。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南部和海南岛。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巨蜥是蜥蜴目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最大者体长可达200厘米。生活于山区溪流附近或沿海河口一带。善于游泳,也能爬树,常入水中捕食鱼类,也吃蛙、鸟、田鼠等动物。在繁殖季节,雄性个体之间争斗非常激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