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与白蒿、苦嵩这三种植物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茵陈:别名牛至、耗子爪、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
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
苦蒿:又称白蒿。桔梗目、菊科、顶羽菊属多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根直伸。茎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直立,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全部茎枝被蛛丝毛,被稠密的叶。
2、分布不同
茵陈: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
白蒿: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西藏等地。此外山东、江苏等地也有栽培。
苦蒿:分布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善鄯)、湖南等地。生于山坡、丘陵、平原,农田、荒地广布分布。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蒙古,伊朗有分布。生于干燥山坡,路旁,田野等处。
3、功效不同
茵陈: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
白蒿: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等。
苦蒿:消炎,清热,解毒。治中耳炎,风火眼,风火牙痛,口腔炎,咽喉炎。
百度百科-白蒿;
百度百科-茵陈
百度百科-苦蒿
白蒿与茵陈外观非常相似,白蒿和茵陈应该从什么地方区分?
引言:很多人对一些农作物是分不清楚的,有的人会分不清小麦和韭菜,但是也有许多人也分不清白蒿与茵陈,因为他们为外观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有的人会问我们应该从什么方向去区分他们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白蒿与茵陈应该从什么地方区分首先我们可以区分一下他们之间的形状,其实我们发现茵陈与白蒿它们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虽然它们都是植物,但是我们要知道茵陈它有灰白色的叶子,也可能是灰绿色的叶子,它的叶子比较柔软,而我们知道白蒿它是一种灌木生物,因为总体来说它比较壮实,所以它的叶子是比较硬没有太软,而且叶子不会太干瘪,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叶子上看。
你会发现白蒿的叶子是呈尖刺状的形状而阴沉,它的叶子会散开,上面还有一些软叶子。从味道上我们也可以分开,因为白蒿的味道是比较香而阴沉的味道,是有一种刺鼻子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你也是可以根据味道来分得。其中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们的叶片之间是有一些分裂的,而且他们的叶子有的是真形状的,有的也会是线形状的,他们也会开花,所以他们会有一个花头。
二、他们的味道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平时的时候你可以看见它其实会开花的。他两个也会是一种中草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了解一下阴沉它有着功效叫作清热利湿,还可以帮助人们快速退黄,所以对于一些有黄疸的小宝宝来说是非常好的。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白蒿的叶子它是比较多的,而且比较硬,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艾叶是药用价值没有多少,只是在平时人们吃菜的时候会用一点。
不同形状:茵陈和艾叶形状相似,但总体不同。它们不属于同一种植物,所以可以放在一起比较。茵陈属灰白色或灰绿色形状,呈软态,质地酥脆。藜蒿是一种多年生灌木,整体比较壮实,春季返青较早。不同的叶子:茵陈的叶子不同于茵陈的叶子。茵陈的叶子柔软而干瘪。叶子分成1-3个羽状物,长约1-3厘米,宽约1厘米。叶片上的小叶呈线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藜蒿的叶子两侧分布着柔软的短毛。叶子比较大,长约4-8厘米,宽约3-6厘米。
叶片有羽状分裂,小叶形状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不同的花:花也有区别。茵陈和艾蒿都属于花头,但前者为卵圆形或近球形,花径约1.5-2毫米,藜蒿为近半球形或球形,直径4-6毫米,比前者稍大。延伸资料:注意事项:茵陈是一种清热利湿,快速退黄的药物。但如果体内没有异常现象,也不宜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免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所有的药物都有三点毒性,建议大家在服用的过程中适当使用,而不是长期在水中服用。
茵陈还具有凉血活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同时,它能快速去除黄疸,在治疗黄疸的过程中有很好的效果,还能起到保护肝功能的作用。食用泡过水的茵陈后,可有效治疗肝病。茵陈和艾叶不一样。虽然它们在外观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本质上是不同的。茵陈属于灰白色或灰绿色形状,全身柔软,质地很脆,气味苦。
艾叶属于多年生亚灌木,即春季很早就变绿,大量艾叶集中在土层中,甚至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持续生长。他们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有些不同。茵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很多人会服用它来调理身体。而且,茵陈生长在全国各地,主要生长在沿海的一些潮湿的沙地上,尤其在降血压和保护肝脏方面。但是,茵陈不能盲目饮用。大量饮用茵陈容易中毒,过量使用还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艾叶类似艾叶。艾叶的药用价值低于茵陈,临床应用尚少。与滨蒿相比,滨蒿的利用价值仍然很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