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是爱?还是控制欲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3)阅读数 5#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你的自己的

有一种爱,表面上看来是爱,但被爱的人却感到说不出的滋味。夫妻、情侣之间,一方以爱的名义,细心地“照顾”另一方生活的方方面面,周到得让人窒息;或是一方以深爱对方、不能没有对方为名,不惜以生命相胁,希望对方永远守在自己身边。

有一个故事:

在家人一致反对下,她执意要嫁给他,因为觉得他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从没有一个人像他那么在意她、关心她,包括父母。他常常宠溺地说她不会照顾自己,从吃到穿,事事帮她安排妥当。碰到她胃不舒服,他就去买来羊肉煲,软施硬磨,她再怎么不想吃,最后也只得吃,怎么说那也是他的一片爱心。

她老家在乡下,从前基本上一个月回家一次,自从与他交往后,他觉得女孩一个人坐车太危险,每次必陪她一起回家。她其实觉得很没必要,因为回家的路早已烂熟于心,而且只有一车之路,又不用转车,没认识他之前,她也没出过啥事。但他不放心,说:“从前你怎么过我没法管了,反正从此之后我要好好照顾你。”后来,他忙起来,没空陪,又不放心她一人走,她只好减少回家的次数。这么多年,偶尔她一人回家,他必定是电话不断,一再催她早点回家,说是想她想得睡不着觉。要知道,平常他晚上睡觉都是呼噜声阵阵,从来只有她失眠。

有时与她的女友相聚,回来他会把每个女友点评一番,她自然是极力维护自己的朋友,但他会说:我是这样的爱你,你怎么会为了不相干的人跟我生气? 他的话貌似也有道理,但心里总觉得不痛快,好像贬低女友就是贬低了自己。慢慢地,她就不大敢再与女友相聚,而女友好像也渐渐忘了她。

孩子的事她也很少插得上手,上小学、上各种培训班,都是他一手安排。别的妈妈羡慕她好命,日子过得这么爽,她只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有时孩子向她诉苦学得太多,她跟他商量,他会说:这些事你就别操心,我照顾孩子最多,我最了解她。在他面前,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无知的、没有主见、被人照顾的孩子。

最近,办公室新来的大学生说,在街上看到一件衣服,特别适合她。有一天中午,非要陪她去试试,她试了一下,确实很合适,这种风格她一直很喜欢,只是没机会买。在小姑娘的怂恿下,她买下了。没想到他不喜欢,让她退回店里,她怕麻烦,就藏着一直没有穿。小姑娘知道她不穿的原因后,非常气愤地说:“你爱人怎么这样控制你?!”这是控制吗?她一时有些茫然,于是很想找个人说说过去的种种事。

她说,他不但对她和孩子好,对自己的妈妈也很好。他没有爸爸,把妈妈接到身边,非常孝顺。不过,对妈妈他常常是命令的口吻,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以爱的名义控制

判断他的言行是爱还是控制,就看这些看似爱的行为是否是她真正想要的。从她的倾诉来看,他其实并不在意她的个性和想法,他只需要对方按照他的轨道行事,他们的关系是典型的控制与被控制。

是爱?还是控制欲

控制型关系的当事人,有的像案例中的他一样,以无微不至的“关爱”慢慢地把对方控制成与自己“一体”;有的则是用吵闹、自伤,甚至不惜以生命相胁,阻止对方离开自己:“你若分手,我就自杀”;还有的是一旦两人出现分歧或争执,就动用双方一切的社会关系网,将对方牢牢罩住。

控制者会通过随意对被控制者下结论性的评语,忽视对方的想法,贬低对方的能力,切断对方的社会关系等种种手段,来达到控制的目的。为了确保自己 的要求得到实现,控制者也常常用命令取代询问或商量。被控制者长期生活在压抑之中,不但会失去认识自我的勇气和力量,还会变得抑郁。

但是,控制者并不都是强大的,有的控制行为也是无意识的,他们自身也生活在痛苦和焦虑中,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认为,控制欲强的人可能是害怕分离,时时被丧失感所控制。就像案例中的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只因为害怕失去她。这可能与他童年的某段特殊经历有关,也可能是继承了父母之间的控制型互动模式,就好比如果这种控制型关系一直不改变,他的女儿**后要么像父亲一样控制他人,要么像母亲一样被他人控制。

还有一种可能是,控制者从小没有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或者他(她)内心的声音常常被**忽视。比如,当幼年的他(她)摔倒,因疼痛而哭泣时,父母以一种**的思维否定孩子的感受:这么摔摔怎么会痛?你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叫人抱。类似的事件屡屡发生后,没有判断力的孩子就糊涂了:也许我真的不痛吧。他 (她)开始不再信任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自然也不会去关心别人心里的想法,他(她)只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思考和判断来建立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生活中的控制

生活、工作中,极端的控制型关系毕竟少见,更多的人是一种隐性的控制。某些人总会让你感觉到交流不畅,对方理解的意思常常不是你的本意。当你和同事就某个新计划发生分歧时,对方肯定地说:你只是想少干活!或者:你的做法已经过时!你为自己分辩,可无论你如何表白,对方根本不会听你的解释,你不知 道问题出在哪儿,甚至怀疑自己表达能力是否有问题。

事实上,这种交流不畅的根源不在于你的表达方式,只是因为他(她)可能根本就不关心你的想法,拒绝去真正了解你。他(她)随意对你下结论性的评语,轻视你的能力,忽视你的想法,让你慢慢地对自我失去判断和信心,只会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机械地完成他们所希望的事。这是控制的另一种方式,一种更隐秘的方式。

一位女士说,丈夫心底里有一个理想的妻子和家庭模式,按照他的理想模式行事,两人就相安无事;一旦她想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必定是一场战争,而且吵起来没完没了,到后来,她觉得太累了,有时只好放弃自己的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当你遇到那些试图控制你的人时,你的个性常常会遭到抹杀,因为对于控制者来说,你的想法是不成熟的、幼稚的,根本不值一提,只有他(她)说的才是真相,他(她)有必要操纵你、指点你。

如何避免人际交往中的控制行为?首先请记住,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倾听并尊重自己内心的需求。同时尊重别人,相信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是有独立自我的个体;其次是学会识别控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边界,当你行事时,记住别侵犯别人的精神边界,而当别人做的事、下的结论,侵略了你的精神边界时,请直截了当正告他(她),“你的评价是错的”“我不欣赏你这样的关心”;保持自己的人际交往圈,通过与周围人的积极交往,注意倾听和尊重 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不断增加对自我的认识和信心。

把控制欲和占有欲控制在一定程度,这就是爱的一部分。

爱其实都是自私的,爱当中都占有一定的掌控欲。,人大多是这样的思想,想把所有的一切都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因为这样不会受到伤害。

控制欲和占有欲这个东西,是每个人烙印在骨子里的天性。谁也不能说没有,只不过是强弱的问题而已。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能够得到这样的幸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家里边你想掌握财政大权,这其实就是占有欲。因为你知道只有掌握了财政大权,在这个家庭当中才能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你老公想要和朋友出去聚餐,张口向你要钱。你得一五一十把所有的事情都问清楚,才会给他钱,其实这就是控制欲,你想控制住你老公的一举一动,生怕他会对你带来伤害。

其实像这种操作都很正常,这种控制欲和占有欲,也都是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都需要有一个界限。

你可以掌握家庭财政权力,可是你不能让你老公身上连买盒烟的钱都没有;你可以问,明白你老公想去干什么,可不能用自以为是的理由去阻止。

我想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只要能控制好这个度,控制欲和占有欲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一部分。而如果控制不好,只会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让这段感情更快的走向灭亡。

爱是人与人的互相包容,心与心的互相体谅。你想占有和控制对方的一切,出发点本身就是不对的。

掌控好自己的欲望,幸福才能够更长远。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