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道士一天的生活具体是如何安排度过的呢?道长是不是一个道观里的领导?道长和真人有什么区别?
我只知道一点,道长是对道士的敬称不是头头,道士住在道观里,头头是方丈,吃素,道教神仙分九品: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真人是道教修炼的一个阶段如同仙人一样,不过现在用混了,德高望重即可称真人
一般念道德经,清静经
方丈和住持有啥区别
简单来说,方丈可以理解为“升级版”的住持,住持进行“升座”仪式之后才能成为方丈。
具体而言,现代的住持和方丈还有如下区别:
(1)方丈一般是接受传法的和尚 ,有法卷可证明其传承,住持则可以不必;
(2)有方丈的丛林必须制度健全,人员、规模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有住持的寺院则未必;
(3)方丈往往具有一定影响力,如现在的方丈需要经省佛教协会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备案,住持则不需要;
(4)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
住持
最开始,住持是动词,意思是“安住之、维持之”。《圆觉经》中就有:“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意思就是,一切佛都安住在光明庄严的境界里,住持佛法。后来住持被引申为名词,即代佛传法、续佛慧命之人。将寺院的寺主称为“住持”,是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创立丛林清规时所制定。
最初禅宗大德们很多都是苦行僧,在山林中、岩石下穴居;有的则寄居在律宗寺院之下,虽然另设别院,但在其中说法住持,都不能合法。所以,百丈怀海禅师别立禅居之制,创立清规,禅宗才开始有自己的寺庙。《百丈清规》设立“住持”一职,将寺院寺主成为住持的说法,便固定下来。
住持有三种职务,即说法、安众、修造等。其他职务则另立八大班首等来执行,以保证寺院秩序的井井有条,四众得以安心修行。
参考资料:
方丈和住持的区别:含义不同;作用不同;产生不同;出处不同;在寺庙的规模上不同。
1、含义不同:
住持的含义广泛,在众多佛教经典中,“住持”拥有安住、维持、传承佛法之意。著名道家经文《庄子》曾记载“方,道也。丈,长也。”由此可见,方丈具有传播道法、普度众生弟子的职责。
例如:《七佛经》中“住持教化,宜说法教”。
2、作用不同:
住持是汉传佛教名词,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方丈原为中国道教全真派名词,原指古代仙人居住的岛屿。在佛教中,方丈本为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
例如:(堂塔)禅林之正寝,住持之住所也,故称寺主曰方丈,因其住于此也《佛学大辞典》。
3、产生不同:
住持是由寺僧民主推荐产生的当家和尚;方丈是由政府任命的、有官方背景的一寺之主,其身份地位是有巨大差别的。
例如:少林寺的继任当家和尚释永信,上任方丈释行正早已于1987年7月圆寂,释永信成了少林寺的实际领导者,但是,直到1999年才被宗教主管部门任命为方丈。
4、出处不同:
住持”一词来自《圆觉经》:“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意思就是,一切佛都安住在光明庄严的境界中,有住持(此处为动词)佛法的意思。大约在唐朝时,“住持”成为一种称谓。
“方丈”出自《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后来,人们逐渐以室名为代称,将“方丈”作为对禅林住持或“师父”的尊称。
5、在寺庙的规模上不同。
住持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不能兼任多个寺庙;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
例如:一个寺庙只有一个住持。而方丈则是可以在多个寺庙里存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