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油画和东方的山水画风格有哪些不同?
一提到西方画,人们脑海会立刻出现一些形象生动、色彩饱满的人物甚至是人体油画,一提到东方画,人们马上能想到那些气势恢宏意境高远的山水风景水墨(水彩)画。的确,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油画以表现人物居多,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画则以表现山水风景居多。
无疑,西方油画和东方画是目前世界上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画种,也最能代表东西方的绘画文化。
但是,同样是绘画艺术,西方油画和东方画二者却有着诸多的不同。我理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绘画使用的原料和工具不同。西方油画采用的是植物油调和颜色兑成的油料和适合油料绘画的画笔和画布。东方绘画大多采用的是水墨(水彩),用毛笔画在宣纸上。这种绘画材料和工具上的不同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西方画和东方画风格的不同。
第二,对绘画艺术的认识理念不同。西方强调绘画的写实,更重视画得像与不像。东方注重绘画的写意,更重视画得有没有意境。所以西方画画得更多的是人物,看上去真实形象,栩栩如生。东方画画得更多的是山水,看上去层次叠嶂,气象万千。
第三,绘画的题材内容不同。西方油画体现出西方的开放张扬,不管是宗教神话题材,还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才,基本上都是以人为主体来表现,人体艺术是西方油画的一大特色,可能也是一大亮点。东方画则体现出东方的含蓄内敛,寄情山水,以物明志。即便在为数不多的工笔人物画中,也体现出仪态周正庄重严谨的特点。
我们说,艺术的产生总有它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西方画和东方画在风格上虽多有不同,但又各有特点,各有千秋。
丙烯画和油画的区别?
油画和水粉区别:
1、使用的材料不同
水粉画所用的颜料是水粉颜料,可以与水进行调和稀释。油画采用的是油画颜料或者丙烯颜料,在画油画的时候还需要使用媒介剂:调色油、三合油、松节油、上光油等等。
2、底材不同
水粉画一般采用水粉纸来绘画。油画则是在油画布或者木板上进行绘画,画幅较壁画来说偏小。
3、绘画特点不同
水粉画是色彩初学者最常用的一种绘画方式,有一定的覆盖能力,部分色彩被覆盖能力较弱,底色会翻色。油画是西方绘画史中的主要绘画方式,油画具有色彩丰富、厚重、有光泽等特点,不会出现底色翻色的情况。
4、画面效果不同
湿的水粉画色泽明亮饱满,干了的水粉画整个画面效果偏粉气,干湿变化很大。油画颜色鲜亮明快,可以表现的风格多种多样,颜料色彩丰富,附着能力强且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
5、保存方法不同
水粉画的保存时间不长,水粉画存放的时候最好用塑料包装袋里面添加干燥剂保存,但是水粉画长时间存放后,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皲裂情况发生。油画保存难度大,保存的时候需要在存放在稳定的环境内,湿度和温度都不能有太大的起伏,油画会根据所在环境的变化发生颜色氧化和脱落的情况。
油画的技巧:
要先画暗面(深色),类似素描,先找出明暗交界线,把暗面和明面先区分开。然后再往深刻画。
要注意整体上色,不要只抠局部,要从整体出发,反复对比色彩的素描结构关系和色彩的冷暖关系,不时地眯起眼睛,对比整体关系,忽视局部关系,大的颜色关系一定要铺满整个画面后,再去进行深入刻画。
丙烯画和油画的区别:主要在于特点,质感和技法上。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而丙烯画则是一种用丙烯颜料作成的画种。此颜料为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化学合成胶乳剂与颜色微粒混合而成的新型绘画颜料。我们要明确它们都属于色彩绘画范畴,它们区别主要在于特点,质感和技法上。
在特点上,油画颜色色既可以变得十分稀薄,具有透明、半透明的效果,又可以十分浓稠,具有极强的遮盖力和粘着性,可以多层次地覆盖、厚涂,可以进行长时期的制作。油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也十分丰富多采,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薄可厚,透明与不透明,灵活多变。
丙稀画可以说是一种"塑料",易干,保存需谨慎。干燥后为柔韧薄膜,坚固耐磨,耐水,抗腐蚀,抗自然老化,不褪色,不变质脱落,画面不反光,画好后易于冲洗,适合于作架上画、室内外壁画等。而在质感上油画的是具有丰富、厚重、沉着和有光泽感;丙稀画则灵活多变。
在技法上的区别是油画可以非常具体地、细致地表现对象的全部造型和视觉的特征--即再现对象在具体的时间、空间里的光色关系、明暗层次、形体结构、空间感和质量感,使画面形象达到异常逼真的地步。
丙稀画则没有明确章法,但在作画时对程序要心中有数,以使笔触衔接自然,构图谨慎,达到预想效果。
油画(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后人因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誉其为“油画之父”。近代油画多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油画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表现的一个普通妇女并广为流传。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外国
古典油画在整体上是油画语言等因素共时综合运用的结果,R.康平的三叶祭坛画《受胎告知》就细致地 呈现室内外的所有景物。意大利的提香是第1个特别注重油画色彩表现力的画家,他在暗底子上作画,并常用明度接近、色相略异的明亮色彩构成富丽堂皇的金**调,透明颜料的多次复叠,忽厚忽薄的笔法,又使色彩与形体有机溶合,造就出质感效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油画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