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宜兴金坛溧阳哪个城市更好?从经济方面来说吧,还有无锡和常州比呢?
江阴最好吧,因为有华西村,所以江阴这两年经济很好的。宜兴也不错的,宜兴的陶瓷很有名气,电缆和环保都挺出名的。金坛和溧阳都还行,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显然不如江阴和宜兴的。
常州号称龙城,但是经济上呢,还是无锡稍略胜一筹的。我们经常会说“苏锡常镇”,其实也是因为一些经济排名而这么称呼的!
常州市的区划变动, 江苏省的经济强市之一, 有6个区县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要了解常州本身的历史情况。常州本身的历史十分悠久,就名字而言有很多称谓,其中比较令人熟悉的有延陵、毗陵、晋陵、兰陵等,不过最为出名的还是龙城。
这就来自于一首王昌龄写的诗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顾名思义,龙城就是匈奴祭天之处;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常州这个地方出了将近15个帝皇,帝皇众多之下被取名叫做龙城,因此,有《武阳志余》载:"吾郡古号龙城 "。
所以,本身来讲常州的定位与名字都是宏大的,它的名字极其重要,代表了文化传统与历史自信,而常州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周灵王二十五年,这个时候常州的文字历史就有记载;
当时的常州城郊虽属水乡平野,叫做延陵邑,晋太康时期又被改为毗陵郡,一直延续管辖的范围,到了至今无锡、江阴等地。
永嘉年间,动荡不断,常州毗陵郡改名为晋陵郡。这是常州在古代下辖范围最大的时期,涵盖了常武地区、无锡市、常熟、江阴、丹阳、丹徒等地。
所以,很多懂点历史能够看明白的朋友就会明白常武地区基本就是原武进辖区,这就是一系列渊源造成的,后来全国废郡,而变成了县,故此晋陵县的地名一直被沿用,当时城内分属晋陵,武进两县。
很显然,常州武进,作为江东大邑,可谓是常州市的母县,常州历史上的每一个名称,几乎都与武进相关,对常州的后期区县划分与人口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奠基作用。
时间一晃,到了元朝时期,这个时候天下的区块划分主要以“路”为级别,于是常州被改成了常州路,辖晋陵、武进2县。
到了明朝设立了常州府,下辖了5县,所以我们还能够发现武进的身影,由于常州是府,与武进属府县同城,所以到了清朝被推翻之前,常州府一直下辖了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8县。
千万不要小看常州府,这里曾经历史上仅武进一县就取进士1546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这也说明了为啥江苏省教育那么好,人口资源那么优秀,包括很多知名人士、科学家教授都是来自于江浙一带。
那么,后续常州府的名号一直沿用至清末,到了大清国灭亡,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城区一度称武进市,沿称常州,隶属江苏省。
由于清朝十分混乱,全国在发生争斗,加上后来的抗日,民不聊生,到了常州解放后,地方急需要重建休整,于是城乡分设常州市和武进县,隶属于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
因此呢,这个时候,就属于全国设立了各大专区,但是呢,后期各大专区也被取消了,设立了市区,也有很多县被撤掉,也设立成了县级市,只有一些小区域被合并或者拆分成各个区,比如:53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市,八十年代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
时间在两千年之后,撤了县级的武进市,设武进区,郊区就更名为新北区,而常州市顺理成章的辖金坛、溧阳二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区,后续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动,常州市正式的下辖5个市辖区,代管1个县级市,总体一共下辖了6个区县。
它们分别为:
一、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武进区(不包括经开区);
二、常住人口介于70—90万人的新北区与溧阳市;
三、常住人口介于50—70万人的金坛区,天宁区,钟楼区。
虽然仅有6个区县,但是却给常州市带来了常住人口达527.8万人,而且常州6个区县的人口均实现了正增长,武进区、新北区的人口增量最高,均超过20万人,因此,常州比10年前的人口普查一共增加了685690人。
而且随着未来常州的发展,一定会更加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可发展空间很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