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和狒狒的区别?
狒狒
特点: 身躯高大、四肢粗壮、犬齿发达、勇猛好斗。科属:哺乳纲,猴科,狒狒是猿猴的一类。它的身躯高大、四肢粗壮、犬齿发达、勇猛好斗。雄狒狒和雌狒狒的体型相差很远,雌狒狒要小得多。狒狒多生活在非洲东北部及亚洲阿拉半岛。喜欢群居生活,每个家族由一只年长的雄性,几只雌性及幼崽子组成。有时几个家族相聚在一起,但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活动地盘,它们常年在这里周游,寻找食物。狒狒喜欢吃昆虫、鸟卵、草根和野果。有时候也选择不同的小型动物为食。
猴子
猴的种类很多,有猕猴、懒猴、蜘蛛猴、疣猴、叶猴、红面猴、狒狒、山魈、金丝猴、黑叶猴等。猕猴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森林里,我国的四川、广东、广西、浙江等地也产猕猴。它们大多住在靠近河流的密林中,营树上生活,群居,猕猴的身体除面部、耳廓、手掌、足掌、臂部以外,都密生**的细毛,两眼向着前方,两个鼻孔很接近。猕猴的手和足都能握物,这是跟在树上攀援和跳跃的生活相适应的,下地后常用四肢行走,有时也能用后腿直立行走,牙齿的形状和数目都和人相似,吃果实和种子,也吃鸟卵和昆虫,口腔两侧颊部各有一囊,吃进口腔的食物,如果一时来不及细嚼,就暂时贮藏在颊囊里,留待空闲时再细嚼咽下,猕猴的大脑很发达,大脑不仅体积大,遮盖了脑的其他部分,而且表面生有很多凹沟,所以大脑的表面积增大很多,由于大脑发达,所以猕猴的行为复杂,记忆力和模仿性很强,马戏团常训练猕猴表演各种动作。猴是灵长类动物,很多动作与人类动作相近,才智仅次于人和类人猿。它的脑结构也与人十分相似。猴有100多种,世界上最小的猴生活在厄瓜多尔、巴西和秘鲁地区,叫做“倭狨”。这种猴连尾巴在内也只有30厘米,而尾巴就占去了一半,它们吃苍蝇、蚊子、蜘蛛和飞蛾,所以也叫食虫猴。世界上最大的猴是非洲的狒狒,身高90厘米到一米,体重达50多公斤。世界上最珍贵的猴是中国的金丝猴,它青面蓝鼻,鼻孔朝天,肩背金光闪闪的毛发。野生的猴多喜欢群居生活,由一只体大力强的公猴担任“猴王”,统率着全群,其他公猴当“卫士”,保卫母猴和仔猴。如狒狒在寻找食物和饮水时,都是集体行动,并由最强壮和最勇敢的雄猴组成“先锋队”在前头开路。如遇到狮子或其他敌害,“先锋队”就冲上去搏斗,周围树上的狒狒则一起大声喊叫壮威助战。峨眉山的猴还“拦路打劫”,使游客哭笑不得。猴子经过训练可以耍猴戏、演杂技,帮人作事。马来西亚训养的猴可以爬到20多米高的椰子树上摘椰子,一只猴子一天可摘1000多个。英国人训养的猴子可以骑着狗去放羊。日本的兽医让猴子当助手,帮助医生给动物开刀。美国人训养猴子为四肢瘫痪的人当保姆。
狒狒和猩猩的区别?
按照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标准,首先他们都属于哺乳纲灵长目动物。
猴总科Cercopithecidae
猴总科Cercopithecidae即旧大陆猴类,是灵长目中人们最熟悉一类。旧大陆猴类与人型总科即猿类大约同时出现于中新世早期,但在出现早期并不如猿类繁盛,种类不多,后来猴类逐渐趋于繁盛而猿类逐渐衰退,在现在旧大陆猴类成为了旧大陆最主要的灵长类。猴总科仅包括猴科一科。
猴科Cercopithecidae
猴科Cercopithecidae分成猕猴亚科Cercopithecinae和疣猴亚科Colobinae两个亚科,也有人将这两个亚科升级为科。猕猴亚科和疣猴亚科的主要区别在于猴亚科成员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食性比较杂,通常四肢基本等长,疣猴亚科成员有比较复杂的消化系统,齿尖高,主要食树叶等植物性食物,后肢通常比前直长。
猕猴亚科Cercopithecinae又可以分成两族,一支为长尾猴族Cercopithecini,包括非洲的各种长尾猴;另一支为狒狒族Papioini,包括猕猴、狒狒和白睑猴,除了猕猴以外,分布限于非洲及阿拉伯地区。长尾猴族有很多属种,有些种类数量较多,其中绿猴Cercopithecus aethiops是非洲最常见的灵长类。长尾猴族成员占据森林和草原等多种生态环境,多为树栖性杂食动物,但绿猴和赤猴Erythrocebus等也常在地面活动。长尾猴族体型相对小于狒狒族,其中侏长尾猴Miopithecus talapoin体重仅一公斤左右,是旧大陆猴中体型最小的成员。长尾猴族成员体色比较多样,有些属于最漂亮的猴子之列,而其中仅绿猴一种就有很多不同的色型。狒狒族体型通常较大,有树栖性的,也有常在地面活动的,有的尾长,有的尾短甚至只有尾结。狒狒族又可以分成两支,一支包括猕猴属Macaca,可能是人们最熟悉的灵长类,也是现存分布最广的灵长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最北则可到达中国和日本的温带地区,是出了人类以外分布最北的灵长类,另有一种地中海猕猴(叟猴)Macaca sylvana(85楼)分布于非洲北部,并被带入欧洲的直布罗陀,是欧洲唯一的非人灵长类,也是最常在地面活动的猕猴。猕猴另一支包括狒狒属Papio,山魈属Mandrillus,狮尾狒属Theropithecus和白睑猴属Cercocebus。这几个属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狒狒属、山魈属和白睑猴属关系比较密切,而狮尾狒属可以单算一类,也有人认为狒狒属和狮尾狒属关系比较密切,山魈属则为另一类,而白睑猴属可以分成常在地面活动的无白色眼睑的和主要在树上活动而有白色眼睑的两支,有白色眼睑的和狒狒关系比较密切,无白色眼睑的和山魈关系比较密切。这一支多是一些体型很大的猴子,其中山魈Mandrillus sphinx(下图)和豚尾狒狒Papio ursinus体重可超过30公斤,是现存最大的猴子,而一些史前的成员体型更大,其中狮尾狒属一个已经灭绝的种体重可达100公斤,比雌性的大猩猩还要大。人型总科Hominoidea
人型总科Hominoidea包括人和真正的猿类,以大脑高度发达,没有尾巴为主要特征。人型总科现存种类不多,但是化石非常丰富,由于人型总科的化石涉及人类起源的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关于人型总科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也有非常大的争议。现存的人型总科成员可以分成长臂猿科Hylobatidae、猩猩科Pongidae和人科Hominidae,史前的成员则还包括原始的原康修尔猿科Prosonsulidae,并可能也包括山猿科Oreopithecidae和上猿科Pliopithecidae,猩猩科的一些早期成员也常单列为森林古猿科Dryopithecidae。也有些新的分类体系依亲缘关系将非洲的猩猩从猩猩科移入人科,或者把现存的各科都并入人科作为不同的亚科。人型总科最早的成员出现于渐新世晚期和中新世早期,出现后不久就迅速分化,在中新世达到全盛,占据现在猿和猴的不同生态地位。在上新世以后逐渐衰退,并有一段时间猿类的化石几乎是空白,而这段时间恰好是从猿到人进化的关键时期,被称为“迷失的环节”。人型总科到现在则除了人类以外仅包括分布于赤道非洲和东南亚森林中的少数种类,并且均数量稀少。
综上所述:
猴和狒狒是同属于一总科的两个不同分支,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较远。猩猩则和人同属于一总科,关系较近,大脑也比较发达/
1、科属
猩猩是灵长目人科的一属。
狒狒是灵长目猿猴亚目狭鼻组猴科的一属。
2、外形
猩猩体毛长而稀少,毛发为红色,粗糙,幼年毛发为亮橙色,某些个体成年后变为栗色或深褐色。面部赤裸,为黑色,但是幼年时的眼部周围和口鼻部为粉红色。身高雄性约为137厘米,雌性约115厘米;体重雄性约为60~90千克,雌性约40~50千克。
狒狒体型较大,在灵长类中仅次于猩猩属,体长50.8-114.2厘米,尾长38.2-71.1厘米,体重可达60千克;头部粗长,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齿长而尖,可达5厘米;毛黄、黄褐、绿褐至褐色,毛粗糙,颜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颜面周围、颈部、肩部有长毛,雌性则较短。
3、栖息地
猩猩现仅存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北部的热带山地森林、低地龙脑香森林、热带泥炭沼森林和热带卫生保健林中。苏门答腊岛北部则有大约9000只红毛猩猩存活,它们主要活动在一个国家公园的四周;另有10000~15000只红毛猩猩生活在婆罗洲岛。
狒狒栖息于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高原山地、低山丘陵、平原或峡谷峭壁中。主要地面活动,也爬到树上睡觉或觅食。善游泳。能发出很大叫声。白天活动,夜间栖于大树枝或岩洞中。
4、食性
猩猩主要吃果实(比如榴莲、红毛丹、木菠萝、荔枝、芒果、倒捻子、无花果)、嫩枝、花蕾、昆虫、蔓生植物;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脊椎动物。香蕉、树叶和嫩枝、无脊椎动物、富含矿物质的泥土、脊椎动物、种子、树木或者藤蔓植物的树皮、喝树洞里面的水、蜂蜜、白蚁等。
狒狒杂食性,能够在几乎任何环境中寻找食物,植物包括蔓生植物、嫩枝、树叶、草、树根、树皮、花蕾、果实、地衣、块茎、种子、蘑菇、球茎、及根茎。在干燥干旱的地区,如东北部的沙漠,它们会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如昆虫、蛴螬、蜘蛛和蝎子为食。偶尔也吃鸟类和小型脊椎动物。
百度百科-猩猩
百度百科-狒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