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考的什么题型呢?只有客观题吗?和公务员考试“行测”有什么区别啊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01)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题型关系

从4个方面大概讲讲,希望对你有帮助。

1、职业能力测试考什么?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般为客观性试题,主要是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测查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般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部分。

2、事业单位行测考查方式

事业单位行测考查方式有三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与国考、省考一样,一张试卷只考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种形式是,一张试卷中分为公基和行测两部分,一般各站一半的分值;还有一种形式是,一张试卷中包括公基、行测、写作三部分。

事业单位行测考查题型与国考、省考的题型基本一致,甚至在事业单位考试的真题中会遇到国考和省考的原题。

3、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内容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主要包含:言语、逻辑、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四个模块;具体考试内容如图:

4、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试题型的独特性

1.除河北、天津、上海、湖北等省市考试内容与公务员考试有区别外,其他省份考试内容题型及题量上与公务员考试是有差别的,比如有些省份的考试会涉及到常识判断的内容比如辽宁。

2.数学运算中常考数字推理的题型,而且有的地方甚至考查10个左右的数字推理。

3.言语理解中常考病句、错别字识别、修辞方法使用的识别、成语使用、文章阅读等题型,当然每个地方常考的点还有更细致的区分。

4.判断推理中常考事件排序的题型。

5.在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中有时会涉及到用常识来解决的考题。

更多公考答疑,可戳进来搜索

1.公基和行测都包括什么

《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国家的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公共管理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

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之一,均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从近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考试内容来看,其总题量为135道,其中常识为20道,言语理解40道,数量关系15道,判断推理40道,资料分析20道。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考查形式已经基本稳固下来,处于有章可循的状态。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行测考试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行测,并有针对性地复习。

一、作答要求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二、测查内容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三、题型介绍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例题:在古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径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答案:A。

事业单位“职业能力测验”考的什么题型呢?只有客观题吗?和公务员考试“行测”有什么区别啊

从文中最后一句中,“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得到“提升”,可以看出,与现代科技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2、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8 16 ( )A.16 B.24 C.32 D.36(答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 B.10C.12 D.15(答案:D。

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3、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

2.公共基础知识与行测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察 法律法规、哲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情况,内容较为繁杂,侧重于记记背背。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数量关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资料分析、常识判断(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科技、公文常识) 五大部分,更加注重分析推理的考察。公务员行测考试当中的常识部分就类似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只是在题量上,公务员常识只是作为整个行测考试的一小部分,大概就20-25题,而事业单位考试作为一整门学科,题量大概在100-120题左右。

申论主要考察的是写作能力。在申论考试中,会给你一篇长文,根据文章内容,回答4-5个问题。

一般最后一个问题都是让你写一篇大作文。

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测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公共基础知识是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考试的内容涉及法律、政治、文化、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和行测里面的常识判断有点类似,但是又不同于常识判断,比常识判断的内容要深,而且要广。

事业单位考试科目通常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招考中出现的对考生综合知识进行考察的一门科zhidao目,其主要是测试应试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版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察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从范围上看,考察知识面较广;从深度上看,考察难度不大。从区域角度上看,各省市考试内容略有不同,但政治和法律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点击查看更多: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行测

事业单位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察内容涵盖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和权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等,个别省份还包括写作方面的题目。这些题目重点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等。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