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如何认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乐乐1年前 (2023-12-23)阅读数 6#综合百科

如何认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①从全世界范围看,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事实充分证明,把“三农”问题和工业化、城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不断开辟“三农”工作新局面,才能更有底气、更加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从构建新发展格局角度看,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我国农村市场体量大,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农村市场无论是从总量上看还是结构上看,都前景可期。

③从大历史角度看,只有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④从现实角度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强化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⑤放眼未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潜力也在“三农”。只有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有更加坚实的支撑。

民族复兴是什么意思?

振兴的解释 [develop vigorously] 振发兴举,增强 活力 振兴中华 详细解释 (1).举拔。 宋 曾巩 《祭 欧阳 少师文》 :“爱养人材,奖成诱掖,甄拔寒素,振兴滞屈,以为己任。” (2). 整顿 恢复。 明 张 居正 《答廉宪王凤洲书》 之十三:“幸主德日明,百司奉职,颓纲坠纪,渐次振兴。” (3).使发展、兴盛。 清 刘大櫆 《江西吉南赣道副使方君墓 志铭 》 :“君所至以振兴学校为务。” 鲁迅 《 彷徨 ·高老 夫子 》 :“兄弟以为振兴女学是顺应世界的潮流。” 词语分解 振的解释 振 è 搬动,挥动: 振动 。振荡。振幅。振臂。 振聋发聩 (喻 唤醒 糊涂 麻木的人)。 奋起, 兴起 : 振奋 。振作。振兴(塶 )。振振有辞。 古同“赈”,救济。 古同“震”,威震。 笔画数:; 部首 :扌; 笔顺编 兴的解释 兴 (兴) ī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 感叹 声,如“望洋兴兴”)。百废待兴。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旺盛 :兴盛。 兴旺 。 兴隆 。兴衰。复兴。 兴替 (兴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具体指的是“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到中华民族古代曾经的辉煌,而是要“恢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其中包括:以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各领域整体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和法制更加完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实现祖国统一。 所谓“复兴”的”复“就是“再一次”,“兴”就是”振兴“。随历史的发展,中国现在当然是比过去更强大,科技更发达,制度更完善,但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然不如过去汉唐宋的地位。指复兴达到像过去中国封建鼎盛时期一样的国际地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