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磺胺类药物有哪些?简介用途与用量?
(1)磺胺嘧啶钠(SD)主要用于治疗禽霍乱、伤寒、白痢、大肠杆菌病等。混饲浓度0.2%,连用3天;混水浓度0.1%~0.2%;连用3天,内服:育成鸡0.2~0.3克/只·次,2次/日;肌注:10%针剂1毫克/千克体重,1日2次。
(2)磺胺喹噁啉(SQ)主要用于治疗禽霍乱,禽伤寒,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球虫病、混饲浓度0.05%~0.1%;混水浓度0.025%~0.05%,用药2~3天,停药2天,再用3天。
(3)碘胺异噁唑(SIZ)(菌得清)主要治疗泌尿道感染,以及禽霍乱,大肠杆菌病。用量:混饲料浓度0.1%~0.2%。
(4)磺胺-6-甲氧嘧啶(SMM)主要用于治疗泌尿道,呼吸道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球虫病。混饲浓度0.05%~0.1%,连用3~5天。
(5)磺胺甲基异噁唑(SMZ)(新诺明)主要用于治疗禽霍乱、呼吸道感染、禽伤寒、葡萄球菌病等。0.1%~0.2%混饲。
(6)磺胺二甲氧嘧啶(SDM)抗球虫作用比SQ和呋喃类药强,抗菌作用与SD相似,用于防治禽霍乱、传染性鼻炎、球虫病,0.05%~0.1%混饲,连用3~7天;0.025%~0.05%饮水,连用3~7天;内服,25~100毫克/只成鸡。连用3~5天。
(7)磺胺咪(SG)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鸡白痢、球虫病。混饲浓度0.5%~0.1%连用3~4天,最多不超过1周,内服0.05~0.15克/千克体重,2~3次/日
摘要:磺胺类药物有哪些?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合成的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根据临床使用的情况可分为三类,一是肠道易吸收的磺胺药;二是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药;三是外用磺胺药?下面,来看介绍。磺胺类药物是什么药
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用于临床已近50年,它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生产时不耗用粮食等优点。特别是1969年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发现以后,与磺胺类联合应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治疗范围扩大,因此,虽然有大量抗生素问世,但磺胺类药仍是重要的化学治疗药物。
磺胺类药物有哪些
1、肠道易吸收的磺胺药:主要用于全身感染,如败血症、尿路感染、伤寒、骨髓炎等。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类。短效类在肠道吸收快,排泄快,半衰期为5~6小时,每日需服4次,如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异恶唑(SIZ);中效类的半衰期为10~24小时,每日服药2次,如磺胺嘧啶(SD)、磺胺甲恶唑(SMZ);长效类的半衰期为24小时以上,如磺胺甲氧嘧啶(SMD)、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等。
2、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药:能在肠道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如菌痢、肠炎等,如酞磺胺噻唑(PST)。
3、外用磺胺药:主要用于灼伤感染、化脓性创面感染、眼科疾病等,如磺胺醋酰(SA)、磺胺嘧啶银盐(SD-Ag)、甲磺灭脓(SML)。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
磺胺类药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诺卡氏菌属、衣原体属和某些原虫(如疟原虫和阿米巴原虫)均有抑制作用。在阳性菌中高度敏感者有链球菌和肺炎球菌;中度敏感者有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阴性菌中敏感者有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对病毒、螺旋体、锥虫无效。对立克次氏体不但无效,反能促进其繁殖。普遍认为不同的磺胺类药物,其抗菌力的差别是在量的方面,而不在质的方面。对某一种类型细菌效价最高的化合物,对其他类型的菌效价也高。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结构相似,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合成,从而使细菌不能合成四氢叶酸及DNA,抑制细菌繁殖。
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可治疗敏感菌引起的疾病。如磺胺嘧啶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磺胺异_唑、磺胺甲_唑、复方新诺明(磺胺甲_唑+甲氧苄啶)在尿中浓度高,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复方新诺明治疗呼吸道感染、沙门菌引起的伤寒、奴卡菌病如肺损害、脑脓肿等;磺胺嘧啶银和磺胺米隆治烧伤创面感染;难吸收的柳氮磺吡啶治肠道感染;磺胺醋酰治沙眼及眼部其他感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