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请问钹是什么乐器?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1)阅读数 1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铙钹乐器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铙和钹是两种乐器,形制近似但略有不同。二者皆铜制,圆形金属板,中间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

每副两片,

相击发声。

通常直径为30~50厘米。铙和钹的区别在于,铙的碗部较小,发音较响亮,余音较长;钹的碗部较大,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铙与钹在民间常配合使用,用于民间吹打乐和戏曲伴奏。除汉族外,钹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流行。

铙钹的词语解释是: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_铜盘_铜钵。其围数寸_隐起如浮沤_贯之以韦_相击以和乐。隋唐燕乐法曲中_有"铙钹"相和之乐。

铙钹的词语解释是: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_铜盘_铜钵。其围数寸_隐起如浮沤_贯之以韦_相击以和乐。隋唐燕乐法曲中_有"铙钹"相和之乐。结构是:铙(左右结构)钹(左右结构)。注音是:ㄋㄠ_ㄅㄛ_。拼音是:náobó。

铙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铜钵。其围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隋唐燕乐法曲中,有“__”相和之乐。引《宋史·食货志下二》:“_绍兴二十八年_寺观_、磬、__既籍定投税外,不得添铸。”清捧花生《画舫馀谭》:“较之故事,中元节以画舫载僧众,__丁冬,放_口,济孤魂,尤为眼见功德。”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三幕:“奴把袈裟扯破,卖了藏经,充了木鱼,丢了铙钹。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学不得南海水月观音座。”

二、国语词典

乐器名。铜制呈圆盘状的合击乐器,小的称为「铙」,声音较响亮。大的称为「钹」,声音较浑厚。

三、网络解释

铙钹(乐器)铙钹,náobó,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

关于铙钹的诗词

《闻葬者·铙钹高低与哭声》

关于铙钹的诗句

山下铙钹停残僧铙钹高低与哭声响遍箫铙钹鼓

请问钹是什么乐器?

关于铙钹的成语

参差不齐吹弹得破绸缪束薪草庐三顾伯道无儿不期然而然仓皇出逃长夜漫漫不齿于人不为已甚

关于铙钹的词语

成人之美不齿于人不期而然伯道无儿不名一钱草庐三顾吹弹得破仓皇出逃不为已甚绸缪束薪

关于铙钹的造句

1、人世间原本如此,正因为存在着如同只会互相攻击的铜锣、或是扭曲铙钹的俗人,所以反而能得到拥有同感的知音,并因而产生友情。

2、到汉代,大乐以巨型大钹为主,加上盆鼓和马锣,以及苏钹、铰子、铛铛、铙钹、镲子等若干,合奏而为国典大乐。

3、它的乐器主要由鼓、锣、铙钹组成,还有“马锣”、“嗡号”,带有古时军乐的特点。

4、两声突出的铙钹将动荡的乐曲结束在小调。

5、正前方的戏台两侧,摆着单皮鼓、大锣、小锣、铙钹、唢呐、京胡等众多乐器,但却是空无一人,唱角们怕还是在后台准备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铙钹的详细信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