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官职称呼
民国时期的官职称呼有:
一、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委员
文官处:文官长、秘书、参事、文书局局长、印铸局局长
参军处:参军长、参军、典礼局局长、总务局局长
主计处:主计长、主计官、岁计局局长、会计局局长、统计局局长
国民政府警卫团(后升为旅、师、军)
二、国民政府直辖各机关:
1、军事委员会:
委员长、副委员长、常务委员、委员、高级参谋
委员会下辖办公厅、第一厅、第二厅、第三厅、铨叙厅、审计厅、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侍从室。各厅设厅长、副厅长,军统局设局长、副局长。各厅、局下设处,处有处长、副处长,侍从室设主任。
2、训练总监部:
官职有训练总监、副监、参事、步兵监、骑兵监、炮兵监、工兵监、辎重兵监、交通兵监、通讯兵监。
下设总务厅及教育处、编译处、训练处,各设厅长、副厅长或处长、副处长。
3、参谋本部:
官职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主任高级参谋、高级参谋。
下设总务厅、第一厅、第二厅、第三厅及陆地测量总局,设厅长、副厅长或局长、副局长。
另外,陆军大学也归参谋本部管理。
4、军事参议院:
院长、副院长、办公厅主任、参议、军事厅厅长、总务厅厅长
5、全国经济委员会:
常务委员、委员、秘书长。下设公路处、水利处、卫生实验处、农业处,设处长;蚕丝改良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合作事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西北办事处设主任;导淮委员会、黄河委员会、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华北水利委员会设委员长、副委员长。
6、全国建设委员会:
设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秘书长、参事及各处处长
三、行政院直辖各部委:
行政院设院长、副院长
1、院直辖机关:
1)秘书处:秘书长、秘书
2)政务处:政务处长、参事
2、内务部:
部长、次长、政务次长、常务次长、参事。
总务司、统计司、民政司、警政司、礼裕司、地政司设司长、副司长,统计处设统计长。
1)首都警察厅:
厅长、副厅长,训练处、督察处处长、副处长
2)卫生署:署长、副署长
3、外交部:
部长、政务次长、参事,欧美司、总务司、情报司、亚洲司、国际司司长、副司长
4、军政部:
部长、政务次长、主任参事、总务厅长
1)陆军署:署长、副署长
2)海军署:署长、副署长
3)军需署:署长、副署长
4)兵工署:署长、副署长
5)兵役司:司长、副司长
6)马政司:司长、副司长
最近看一篇文章中介绍,说的是咱们现在,看很多民国**或者电视剧的时候,发现「 ”大帅”这个词用得非常广泛。这就给我们一种感觉,是个领兵打仗的就可以用「 ”大帅”这个词。 然而事实上,在民国的时候,只有这个级别的人,才能被称为大帅:他们都是主政一方的首脑,总人数连十个人都不到的,因此,不要被电视剧忽悠了。 哪些是民国比较有名的「 ”大帅”?一起来看下。 其实一提到「 ”大帅”这个词,我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张作霖。在1924年的时候,张作霖把直系军阀打跑了。他自己指挥军队,攻入北京城,直接把北洋军阀控制了。 1927年的时候,张作霖给自己任命了陆海军大元帅。在那段风光无限的日子里,他被人尊称为张大帅。他自己的儿子,被称为少帅。 宣统皇帝退位之后,那时很多主政一方的大员,一个个摇身一变,成了掌握好几个省的督军。但这些督军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大帅的。 总的来说,在民国初期的阶段,能被称为大帅的也就张作霖、曹锟、张勋、孙传芳、吴佩孚等四五个人。 当然,咱们看影视剧的时候,也不用太当真,叫大帅就叫呗,毕竟影视剧只是个娱乐!今天写这篇文章,也就是让大家简单了解下真实历史而已。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