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需要注意的文明礼仪
春节需要注意的文明礼仪
春节需要注意的文明礼仪,春节的来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家家户户过新年,走亲戚是中国人过年必经的,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春节有什么礼仪是要改主意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春节需要注意的文明礼仪。
春节需要注意的文明礼仪1
春节期间,无论休闲在家还是外出旅游,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那么,呢?下面我告诉你。
春节饮食注意事项:膳食结构搭配合理
为保证身体健康,人体应保持微碱性状态,如果人体血液呈酸性,血黏度和胆固醇都比较高,人就容易疲劳,同时抵抗力也会下降。而节日期间大量食用的荤菜几乎都是酸性食品,因此,节日饮食切莫餐餐只吃大鱼大肉,要有碱性食物搭配着吃。蔬菜、水果是富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碱性食品,含碱量最高的要数海带,其次是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
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原本就偏高,节日期间副食品吃多了,食盐的摄入量更多,钾是钠的克星,它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钠。含钾较丰富的蔬菜有紫菜、海带、香菇、芦笋、豌豆苗、莴笋、芹菜等等。
春节饮食注意事项:食物中存在的隐患
专家指出,一般说来,人们平日经常食用的各种食物是不存在安全隐患的,但现代新技术在促进食品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影响了食品的品质和口感,环境恶化导致农牧渔产品受到污染,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有害化工制剂处理农、副、鱼类产品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食品安全,虽然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在好转,上述情况并不常见,但了解了这些情况,消费者就可以在购买相应食品时有所挑选,小心选择。
春节饮食注意事项:品种选择切忌猎奇
春节期间放长假,许多消费者绞尽脑汁去吃一些平时不经常吃的东西,以求换换口味,尤其以一些野味为多。如吃一些猫肉、鼠肉、蛇肉等等。专家指出,换口味并不是不可以,但还要以安全为前提,因为这些野味不是常见的肉类食物,其品质不在有关机构的检测范围之内,携带了哪些疾病、寄生虫等等消费者都不得而知,安全隐患非常大。因此专家提醒您不要盲目猎奇,贪食野味。
春节饮食注意事项:餐具选用莫忘安全
餐具的材料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家庭主妇在居家生活中要对餐具材料本身具有的毒副作用有所了解。一般说来,陶瓷制品在餐具中毒性最小,但如果色彩非常鲜艳或带有彩饰可能含铅量过高;铝制餐具无毒,但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老年痴呆;铁制餐具毒性不大,但切忌使用生锈的铁制餐具;不锈钢餐具有微毒性,其中含有的镍、钛对人体有害;购买塑料餐具应尽可能选择没有图饰或图案较少的产品。
春节饮食注意事项:集中采购请勿大意
虽然平时的食品市场就非常丰富,但很多人还是改不了春节集中采购的习惯。新健康提醒您,人们在这个时候购物没有平时挑选得仔细,一些有问题的食品也就乘虚而入。而商家在大批量进货时,也有可能放松对商品保质期等方面的严格检查,因此,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把关。
对购买食物的地点选择也应注意,应尽量去大超市、便利店、正规的商场,而不要购买小商贩的商品。即使是在超市等比较有保障的地点,也应该选择那些质量信得过的知名品牌的食品。
春节饮食注意事项:烹制食物既熟又透
生吃是现在流行的一种饮食习惯,我国传统饮食中也有生吃食物的习俗,但以生吃新鲜蔬菜为主,而生吃肉类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但以肉类为例,如果烹调温度达不到100摄氏度,就不能杀死肉类食物上的寄生虫和病菌。此外,食品加热不透,寄生虫也能存活。如人们吃涮火锅、海鲜、烧烤等,最容易使食物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这时寄生虫卵最为活跃,食用后被感染的几率很高。烹制不熟的扁豆、加热不透的豆浆都有毒素存在,食用后会中毒。因此消费者不要盲目追求生食的饮食方式。
春节饮食注意事项:制作过程重视细节
专家认为,制作是保证食物安全的重要程序,有一些细节需要非常注意。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手、器皿和切菜板、抹布等可能被生鲜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因此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至少在温水里洗手20秒钟。手要用纸巾擦干,以防细菌留在手上。厨房用具的表面都要用消毒剂和餐巾纸擦洗干净。盘碟洗后用餐巾纸完全擦干,防止细菌繁殖。
肉类食物在制作前需要化冻,冰箱里的肉类要有足够的时间化冻。
春节需要注意的文明礼仪2春节的时候,不少人会去亲朋家拜年。为了体现礼貌,在拜年前最好先告知对方,让对方有所准备,不要突然到访,让主人措手不及。走亲访友的时候,市民往往还会带礼物馈赠对方。需要注意的是,礼物的选择要得体,才能显示自己的心意。与此同时,拜年时还一定要注意礼节和言谈举止。过年的时候,应该多说吉祥话,遇到矛盾或者问题应该化解或避免谈起,以免影响过年的气氛。
万事如意、恭喜发财、年年有余……这些吉祥话都是拜年的常用语。内蒙古师范大学礼仪学教师唐春燕介绍:语言礼貌是人类最基本的文明礼节。就好像文明用语一样,多加一个“请”、“您”等字眼,就会充分显示礼貌和文明。在春节期间,如果能多加几句祝福语,同样也是礼貌的象征。而中国人讲究语言的艺术,用四字成语来祝福,不光朗朗上口,好记好念,也能显示更多词语背后的内涵和意义。传递给别人愉快的信息,增添过年的气氛。
拜年“作揖”有讲究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系孙长江老师介绍,“拜年”是现在人们最通俗的讲法,在古代,这种习俗也被称之为“见节”、“贺正”或者“贺岁”。“拜年”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所以,拜年时首先要说吉祥的话语,表达对长辈、亲人、朋友的祝福,例如新年快乐、年年有余、恭喜发财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市民拜年时都会双手抱拳“作揖”。这个动作平时不常做,但是在春节期间,就有特别喜庆的寓意。标准的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孙长江说,“作揖”的手势是沿袭至今的,现在人们用的少了,所以常有错误的动作,比如“作揖”时左右手的位置如果颠倒了,就变成了哀拳,是报丧、求饶才用的手势。还有的人喜欢将双手交叉成拳来行礼,这样的手势是不对的,没有任何意义。
拜年形式多种多样
也许有人会说,春节假期短,拜年要求的时间又比较集中,这对于交际比较广泛的人士来说,面对众多的拜年对象,难有分身之术,一下子忙不过来该怎么办。其实早在宋代,聪明的中国人就发明了“飞帖”拜年的方法,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的刘磊表示:所谓的“飞贴”是一种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的纸片,上面写着受贺人的姓名、居住地址和恭贺新年的吉利文字,派佣仆持飞贴代主人前往,以此代为拜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年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了。比如电话拜年,电报拜年,电脑网上拜年,邮寄贺卡拜年等等,这些现代化的拜年方式都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因为现代交流技术的发展,使用微信、短信、或是QQ进行拜年时,无需再填写地址,但还是有必要把对方的姓名写全。在大家送上祝福段子之前,写上对方姓名,不仅可以体现礼貌,更能表达诚意。代表这份祝福是特意送给对方的,而不是随意传递的。所以,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流行“飞贴”、贺卡等拜年方式,但送给对方祝福,姓名写全也是起码的文明礼貌。
拜年红包需注意
登门拜年要送上小礼品之外,在晚辈给长辈拜年之后,长辈作为回赠,会有红包馈赠。而无论是收红包还是送红包也都有一定讲究。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文联作家协会主席杨东升介绍:长辈送晚辈红包,晚辈收长辈红包,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历史久远,被世人称为红包文化。虽然时代的进步,让微信发红包渐渐取代了人与人面对面的送收红包,但是红包文化中体现的礼仪,还是应该被人们熟记。杨东升说:“在春节时,长辈多会送给晚辈红包,特别是一些没有成年的孩子,在节日里更是会收红包。红包所体现的最主要意义是在红包的红纸,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红色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它象征好运,用红纸包裹钱财作为红包对晚辈给予的也是美好的愿望。所以这也是我们送红包、收红包时多用红纸的原因。”
除了红包中的“红”,其实收红包也是很有讲究的。杨东升表示:虽然明知道长辈会送红包,但晚辈主动讨要红包却是不礼貌的表现。家长必须要制止孩子讨要红包,并注意收红包的礼仪。
在接长辈送的红包时,晚辈要双手手心面上,弯腰接过红包后说一句“谢谢”。同时不可以当着长辈的面拆开红包,以示对长辈的尊重,所以孩子收红包时的`姿势礼节不可少。
“走亲戚” 要在初五前
过春节,走亲戚是免不了的事情,然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哪一天应该到哪里去拜年”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大年初一应该在男方父母家度过,也有人认为初一应该去岳父岳母家。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居住范围大幅度扩展,很多传统也随着时间、空间的改变出现了变化。比如说过去一些地方初一不能回娘家的说法已不存在了。
为什么过了“初五就关门”?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的刘磊介绍:正月初五叫“破五”,过去,从大年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不会倒垃圾,有怕倒走新年的福运的隐喻,一直到正月初五,才能扫垃圾,倒脏土。到这时候再拜年,就有点晚了。
送礼细节莫忽视
既然要走亲访友,赠送礼物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儿,在这其中也有不少老规矩、老讲究存在。
内蒙古民俗研究会成员乌兰介绍:“节日是个喜庆的日子,送礼最忌讳送会让人感到丧气的礼品。比如说在西方,白色寓意纯洁无瑕,象征美好,但中国人在传统上比较忌讳白色、黑色,这两种颜色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丧之色。而红色才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所以过年礼品包装最好不要选择白色或是黑色。但是在不少少数民族地区,颜色的寓意又有不同。”
除了颜色,中国人对“谐音”比较敏感,大家都想讨个好口彩,所以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送伞,因为“送钟”与“送终”,“梨”与“离”,“伞”与“散”谐音,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新服饰展现 新气象
和亲戚朋友见面时,打扮穿着得体,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在各个国家,对自己的衣着和面容的修饰,都代表了对他人的礼貌。当然,在中国这样的礼仪之邦也是如此,出席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服饰。关于这点,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甄文娴表示: 过年穿新衣是个古老的习俗,在南北朝时,就有关于这种风俗的记载——新年第一天“长幼悉正衣冠”。
在宋朝,《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宋朝当时的市民之风非常繁盛,每到新年这一天,大家都穿上干干净净的新衣,或走亲访友,或出门逛逛。到民国的时候,《平谷县志》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
过年穿新衣是古老又传统的礼仪。春节的到来,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走亲戚见长辈,必须要穿着整齐,代表着对长辈,对朋友的尊重和礼貌。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一年兴旺的象征。春节期间,最正式的节日互动恐怕就是拜年了。除夕一过,初一开始,大家便忙着拜年送祝福。春节期间拜年不仅是我国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