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怎样的手纹提示身体有癌症?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01)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肺癌症状

传统医学普遍认为:人体出现肌肉、骨骼疼痛时,就本着“哪里痛医哪里”的原则治疗。

但这种治疗方式有时候可能会忽视真正的病灶。

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癌

据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有大概300万人死于癌症,但其中死于肺癌的患者将近70万。

其实,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肺癌,经过科学治疗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100%

但是,偏偏肺癌早期不易发现,等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

即便是某些患者出现不适,也由于症状和吸道疾病十分相似,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自我治疗耽误病情的情况。

要知道癌症本身就是细胞“叛变”的过程,如果早期没有发现并治疗,那癌细胞就会迅速壮大发展形成癌肿,并逐渐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最终走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即便到了中晚期进行放化疗,后期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也会明显降低。

不过,肺癌也并非是全无信号,如果手部有以下症状,那就可能是肺癌敲响了警钟。

正常人的手指应该是纤细、粗细均匀的状态,一旦肺部发生癌变,就可能导致手指形态发生改变,表现为临床上的杵状指或鼓槌指

所谓的杵状指症状,也就是说患者手指或脚趾末端出现异常增生、膨大,其指甲也会从根部到末端发生改变,异常隆起,但却没有剧烈疼痛感传来。

之所以肺癌会有这种表现,是因为大量肺部癌细胞发展,堵塞了肺部气道。

这种情况下,体内的废气无法正常和新鲜阳气完成交换,而处于肢体末端的手指和脚趾血管,也因此得到新鲜的血液供给,再加上患者自身内分泌紊乱等原因,杵状指也会找上自己。

有不完全数据统计表明,大约20%的早期肺癌患者,都出现了杵状指症状。

而当肺癌疾病控制并逐渐好转之后,杵状指也会有所缓解,甚至可能彻底恢复。

但是,我们不能敏感地套症状,一旦出现杵状指就盲目断定自己得了肺癌。

杵状指也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消化疾病、代谢疾病的症状,而我们把杵状指拿出来说,主要是想告诫大家:警惕症状,为发现癌症多一种可能。

当然了,针对肺癌,除了杵状指以外,以下几个症状也可能是肺癌到来的信号:

一、久治不愈的咳嗽

如果近期突然有咳嗽症状,但却没有其他呼吸道不适,且在服用止咳药物后没有明显缓解,甚至出现了咳白痰、咯血、痰中带血等情况,那就要提高警惕。

二、肩膀痛

当患者肺部尖端出现癌变后,随着癌肿的生长就可能对周围臂丛神经造成压迫,从而产生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感蔓延至患者的肩背部,以刺痛、钝痛感为主。

其实,90%的肺癌患者和吸烟有关系。

就中国烟草和肺癌的关系看,平均每6个烟民中,就有1人死于肺癌。

而香烟里的尼古丁却是这一切的“罪恶之源”。

都知道吸烟上瘾,戒烟比登天还难,但能否戒掉真的不能完全靠他人劝说。

戒烟这事,说白了就是自己主观上的意识,你真正觉得烟草不利时,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戒除。

但很多人都是生命不到消失的那一刻,根本体会不到生命的珍贵

肺癌以位置划分为中心型肺癌、周围型肺癌,肿瘤位于肺脏周围可不就悄无声息的么,甚至肿瘤很大,直径七、八公分,甚至更大也没有什么症状。而中心型肺癌肿瘤多在较大的支气管内生长,粘膜组织很娇嫩,肿瘤较早时可能就会刺激气管粘膜、咳嗽,一般止咳药物效果很差!气流、气管分泌物刺激肿瘤表面以及肿瘤组织增生的原因,可能有小的破溃、出血,因此刺激性干咳、咳血丝就是某些早期肺癌的典型症状,起初时轻时重,越来越重!

肺癌病人手指的变化是说的杵状指,何谓杵状指?不局限于手指,脚趾也有,指、或趾节末端增生、膨大成骨槌样。杵状指形成的原因并不清楚,大多数人认为与末梢指、或趾缺氧有关系,而肺癌病人有些杵状指形成很快,是否存在肿瘤分泌的一些物质刺激骨膜的情况不清楚。

肺癌病人发生杵状指的情况并不多,大概是20%-30%的病人,有人统计说是肺腺癌发生率高一些,而小细胞肺癌发生杵状指的情况要少一些,可能是小细胞肺癌进展太快,没有时间发生“缺氧”性变化?所以说某些肺癌病人确实有杵状指的表现。

怎样的手纹提示身体有癌症?

考虑发生杵状指的原因是缺氧,因此发生杵状指的疾病也就很多了。呼吸系统除了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等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也有可能缺氧,室缺、房缺、心衰等等,甚至有些结肠炎也有杵状指,什么原因呢?

肺癌发生杵状指的情况并不普遍,而且引起杵状指的疾病也很多,因此手指发生这种“异常”、十有八九就是肺癌的说法是错误的,还有很多肺癌病人并不出现杵状指,易对人产生误导,很不好!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