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人口密度多少

梵高1年前 (2023-12-31)阅读数 5#车辆
文章标签农场滦县

人口:约14万人

人口密度:200人/km2

曹妃甸区是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原为唐海县,2012年7月,撤销唐海县,设立曹妃甸区-。总面积为725平方公里(原唐海县),2003年人口为14万人。

曹妃甸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南临渤海,北邻滦南县,西部与丰南县接壤,东部与乐亭县相连。北纬39°07′43″-39°27′23″,东经118°12′12″-118°43′16″。东西广45千米,南北袤37千米,县界周 长136千米,面积725平方千米。人口14万(2002年)。

驻唐海镇,位于县境中偏北部,距唐山市55千米。邮编:063200。代码:130230。区号:0315。拼音:Tanghai Xian。

县境版图形状近似三角形,但边界线不整齐,与邻县互嵌,西北部的第六农场几乎被丰南县、滦南县环绕,东部的第九农场被滦南县属地分切,成为飞地。海岸线长9.1千米。属东部季风区温带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特征显著。

行政区划

唐海县辖1个镇:唐海镇;一农场、三农场、四农场、五农场、六农场、七农场、八农场、九农场、十农场、十一农场,八里滩养殖场、十里海养殖场。

历史沿革

唐海县是在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基础上建立的农垦体制县。

唐海县境,商属孤竹,春秋时属无终和山戎,战国为燕地,秦属右北平郡和辽西郡,西汉为右北平郡昌城、夕阳地,东汉并少阳、昌城为海阳。北齐省海阳入肥如。三国、魏、晋基本因之。隋开皇六年(586年)省肥加入新昌,十八年(598年)新昌更名卢龙。唐贞观置石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置马城,辖县域大部。辽天赞析卢龙山南地置滦州,领义丰、马城、石城。金代县境西部属中书省大都路蓟州丰润县,东部为永平路滦州义丰、马城县。元至元四年(1267年)省马城入义丰。明代分属顺天府丰润县和永平府滦州义丰县。洪武二年(1369年)裁义丰入滦州。清初仍袭明制,将原京师地改为直隶省,府县未变。康熙五年(1666年),遵化成为直隶州,丰润属之。至此县境西部属直隶省遵化州丰润县,东部为永平府滦州地。1913年,今境分属直隶丰润县和滦县。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遂属河北省丰润县和滦县。

1935年,日本侵略者利用汉0,在通县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0",丰、滦均在其中。1937年河北省沦陷后建立日伪政权。县境属冀东道尹公署。但是中国0***民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政权。县境为晋、察、冀边区冀东革0据地的一部分,曾先后分属丰滦迁联合县,迁滦卢联合县,丰滦、滦卢联合县等。1945年初,丰滦、滦卢合组唐滦特区,同年5月因遭敌破坏而重建丰滦办事处。1946年5月冀东行署调整区划,撤销丰滦办事处,建立丰南县佐公署。并把滦县境域分建成滦南、滦北、滦西3个办事处。同年7月,丰南、滦南均成县。至此,县境西部属丰南县,东部属滦南县。1954年滦南并滦县,丰南并丰润,县境分属丰润和滦县。另外东北部少数村庄曾属乐亭县管辖。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为补给粮秣,从1941年开始,在今第一农场境域建立"华北垦业股份有限公司滦县农场"。1945年侵华日军投降后,中国0领导的抗日民主0冀热辽区第十七专署,接收了华北垦业股份有限公司滦县农场,更名为冀热辽区第十七专署解放农场,同年底改称冀东区第十七专署解放农场。1946年5月,冀东区第十七专署改为第十三专署,第十七专署解放农场随称第十三专署解放农场,同年底曾一度被军队占领。1948年,该地再次解放,原第十三专署解放农场由滦南县人民0接管,改称滦南县解放农场。1949年7月,滦南县解放农场收归华北局农业部,改称华北局农业部津沽区农垦管理局柏各庄区农场。同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接收了柏各庄区农场,改名为渤海区农垦管理局柏各庄区农场。1951年7月,柏各庄区农场改称柏各庄合作农场。1953年1月,柏各庄合作农场下放给河北省管理,又改称河北省柏各庄合作农场。1954年2月,柏各庄合作农场更名为柏各庄机械农场。

1955年底,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委员会批准,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滦县南部地区建立大型国营农场,并借用沿海较大村镇----柏各庄之名,定称"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隶属河北省农业厅。1956年1月正式动工兴建,农场性质为全民所有制农垦企业,兼有部分地方行政职能。农场设总场场部,初辖4个分场。1958年基本完成建场任务。1959年10月21日,经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柏各庄农场改为唐山市柏各庄区,建立了区0,隶属唐山市人民委员会。1961年6月,撤销唐山市柏各庄区建制,恢复国营柏各庄农场,接受唐山专署和丰南县双重领导。1963年5月柏各庄农场党委改归唐山地委领导,行政业务归河北省农垦局领导。1968年6月18日,经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改为河北省柏各庄农垦区,行使县一级权力。1982年12月26日,河北省农垦局[80]冀垦字第53号文批准,在柏各庄农垦区建立“河北省垦丰农工商联合公司”,与柏各庄农垦区实行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

1982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出[82]国函字211号文件,正式批准柏各庄农垦区改建唐海县。同年10月7日,河北省人民0发出冀政[82]208号文件,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唐海县的通知。1983年10月17日,0唐山市委组织部以市组[83]58号文件下发了“关于组建唐海县筹建小组的通知”,并派出建县工作组,负责筹建唐海县。1983年11月29日召开唐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2月1日选举出县长、副县长,唐海县人民0正式成立。隶属唐山市。1985年1月1日,撤销“河北省垦丰农工商联合公司”,唐海县实行县管农场体制,仍保留“国营柏各庄农场”名称。 (以上摘自唐海县0网站)

2000年,唐海县辖1个镇、11个农场。总人口138343人,各乡镇人口: 唐海镇 26514 第二农场虚拟镇 11631 第八农场虚拟镇 27029 第十农场虚拟镇 11404 第一农场虚拟乡 10738 第三农场虚拟乡 6369 第四农场虚拟乡 6608 第五农场虚拟乡 6968 第六农场虚拟乡 6552 第七农场虚拟乡 2092 第九农场虚拟乡 14925 第十一农场虚拟乡 751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底,唐海县面积732.19平方千米。人口13.67万。辖1个镇、1个农场,7个社区居委会、11个分场、2个养殖场。县0驻唐海镇。

唐海镇 镇0驻西南庄。面积7.07平方千米,人口2.42万。辖7个社区居委会:交化小区、新立一区、新立二区、中心一区、中心二区、桥西一区、桥西二区。

柏各庄农场 面积631.75平方千米,人口11.00万。辖11个分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七分场、八分场、九分场、十分场、十一农场。

养殖场 面积93.37平方千米,人口0.23万。辖2个养殖场:八里滩、十里海。

2021年1月4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六批)名单,曹妃甸区上榜。

2019年10月,曹妃甸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88名。

2019年10月,曹妃甸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80名。

2017年12月31日,曹妃甸区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6年12月7日,曹妃甸区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6年2月16日,曹妃甸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12月17日,授予曹妃甸区“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第一批)”称号。

2015年3月10日,曹妃甸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河北省168个县市区面积排行榜

滦州古城的古城历史

滦州大地物阜民丰,先后有18位皇帝驾临于此。

当滦河之子伯夷、叔齐以他们最为原始的儒家思想浸润中原长达两千多年的时候,在滦河上游,一个游牧民族的女人。 却在远眺美丽富庶的生长鲜花和水稻的地方,构筑着猖狂而伟大的梦想。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人口密度多少

萧燕燕,大辽国景宗皇后,在辽景宗死后,临朝27年。 在滦河岸边,这个女人曾经指挥契丹军马一次又一次地去撞击大宋江山。

伴随着刀光剑影,铁骑声响,萧燕燕终于把大辽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推上了巅峰。 金莲川,滦河源头一片美丽的草原。

在大辽国太后萧燕燕遗恨梳妆楼200多年后。这里出现了一座繁华的草原城市上都。

元世祖忽必烈的发迹之地。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

金莲川从此成为忽必烈完成成吉思汗的遗愿,向南扩张建立元朝的指挥中心。蒙古骑兵的铁蹄进入大都后,忽必烈没有忘记滦河,没有忘记金莲川。

开平变成了上都,成为元朝的陪都。忽必烈以及后来元朝的统治者们,每年都要来上都避暑狩猎、处理朝政。

忽必烈是从滦河源头入主中原走进大都的。 而中国历史上另一位跨过滦河从北方进入北京的皇帝,却在政权稳固之后,又回到了滦河岸边。

他就是康熙皇帝。睿智的康熙把目光越过长城投向了滦河。

他要在这条河上一展帝王的抱负。于是,在滦河上游有了木兰围场,在滦河中游有了避暑山庄。

后期更有乾隆帝多次驾临滦州,无限美景让这位伟大的皇帝留下了“千古此滦州”万代绝句。

扩展资料:

滦州古城深研滦州千百年悠久历史,详读华夏民族南北融合之美,以研山为骨,以滦水为魂,以人文为韵,以绿林为脉,开发滦州古城并将其打造国家级135—140天景区。

52亿元巨资兴建滦州古城,气势非凡。2000余亩占地,兴北方盛世之风,载千古圣贤至高品格。

以“和”文化为理念规划古城,整体规划布局纵向为和,横为时间轴。 截取三千年历史烟云中最鼎盛时代的精华,采撷极具民族融合特色的建筑艺术,盛世景象,水绕古城,繁华街市宛如积淀千年的历史长河,每一步都在领略盛世时代煌煌风韵。

名人荟萃: 1、伯夷叔齐 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

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 后来孤竹国君薨,按当时社会常礼,长子应该即位。

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位与叔齐。”于是他放弃自己继承王位的权利,逃到孤竹国外。

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若继承王位,既破坏了礼制,又于兄弟不恭。”

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巧遇在赶往西岐的考察途中。国人立中子继承了王位。

两人走到孟津,正赶武王伐纣。兄弟二人不畏 *** ,上前拉住武王马缰说:“你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这能称得上孝道吗? 你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周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

太公吕尚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齐隐居求志,不与武周为伍,谢绝周武王的封赏和高官厚禄。至此,夷齐兄弟”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

2、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

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

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

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

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 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

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 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

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

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次年,葬乾陵。

百度百科-滦州古城 百度百科-伯夷叔齐 百度百科-萧绰。

南寺钟声的传说典故是什么

是指高唐东南的大觉寺,该寺唐代创建,明洪武、成化年间相继重修,寺内有佛塔十三级,高三十六丈。

占地面积直径达二十五丈四尺。永乐年间住持曾在寺前立草舍三间,凡南来北往路过高唐又身染疾病的人,都留在这里住下,并给汤药治病。

夏天就设下瓜果,周济饥渴的人。一直这样做很多年。

后来的住持僧人佛号玉(山严)XX也教化民众,重修寺院,带领众僧伐木,运石,前建大门,中建大雄宝殿,后边修法堂,东边建观音堂,西建禅房。殿内重塑佛像,真是金碧辉煌,幡幢隐映,钟鼓相互设置,外侧绕院墙植树。

永乐15年明成祖北巡,驻高唐,赐住持“神僧传经”。正德年间,又建千佛殿和千佛阁,非常壮观,成为高唐一大观瞻之处。

现在高唐县 *** 正在对大觉寺进行重建,以现当时的壮观景象。

说说北京的大觉寺,好吗

大觉寺位于北京西郊阳台山,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年),总面积为六千多平方米,被称为“西山三百寺中之巨刹”。

大觉寺坐西向东,倚山而建,主要建筑从东向西依次为:钟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舍利塔、龙泉等。 大觉寺里有八大景:山门口的藤李寄柏、功德池里的石刻水兽、四宜堂和北玉兰院里的明、清两代的玉兰、无量寿佛殿前的千年银杏、环绕全寺的两道泉水、龙潭东侧的辽代古碑、北玉兰院里的碧韵清石和位于寺院最高处的迦陵佛塔。

迦陵佛塔为清代主持僧迦陵的舍利塔,其状犹如北海公园里的白塔,塔旁松柏参天,风景秀丽。 古寺兰香,鼠李寄柏,碧韵清池,灵泉泉水 松柏抱塔,老藤寄柏,银杏树王,辽代古碑 号称大觉寺八绝。

大觉寺分三路,中路殿宇为明代所修建。 殿后有一龙潭,泉水晶莹清澈,初名“清水院”,后称“灵泉寺”,明宣德三年(1428)始称今名。

辽咸雍四年(1068),明宣德、正统、成化年间进行过重修与扩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和乾隆十二年(1747),又两次重修与增建,渐成现有格局。解放初期寺院荒芜,部分殿宇圮毁。

北京林业大学占用时进行过修缮,寺院基本完好。1979年8月,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10日正式开放。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花和环境的清幽而著称,寺庙坐西朝东,殿宇依山而建,自东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天量寿殿,大悲坛等四进院落组成。

此外还有四宜堂,憩云轩,领要亭,龙王堂等建筑,寺内供奉的佛像,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贵文物。大觉寺环境优雅,群山环抱,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一股清泉从寺后石隙注入,绕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时不竭,院内有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00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

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千年之久。 大觉寺附近还有鹫峰、七王坟、普照寺、莲花寺、杨家花园 等景点。

1。公交车:从颐和园半小时一趟903路公共汽车直达,346、933等在周家巷换乘903路或摩的小面。

2。火车:在北京南站或丰台坐火车到大觉寺下。

3。自驾车:颐和园到太舟坞后向左走老路过温泉有路标。

滦州古城好玩吗 滦州古城有什么玩的

滦州古城附近景点有:迎宾广场、帝王宫、滦河水利风景区和滦县大觉寺,以及古城教场民俗旅游村等都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地处滦州古城景区周边。

景点介绍一:滦县大觉寺

从滦州古城北望是横山,穿过动车铁路隧道,顺着学良道,就到了一座较大规模的寺庙——滦县大觉寺,香火旺盛。在滦县大觉寺有鲁班一脚踩出来的井,还是爱国将领张学良易帜的地点。宗教建筑除道观、佛寺之外,还有 *** 寺、十字寺等。

景点介绍二:滦河水利风景区

滦县滦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北起横山,南至研山,景区充分依托滦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生态、人文和效益为原则,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滦河水利风景区将打造三大板块:亲水娱乐系列、探索发现系列、还有就是以滦河、滦州文化为主题,探寻北方地域风情。

景点介绍三:东城门

复原滦州古城辽代建始的厚墙阔瓦,赏帝王玉玺,了解“十八帝王巡滦走马”的辉煌历史。

景点介绍四:关帝庙

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 关羽,与“文圣人”孔夫子齐名,世称武圣关公。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古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

景点介绍五:青龙河

古城环城水系古城最休闲、最适合发呆的地方,民族风情特色酒吧、茶吧、陶吧、咖啡馆遍布两岸,游人们可以三五成群地相约与此细细品味,品尝香茗的同时,沉醉在柔软的时光当中,可在水上泛舟划船,体验江南水乡的意境。

景点介绍六:紫金塔

紫金塔,位于唐山市滦县新建的滦州古城内,是滦州古城地标建筑。

塔共七层,高36.03米,造型精巧别致与研山风景区的文峰塔交相辉映,尤其是夜晚更是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此塔屹立在青龙河东岸是滦州古城最高的景点,并且位于古城旅游核心区的黄金分割点上;塔内将供奉七宝如来及其他众佛。 2012年8月4日紫金塔建成开光。

此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仿古塔。

滦南县古城历史谁知道

滦南县简介 “倴”字,在现代汉语里只有一个用途,即用于称呼滦南县人民 *** 驻地倴城。

倴城,是历史上滦州四大镇之一,因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地理位置重要而久负盛名。 关于这座历史古城,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永平府志》、《滦州志》均有如下记载:“倴城,在州(滦州,今滦县)南六十里,元将那颜倴盏屯粮处,今镇北遗址尚存。”

《滦州志》闾芬沟考中还这样记载:“倴城为栖粮之所,渠帅那颜倴盏领之……城久圮,遗址尚存。城名倴者,以此为据。”

1980年,滦南县人民银行基建时,在中大街与文化路交叉口西侧清理出一通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七月为保护古城遗址而立的“共遵明禁”石碑,其碑文称:“倴城,无城也。而以城名,且命名皆有所取。

考倴之义,别无所据,忆昔有那颜倴盏者,元将也,岂此地之得名欤,抑得之传闻……”从上述记载来看,倴城是因元将倴盏曾在此地屯粮集草而得名。 经考证,“那颜”,是蒙古语,汉语译为“官人”,是蒙古贵族官员的称谓。

“倴盏”,是元初有名的大将塔察儿,《元史》卷一一九有传,《金史》、《元史》均散见其人。生年不详,卒于1238年,蒙古许兀慎氏,博尔忽(成吉思汗母亲月伦氏的养子,当时号称四杰之一)的侄孙。

自幼充成吉思汗宿卫,任火儿赤。占领金中都(今北京)后,任燕南大断事官。

从元太宗攻金,下河东各州,破潼关,取陕州、洛阳等地,从围河中府。四年(1232年)围金汴京。

又总帅各军围金哀宗于蔡州(今河南汝南)。次年,灭金。

留军镇守抚中原。八年,破宋光、息州。

同年,受赐五户丝户于平阳,又得息州军民三千户。后驻兵河东,分置营幕于闻喜县东镇南山下。

十年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死于军中。 倴盏为什么要在倴城屯粮集草呢?这个问题要从倴城的地理位置谈起。

古代,受交通工具的限制,陆路交通十分落后,要解决大批物资的运输问题,必然要大力发展水上运输。倴城地处滦河下游,渤海岸边,地理位置优越,水上交通比较发达。

据史籍记载: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卢龙置马城县,以通水运。滦南县境内最早的马城县,就是为了加强水上运输管理而设置的,可见当时的水运是多么重要。

我国自古是北方粮食不足,要从南方调拨。唐代,就有一条南粮北调由海上转道滦河,然后疏散各地的运输路线。

宋、金时代,两国之间连年战争,对峙局面十分严峻,南粮北调已不现实。金朝统治者为了解决军民的吃粮问题,必须从自己的大后方塞外各地运粮到京城,仍以滦河为运道,并将倴城做为栖粮之地。

然而,滦河不与倴城相通,就人工开挖了一条运河闾芬沟,汇通滦河、溯河,与倴城北面的通津河相连。《滦州志闾芬沟考》中应有这样的记载:“此沟旧不通滦。

缘金据河北,河以南皆宋地,河北漕粮不足供军食,乃因粮塞外,自板城撒河一带,汛舟滦河,输归金京,而以倴城为栖粮之所,渠帅那颜倴盏领之。然滦河过偏凉汀即逶迤东南入海,不与倴城相通,遂疏决闾芬沟为运道,引滦水汇青、溯两河达倴城……此则闾芬沟乃金之运河。”

上述记载,就把倴盏要在倴城屯粮的道理讲得一清二楚了。俗话说,两国交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倴盏总帅大军灭金攻宋,需要大量粮草,鉴于当时的交通状况和地理位置,倴城是非常理想的栖粮之地。 谈到倴城,自然要联系到古城。

在今倴城镇北,通津河(亦称漩河,今称北河)南岸,巍然屹立着一座土城,高4.5~6.5米,城墙底宽20.6~25.8米,顶宽10~12.6米,南北长352.5米,东西宽368米,全城占地129720平方米。城墙用黄土夯成,内外无砖石,实体坚固,虽经千百年风雨剥蚀,依然如故,成为倴城的一道坚固的保护屏障。

关于这座古城与倴城的关系,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南罗城,北古城,当中夹着个破倴城(如今破城变新城)”。对于古城,“共遵明禁”碑文这样记载:“此处居民先世皆聚族古城内,北有通津河,南有海城坞,设重兵防守,盖一时重镇也。

厥后,民居渐南,距古城半里许,即今所谓倴城者,夫其名为城也,其沿古城旧址而名之欤,抑古城之即为倴城,因迁其名于民居之所,而旧城特别以古名之欤。”由此可知,古城原来就是倴城。

居民原来都在古城内居住,由于人口繁衍,地方狭窄,就逐渐向南迁移到今倴城所在地,倴城的名字也带到了新居住地,原城便称“古城”了。 倴城虽得名于元代,但它的形成要早的多。

从近几年的考古发现来看,古城内的地下遗存,多为秦汉以前的遗物。原来,在古城内,汉砖汉瓦残片遍地可见。

1978年,在古城内北侧,发现战国时期燕国刀币数十枚。古城东北角,还发现很多汉代绳纹陶片和铜镞等。

古城周围发现多处汉代古墓和遗址,如东距古城2公里有新立庄汉代古墓群;古城西千米内有滦南师范、石油库、粮食局3处汉墓;南距古城500米有西南街汉代古墓和陶井圈遗址。在这些古墓葬和遗址中,出土陶鸡、狗、猪、灶、瓮、扑满和汉半两、五铢钱等。

关于南罗城,虽没有文字可证,但其遗址确有很多商代以前的遗物,如夹砂红陶瓮片、陶鬲足、绳纹陶罐及汉砖汉瓦等。这些都说明,早在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