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如何知道自己怀孕了,孕妇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小肉包11个月前 (12-01)阅读数 32#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胎儿月经

如何知道自己怀孕了,孕妇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可能有些女性朋友对于自己是否已经怀孕都会不上心,因为电视上孕妇直到临产前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的新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那么在这里我可以告诉你,如何知道自己怀孕了;怀孕初期的饮食方面需要怎样调整。

月经过期不来

如果月经一向来得很准,这次突然过期10多天还不来,怀孕的可能性很大。

基础体温持续在高温段

坚持测量基础体温的,可以从图表上判断。体温到了该来月经时仍然保持在高温段,并且此现象持续15-20天,就可认为已经怀孕。

怀孕反应

大多数妇女一旦怀孕,在怀孕40天左右开始出现恶心、呕吐、吃东西不觉香甜、想吃酸的、行动有气无力现象,在早晨起床后几小时内尤为明显,叫早孕反应。

化验检查

孕早期的妇女,只要测定尿液中有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可以确定是否怀孕。准确率在95%以为。

孕妇体重过轻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体重变化对胎儿是有一定影响的,孕妇体重变化对胎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孕妇体重过轻或者过重,对胎儿的健康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孕妇体重过轻,会导致母体没法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使得胎儿因为营养的供给不足从而处于减缓或者停滞发育的状态。

降低胎儿的抵抗能力

孕妇体重过轻,增加了早产的可能性。如果孕妇在孕检时发现胎儿体重比相应月份标准体重要轻,那么胎儿出生时体重可能也会偏轻,这样的新生儿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相对较差、呼吸技能以及代谢机能也比较弱,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对正常体重的胎儿要差一些,更容易患病。

容易早产

孕期体重过轻,会导致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甚至出现早产儿等。

怀孕初期症状跟月经前的症状很像,我当时也以为自己只是快来大姨妈,月经一直推迟,想到也是在备孕期间,上网搜索了,身体有以下这些症状就确定自己是怀孕了,还挺准确,基本都中了。

1)月经推迟

大家不用搜索,从小到大,看电视和身边的人了解到的常识之一,怀孕的第一个迹象通常是不来月经。平时月经规律,性生活一到两周后,月经没有如期而来,有可能是怀孕了。我当时以为自己月经推迟,本来打算买些益母草来喝,幸好朋友提醒,备孕期间,大家对月经要敏感一点。

2)乳房胀痛、触痛。

我月经前也会有胀痛,但是怀孕的胀痛会更加涨,乳房组织对激素变化非常敏感,所以也会出现孕早期的迹象。

3)身体部位变黑

身体的乳房和腋下甚至屁股都会有色素沉淀,突然变丑也是一种征兆。

4)体力下降

疲倦是很常见的早期怀孕变化,即使早睡早起,睡眠充足,还是很容易觉得疲倦。突然觉得异常疲倦可能就是怀孕的早期症状。

5)情绪波动大

在怀孕早期,激素变化会导致情绪变化。我整个人都突然很容易哭,无缘无故的emo起来,有时候又突然暴躁起来,看什么都不顺眼。

6)恶心呕吐

突然变得没有胃口,总是觉得恶心,不一定会吐出来。

如果你看到以上6条怀孕初期症状,觉得自己也有同样的特征,可以在药房购买验孕棒。根据包装上的指示在家验孕。使用验孕棒的小tips:

1、由于晨尿浓度比较高,检测的结果比较准确,一般会选择晨尿检查。

2、注意要在验孕棒开封后30秒内使用。

3、验孕棒一般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来判断是否怀孕的,如果验孕棒上面显示两条红线,说明体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表示已经怀孕,如果验孕棒上出现了一条红线,则说明没有怀孕,没有怀孕也不要灰心。

验孕棒判定标准

如果有生育要求,可以在下个月排卵期间去医院进行卵泡监测,这是用B超检测的,大家不用担心是那些可怕的妇科检查。当有成熟的卵泡即将排出时,在这几天同房,能够提高受孕几率,但是在排卵期间,不要过于紧张,以免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卵泡检测可能需要连续检查几天,医生一般开一次单,连续几天去不用开单,跟护士说一下就行,不要重复开单付费。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