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分清借与给

乐乐11个月前 (12-01)阅读数 1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借条欠条

看作家连岳的书时,他提到给父母的钱要分清是借还是给。

分清借与给

这个借与给概念我是到了近年才明白,虽然钱是给父母用,但没做好借和给,会引起不必要的烦恼。

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对父母的关系不是很亲密,同时我也心疼他们不容易,要培养三个孩子。不过,在金钱上面分清借与给,是为了健康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毕竟自古以来很多人的矛盾都是金钱引起的。孝顺不是愚孝,更不是压榨自己。

可能很多人让自己的父母打借条会非常不好意思,觉得开不了口。如果你是普通的上班族,没有很多钱,一笔不算少的钱给出去了,很容易影响自己的生活。

我们这边一个女孩每个月都会给父亲不少钱,她父亲都在赌桌上输个精光。当然这个女生不差钱,不过她父亲的赌博也是她惯出来的,明知父亲嗜赌,还不断给钱。不少村里人都羡慕有这样的女儿,可以给钱让父亲赌博。我认为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是我,要是父母大赌博,我半分也不给。借钱和给父母钱都要用到好的地方。

我很欣赏一个简友的做法,她的父亲买房急要钱,她借给父亲5万块,并让他打了借条,并另外给了500元零花钱。这样的做法就很有智慧。据说她也是常常看连岳的书影响了很多观念。

我很喜欢看连岳的书,没有鸡汤狗血,只有让人清醒的现实,他让读者努力工作,积极锻炼身体,买房,受好教育,剖析现实积极面对,始终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今借和今借到是有区别的。会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双方法律地位的截然不同的后果。今借到就是已经将借款拿到手,今借就是准备借,不一定将借款拿到手了。当借条持有人凭借条向法院起诉后,由于通过借条本身较易于识辨和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借款事实,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地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

借条和欠条的区别在于:

欠条和借条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它们形成的原因不同,借款主要是因借贷而产生,欠款则可能是因为买卖、租赁、利息等原因产生。欠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从欠款形成之日起算,约定还款期的从还款期满时起算。也就是说,约定了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时效是一样的,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则是有区别的。 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请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借条的效力最长可达20年。 而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是对双方以往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权利人应当在欠条出具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也就是说,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从出具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借款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可以在任何时间索要,时效从债务人拒绝还款时起算,最长时效不得超过20年,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则时效从还款期满时起算。

借条和欠条的有效期是多久:

(一)借条的诉讼时效

1、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

2、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依照《民法典》第675条,对于借款期限没有约定和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最长不超过二十年。据此,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其诉讼时效从出借人主张返还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满3年。

(二)欠条的诉讼时效

1、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的次日起计算满3年。需要说明的是,此类诉讼案由应为基础法律关系。

2、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指出:“双方当事人原约定供方交货后,需立即付款,需方收货后无款可付,经供方同意写了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对此应认定诉讼时效的中断。如果供方在诉讼时效中断后一直未主张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则应从供方收到需方所写的欠款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据此,此类欠条的诉讼时效应从出具欠条之日起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