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王莽被谁所灭

泡在奶味里8个月前 (01-07)阅读数 5#车辆
文章标签屈原楚国

王莽被绿林军的杜吴所灭。

地皇四年(公元23年),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

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王莽建立的新朝:

新朝(公元9年1月15日—公元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死后,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仿效周公居摄践祚,自称“假皇帝”。

初始元年(公元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曰“新”,建元“始建国”。改国号为新,建西都常安、东都洛阳,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

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我想知道关于战国时期屈原的人物生平、社会关系及其参政理念。(详情如下)

西都赋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西。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

及至大汉受命而都之也,仰悟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奉春建策,留侯演成。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实惟作京。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酆灞,据龙首。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肇自高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

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乡曲豪举,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

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封畿之内,厥土千里,逴跞诸夏,兼其所有。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商、洛缘其隈,鄠、杜滨其足,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其阴则冠以九嵕,陪以甘泉,乃有灵宫起乎其中。秦汉之所极观,渊云之所颂叹,于是乎存焉。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提封五万,疆埸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插成云。

五谷垂颖,桑麻铺棻。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神池灵沼,往往而在。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

雕玉瑱以居楹,裁金壁以饰珰。发五色之渥彩,光焰朗以景彰。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闺房周通,门闼洞开。列钟虡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仍增崖而衡阈,临峻路而启扉。

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台闲馆,焕若列宿,紫宫是环。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

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乘茵步辇,惟所息宴。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合欢、增城、安处、常宁、茝若、椒风、披香、发越、兰林、蕙草、鸳鸾、飞翔之列,昭阳特盛,隆乎孝成。

屋不呈材,墙不露形。裛以藻绣,络以纶连。随侯明月,错落其间。金釭衔璧,是为列钱。翡翠火齐,流耀含英。悬黎垂棘,夜光在焉。于是玄墀扣砌,玉阶彤庭,碝磩彩致,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红罗飒纚,绮组缤纷。精曜华烛,俯仰如神。后宫之号,十有四位。窈窕繁华,更盛迭贵。处乎斯列者,盖以百数。左右庭中,朝堂百寮之位,萧曹魏邴,谋谟乎其上。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流大汉之恺悌,荡亡秦之毒螫。

故令斯人扬乐和之声,作画一之歌。功德著乎祖宗,膏泽洽乎黎庶。又有天禄、石渠,典籍之府。命夫谆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艺》,稽合乎同异。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总礼官之甲科,群百郡之廉孝。虎贲赘衣,阉尹阍寺。陛戟百重,各有典司。

周庐千列,徼道绮错。辇路经营,修除飞阁。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

设璧门之凤阙,上觚稜而栖金爵。内则别风之嶕峣,眇丽巧而耸擢,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未央。经骀汤而出馺娑,洞枍诣以与天梁。上反宇以盖戴,激日景而纳光。

神明郁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跻。轶云雨于太半,虹霓回带于棼楣。虽轻迅与僄狡,犹愕眙而不能阶。攀井干而未半,目眴转而意迷,舍棂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复稽,魂怳怳以失度,巡回途而下低,既惩惧于登望,降周流以彷徨。

步甬道以萦纡,又杳窱而不见阳。排飞闼而上出,若游目于天表,似无依而洋洋。前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岩峻崷崪,金石峥嵘。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壒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骋文成之丕诞,驰五利之所刑。庶松乔之群类,时游从乎斯庭。实列仙之攸馆,非吾人之所宁。

尔乃盛娱游之壮观,奋泰武乎上囿。因兹以威戎夸狄,耀威灵而讲武事。命荆州使起鸟、诏梁野而驱兽。毛群内阗,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水衡虞人,修其营表。种别群分,部曲有署。

罘网连纮,笼山络野。列卒周匝,星罗云布。于是乘銮舆,备法驾,帅群臣,披飞廉,入苑门。遂绕酆鄗,历上兰。六师发逐,百兽骇殚,震震爚爚,雷奔电激,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尔乃期门佽飞,列刃钻鍭,要趹追踪。鸟惊触丝,兽骇值锋。机不虚掎,弦不再控。矢不单杀,中必叠双。飑飑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平原赤,勇士厉。猿狖失木,豺狼慑窜。尔乃移师趋险,并蹈潜秽。穷虎奔突,狂兕触蹶。许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狡,扼猛噬。脱角挫脰,徒搏独杀。挟师豹,拖熊螭。曳犀犛,顿象罴。超洞壑,越峻崖。蹶崭岩,巨石隤。松柏仆,丛林摧。草木无余,禽兽殄夷。

于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长杨之榭。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原野萧条,目极四裔。禽相镇压,兽相枕藉。然后收禽会众,论功赐胙。陈轻骑以行炰,腾酒车以斟酌。割鲜野食,举烽命釂。飨赐毕,劳逸齐,大辂鸣銮,容与徘徊。

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茂树荫蔚,芳草被堤。兰茝发色,晔晔猗猗。若摛锦布绣,烛耀乎其陂。鸟则玄鹤白鹭,黄鹄鵁鹳,鸧鸹鸨鶂,凫鷖鸿雁。朝发河海,夕宿江汉。

沉浮往来,云集雾散。于是后宫乘輚辂,登龙舟。张凤盖,建华旗。祛黼帷,镜清流。靡微风,澹淡浮。棹女讴,鼓吹震,声激越,謍厉天,鸟群翔,鱼窥渊。招白鹇,下双鹄。揄文竿,出比目。

抚鸿罿,御矰缴,方舟并骛,俯仰极乐。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前乘秦岭,后越九嵕,东薄河华,西涉岐雍。宫馆所历,百有余区。行所朝夕,储不改供。礼上下而接山川,究休佑之所用。采游童之欢谣,第从臣之嘉颂。

于斯之时,都都相望,邑邑相属。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粲乎隐隐,各得其所。

若臣者徒观迹于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遍举也。

译文:有西都长安的宾客向东都洛阳主人间道:“听说大汉立国之初营建京都的时候,曾经有意于建都在黄河与洛水之间的洛阳,因为那里不够安全而停止了营建计划。因此向西迁到长安,营建西京长安。

请问主人您听说过它的故事,并且亲见过它的规模体式吗?”东都主人说:“没有。希望您把积蓄已久的怀旧思想加以宣泄,把思古的深情加以抒发。用建都长安的大道理增长我的知识,用长安的繁华开扩我的眼界。”西都长安的宾客说:“是,是。”

“汉的西都,位于雍州地界,称作长安。长安的左边占据有函谷关和崤山的险阻,外有华山、终南山做屏障。长安的右边紧靠褒斜谷和陇首山的要隘,黄河、泾水、渭水三川交汇,像玉带环绕。

众水在弯曲之处相汇,先停蓄成巨大的水池,然后又冲决障碍奔涌向西。遍地花果,繁多如毛,这里是全中国最肥沃的土地。这里有防御外敌可以依凭的险阻,是天地之间可以安居的一片乐土。

因此,这里充塞天地,下连四方,周、秦、汉三代成为京都。大周因此而像龙的腾飞一样兴起,强秦因此而像猛虎雄视一样统一,到了大汉上受天命而建都长安。

仰望上天,有五星聚于东井,进而领悟到高祖灭秦的祥瑞征兆;俯视下方,黄河之中又出现八卦图这样的灵异事情与之相配合。

奉春君娄敬提出定都长安的建议,留侯张良推演证明定都长安的决策正确。上天和人意相互感应,用来启示高祖的圣明。于是高祖回头看着西土,营建这个西京长安。

“于是眺望长安以南的秦岭,远望长安以北的众山。长安挟带沣灞二水,北据龙首之山。希冀大汉的基业流传十万年,规划京城的宏大规模然后大兴土木。从汉高祖开始而到汉平帝终止,世代扩建装修而日益富丽堂皇。

先后有十二位帝王在这里继位登基,因此长安城极尽骄奢豪侈之能事。城固如金铸成,城墙长有万雉,疏通了城周的护城河而使水打旋的流淌。开辟了三条广阔的大道,设置了十二座日夜通达无阻的城门。

城内的街道四通八达,里门将近千座,开设市场九个,市场中的货物,按品类的不同,划区出售。市场中车水马龙,人不能回身向后看,车马不能转弯。内城外城人山人海,店铺林立,遍布城中,红尘飞扬笼罩上空,与烟云相连。

市民既多且富,快乐无边。都城中的男男女女,风采异于外地。游人的风度气魄可与公侯相比。站在店铺中的商家女子比贵族妇女还要奢侈。

乡野中才智过人的俊杰之士,云游四方的侠客首领,全都效法仰慕平原君和孟尝君,他们的名望和才能稍逊于春申君和信陵君,联络结交聚合徒众,往来奔波于长安城中。

假若观察京郊四野,游览京城附近的各县,那么向南可以望见安葬宣帝的杜陵和安葬文帝的霸陵;向北可以远眺安葬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的五陵。与长安名都城郭相对,城中富豪人家的府第彼此相联。

英雄豪俊辈出之地,达官显贵兴起之所,高冠车盖往来如云,其中七位丞相五位朝中重臣以及州郡的豪俊之士,还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五都的大商贾,选出这三种人,迁至七处帝陵,以充当供奉和祭祀帝王陵墓的任务。

这大概是以此来加强中央这个主干,削弱地方这些旁枝,使上都兴隆而让万国观看的意思吧。

“京师封疆之内,土地有千里之广,其富庶程度,超过所有的诸侯国,这里兼有各诸侯国所拥有的物产。京师长安的南面高山入云,背靠蓝天,树林茂密,山谷幽深,关中秦地藏有珍宝,蓝田出产美玉。

弘农郡的商县和洛县,依凭商山洛水的弯曲之处而建立,扶风郡的鄠县、杜阳县则在南山脚下而兴起。泉水涌流如注,池塘和大泽交错。青青的竹林,茂盛的果园,芬芳的花草,果实甘甜的树木,长安郊野的富庶,堪称接近蜀地。

长安城的北面则有高高的九嵕山,旁有甘泉山以做陪衬。于是有灵台宝殿耸立其中,秦汉时最堂皇的殿阁,王子渊、扬子云反复咏叹的甘泉宫,就建在这里。九嵕山、甘泉山下有郑国渠和白公渠灌溉的沃野,这是老百姓的衣食之源,总共有五万顷之广大。

王莽被谁所灭

田界像绫罗上的花纹一样分明,田间的沟渠和界路就像镂刻在大地上一样清楚。平原和低湿之地就像龙鳞一样彼此紧密相连。开渠灌溉田地,田中犹如普降喜雨。肩扛锸的开渠者众多如云。五谷垂下了禾穗,桑麻散布其芳芬。

长安城东则有转运粮食的大运河,从旁掘开渭水,一直急流黄河,乘船可以一直到达华山以东,控制着淮水、泗水,与大海的波涛相通连。长安城西则有上林苑,山林水泽,逶迤曲折与蜀郡、汉中郡相连,四周以围墙环绕,周长有四百余里。

苑中的楼堂馆所总共有三十六所,像神池、灵沼这样著名的景观,在上林苑中到处都是。这里有九真麟,大宛马,暹罗的犀牛、阿拉伯塔赤的鸵鸟。这些珍禽异兽翻越昆仑山,渡过大海,从三万里外的异域送到这里。

“那些宫室建筑,体制象征天地,东西南北方位的选择符合日月运行的规律。占据地灵的正中之位,模仿太一、紫微星座建筑四边方正而四角圆的宫室。竖立像中天台一样华贵的宫阙,在龙首山上建起富丽的殿堂。

采用珍贵的材料,尽其奇异的设计,雕梁画栋,像应龙举翼,像彩虹弯曲。宫室栋椽布列,屋檐像鸟儿展翅。栋梁载荷,前梁像马首一样高起。雕刻玉石做柱脚石,而让楹柱立在其上。裁制成圆形而中间有孔的金璧,用做装饰屋檐的瓦当。

显现出润泽而缤纷的色采,夺目的光辉而使楼阁的雄姿更加彰明。于是左侧修成上人的台阶,右侧修成通车的平阶,多重的楼板、多重的台阶。宫中的内室相通,宫中的小门大开。将悬在架上的青铜编钟陈列在中庭,将熔铸的十二金人立于宫中正门以内。

随着高崖的形势而设置门限,面对宽广的大路而敞开门扇。离宫别馆相互环绕,高台明馆相互连接,像天上的群星一样光艳明丽,紧紧围绕紫宫星座。

未央宫、长乐宫中的清凉殿、宣温殿、神仙殿、长年殿、金华殿、太玉堂殿、中白虎殿、麒麟殿,所有区域都是这样华贵,不能尽述。

重叠盘曲高峻耸立,高低上下灿烂光明。形制出众而超凡,楼台殿阁各不相同,呈现一片奇观。宫中后妃或坐茵轿或乘辇车,所到之处都是可以休息之所。

“后宫还有掖庭、椒房,是后妃们所居之宫。还有合欢、增城、安处、常宁、茝若、椒风、披香、发越、兰林、蕙草、鸳鸯、飞翔等众多宫殿布列。而赵飞燕住的昭阳殿,特别豪奢,它兴建于汉成帝时代。

宫中装饰华贵,梁椽不见原形,墙壁不显本色。用华丽的五彩饰物相缠绕,以结扎成的彩饰相连接。随侯珍珠光明如月,错杂在这些饰物的中间。宫室壁带上的铜环衔着璧玉,排列成行,形似一串铜钱。

碧绿透明的翡翠玉,玫瑰色的火齐玉,闪射出光辉。悬黎、垂棘、夜光这样的传世璧玉,都收在宫中。以暗红漆涂地面,以金色涂饰门限,白玉的台阶,朱漆的庭院,各种美石彩纹密致,散射着青光。

热带海中的珊瑚树,昆仑山的碧树,陈列于殿曲之处,栩栩如生。后宫的妃嫔,身穿红色的绫罗衣裙,长袖随风飘荡,衣带色彩缤纷,像月光闪烁,像华灯灿烂,一举一动判若神明。

后宫的爵号共有十四等。宫女们体态苗条,衣著华丽,既健美又高贵。后宫中能有这十四等爵位的人,数以百计。

“朝廷的位次分为左上位右下位两侧。朝堂之中有百官议事的席位,萧何、曹参、魏相、邴吉在廷堂之上出谋献策。辅佐君命就使大汉基业得以继承,协助国政则使德化得以完成。流传大汉和乐易行的法令制度,荡涤亡秦的暴政。

因此让这些辅佐之臣宣扬政治清平的乐和之声,老百姓则创作辅佐之臣治国前后一致的颂歌。在历代列祖列宗面前显扬了功德,在黎民百姓面前遍施了恩泽。又有天禄阁、石渠阁,作为珍藏历代典籍的府衙。

让那些善于谆谆教诲的故旧老臣,著名的儒学大师,讲解议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儒家经典,考订版本字义的异同。还有承明庐金马门这样的文士词臣著述待诏之地。

学问渊博的大雅之才,见解宏富畅达,在这里汇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群体。他们追源寻本,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开启引发篇章的内容,校刊那些世所罕见的典籍。像钩陈星护卫紫宫星座一样,皇宫之外遍布护卫的哨兵,由监督行夜之鼓的官署加以保卫。

汇集礼官考核的甲科举子,聚会全国各郡推举的孝廉之士。负责安全的虎贲,负责服御的赘衣,宫中侍者的总管阉尹,掌管宫门开闭的宦官阍寺,持戟列于阶上的卫士,重重叠叠,人数众多,各有自己分管的事务。

“皇宫周围担任宿卫任务的庐舍,从里到外有无数重,宫中巡行警戒之路纵横交错。宫中可以行辇的大道循还往复,大道修长,而施版筑就的栈道飞架空中。这些道路从未央宫起一直连接着桂宫,北止于明光殿而又同长乐宫连绵相接。

越过飞架的栈道而跨西城,栈道出城通达建章宫,与长安城的郊野相连属。建章宫南有高大的璧玉门,其东有巍峨的金凤阙。建章宫的四角向上翘起,其最高处有铜铸的金凤立于其上。

建章宫内有别凤阙巍然崇立,远远看去华丽精巧而又高入云霄,有如拔地而起,宫内设千门立万户,顺应阴阳的变化晨开昏闭。正殿雄伟壮丽,层层结构高耸入云,与未央宫相对。在建章宫内,经由骀荡殿而出馺娑殿,穿过枍诣殿,而和天梁宫相连。

殿堂的飞檐笼盖下方,殿堂的五彩绘饰与日光争辉,日影下照,日光全被殿堂收纳,整个殿中洒满阳光。

神明台高五十余丈,巍峨突起十分壮观,可以沿着高高的阁道登上台顶。楼台超越云雨层有大半,彩虹环绕在楼台的栋梁之间。即使是轻捷而强悍之士,也会在神明高台面前惊愕万分而不敢攀登。

攀登井干楼还没到一半,已经头晕目眩而心志迷茫。松开攀登时拉着的护栏,退倚到栏干处,好像是从高处坠落而又停止。魂魄恍惚而失去平衡,只好沿着上来的道路而回到低处。已经惧怕于登高楼而望远,只好在高台下面四周漫步往来徘徊。

走在飞阁之间迂回曲折的甬道上,因为甬道的两面筑墙而幽暗不见阳光。推开楼阁临空欲飞的门户从上面远望,就好像流览顾盼在青天之外,又好像无依无靠飘忽不定。建章宫前为庭中的大道,后面为太液池,观览太液池沧海般浩瀚之水。

池水扬起波涛拍击着池边像碣石的假山,水击神山发出锵锵巨响。水漫池中像瀛洲和方壶的两座假山,而像海上蓬莱仙山的假山就起在两山的中间。这时灵草冬季开花,神木繁茂丛生。太液池中三座像海上仙山的假山,险要高竣,山上的钟鼎、石碣也十分峭拔。

神明台上铜铸仙人手托承露盘以承接甘露,旁有高耸的铜柱与之相对而立,高台铜柱高耸入云超越了混浊的尘埃,而领受九天之外清新洁白之精气。

尽情施展文成将军、方士李少翁的荒诞法术,大力传扬五利将军、方士栾大的魔法。神农雨师赤松子、周灵王的太子乔等这众多的仙人,也时常来到这庭中漫游。这里实在是众位仙人所居住的馆舍,并非是凡人所息居之处。

“于是有盛大娱乐的壮观场面,在上林苑中显扬武力。并借此向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部落示威,显耀大汉皇室的威灵,同时演习武事。命令荆州之人把禽鸟逐起,诏命梁州之人驱赶野兽。野兽充满京畿的苑囿之中,飞禽遮蔽了苑囿的天空。

鸟的翅膀相接,兽的蹄足相碰,全都在皇家圈鸟兽的上林苑中聚集。水衡官掌管上林苑,虞人官掌山泽之野,在行将进行田猎的山泽之地,除草立表。军队中车、骑、步卒分工明确,军队各部分分工各有部署。

捕兽的罗网用纲绳连接,笼盖了整个山野。参予围猎的士兵,环山布列,就像天上的众星组成的行列,就像乌云一样密布。这时天子乘坐六马大车,率领众臣,从飞廉观出发,进入上林苑的大门。

于是包围酆、镐之间的山野,穿越上兰观。六军向野兽发动冲击,百兽为之震恐。突然之间电闪雷鸣,战车的奔驰如雷声滚动,兵器的闪烁如电火相激。顷刻之间,大军过后草木仆地,山岳倾倒,深潭翻腾。

十分之二三的禽兽被蹂躏践踏,此时就控制六军的盛怒,使其少事休息。于是护卫皇帝的武士期门、佽飞等官,列出兵刃,聚拢箭头,拦截狂奔的野兽,追踪它们藏匿之所。飞鸟受惊而自投罗网,野兽恐惧而碰上刀刃。

箭在弩机之上不虚射,弓弦不必第二次拉开。一箭射出从不单杀一物,一箭必中猎物一双。万箭齐发极其众多,箭尾系的生丝线相互缠绕。兽毛飘落成风,禽兽洒血如雨,血洒原野,毛遮青天。平原已被鲜血染红,勇士们的斗志更加兴旺。

善攀援的猿狖从树上逃走,生性凶残的豺狼也吓得逃窜。于是调动军队奔赴艰险之处,直蹈深藏野兽的茂密森林之中。穷途末路的老虎东奔西突,发疯的独角兕乱顶乱跳。勇士许少施展技巧,壮士秦成以力制兽。

捉住轻捷凶狠的猛禽,制服残暴食人的恶兽。拧掉了它们角,砍断了它们颈,勇士们徒手同野兽搏斗,独自一人杀死猛兽。

两臂挟住了狮和豹,双手拖住了熊与螭,用力拽住了犀牛和犛牛,最后逮住了最大的象和罴。越过深谷,翻过高崖,巉岩崩塌,巨石倾倒。松柏扑地,丛林折断。草木尽平,禽兽全都杀死。

“这时天子登上属玉馆,穿过长杨宫,观览山河的格局形势,察看三军田猎的收获。野外一片沉寂冷落,目力可以看四周的最远处。猎取的禽鸟身体相压,捕获的野兽横躺竖卧。然后收集猎物,集合将士,按着田猎中每人的战功分配赏赐。

排列轻捷的骑兵用来传送烤熟的肉,驾起酒车传递美酒以供人满斟满酌。切割鲜嫩的兽肉,在野外烹制进食,举越烽火以为号令,命令全体将士喝干杯中酒。宴饮赏赐完毕,劳逸相抵恢复了体力。天子的大车起驾,从容自得,缓步前进。

“像我这样的人,只不过是观看了长安的旧景,从故老那里听到一些传闻。我所知道的事情不过是长安所有故事的十分之一,所以不能很周详的谈这个问题。”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家世

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屈原的祖先和楚王的祖先一样,开始也姓芈,后来改姓熊;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

“忽忘身之贱贫”。

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不遏其巧得很,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4]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前340年。

取名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4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

“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8]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屈原时期的外交

春秋以来,许多小国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被大国吞并。到前403年左右,形成了七个大国〈燕、赵、魏、韩、齐、楚、秦〉并立争雄的局面。这以后一直到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历史上把这180多年叫做战国时代。这个时代,各国间斗争激烈,攻伐连年,政局动荡。诗人屈原就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变动的战国后期。战国七雄的实力并不平衡,而且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人,实力不断消长。战国初期,赵、魏、韩三国实行了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曾一度强盛过。魏国经李悝变法,还曾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可惜他们的改革不彻底,又加上所处地势不利,很快又衰落了。燕国处在偏僻的北方一角,努力开拓东北的疆域。经过燕王哙的禅让,也算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没有充分地完成,所以“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只是受到战祸较少,还能偏安一方而已。剩下齐、楚、秦三国,开始还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以后,努力增加生产,鼓励人民战斗情绪,十年之后,国富民强,连年攻击各国,成为其他六国的严重威胁。由于秦的强大,其他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已不是敌手。于是有一批策士提出了“合纵”的主张,就是从燕到楚,南北六国联合成一条纵线,共同反对西方的秦国。主张合纵的代表人物叫苏秦,前334年,他说动了燕文侯,资助他游说六国,建立起合纵组织。前318年,苏秦约纵六国攻秦,楚怀王曾为纵长,可惜被打败了。与此对立的,秦国也组织一批策士提出了“连横”的主张,就是西方的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家结成联盟,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横线来攻击另一个国家。连横的代表人物是张仪。前328年,张仪为秦相,推行连横政策,很有成效。屈原生活的战国后期,七国争雄的斗争,基本上就是合纵连横的斗争。

楚国的外交

在秦、楚、齐三国中,秦和楚又是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国家,而且秦占优势。所以楚国只有和齐国联合,才能和秦国相对抗。而秦只有破坏了齐楚联盟,才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实现她统一六国的大业。这就是屈原所处时代楚国的外交形势;就楚国内政方面来说,要想富国强兵,战胜秦国,就一定要加强法治,限制贵族特权,举贤授能,发展经济实力。屈原提倡变法,反对腐败的贵族统治;主张合纵,坚持联齐抗秦的外交政策,正是从战国七雄争霸的形势出发,符合楚国长远利益的正确方针。

屈原初任左徒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足见屈原曾是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目光短浅,妒贤害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可是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昏愦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第一次流放

(汉北地区)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财宝到楚国活动。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怀王不以为然,听信了张仪的鬼话,就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相;贪图六百里的商砖之地,真的和齐国断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愚蠢的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11]”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第二次流放

(江南地区)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很忧虑,就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和楚国人民一样,一方面责怪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以至使怀王死在秦国,又责怪他不该怂恿顷襄王向秦国屈膝投降。他写诗抒情,表达了他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以诗歌抒发心情

从顷襄王六年到十八年,楚国基本上被秦国掌握,俯首听命,不敢动弹。屈原对此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眼看着国势日弱,民生多艰,只好以诗歌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

投汨罗江自尽

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哀郢》所说: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就是描述这一片仓惶混乱的状况。屈原在这前后,曾沿江西上,还想看一看这满身疮痍的祖国和他终身辅佐的楚王。结果只看到强秦的步步进逼,楚国朝廷的腐败和昏庸。想为楚王“奔走以先后”,“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眼看着祖国一步步走向灭亡,自己却不能有一点作为,就埋下了以身殉国的思想,他过鄂渚(湖北武昌),人洞庭,溯沅水,经枉陼 (湖南常德武陵县)至辰阳(湖南辰溪),又折向东南,人于淑浦,暂时停留下来。不久又下沅江,人洞庭,渡湘水,到了长沙附近的汨罗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6岁左右。此后,楚国日衰,于前223年,为秦所灭。

后人写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12]

纪念屈原

楚国的人民十分想念屈原,民间流传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都和屈原有关。据说屈原死后,人们投祭屈原的食品,都被蛟龙抢走了。而蛟龙却忌惮楝树叶和五色丝线,所以人们就把米包成棕子来祭祀屈原;赛龙舟则相传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虽然这些传说都不可靠(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但却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屈原的热爱,也说明了屈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另则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据闻一多《端午考》考证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但从屈原2200多年前逝世一直到今天,中国社会主流所公认的一直是端午节祭祀屈原。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http://quyuan.memsky.com

屈原的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主要作品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他留下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录共25篇。虽然有的篇章是否为屈原所作,还有疑议,但可以确定是屈原作品的还是占多数。如《离骚》,就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品。

《离骚》

《九章》

《九歌》

《天问》

《哀郢》

《怀沙》

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诗人,他在效忠祖国、抵御强敌方面是和楚国人民一致的。虽然他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留下的大批诗歌,却给楚国人民报仇雪耻、恢复祖国的决心以极大的鼓舞。对后来推翻暴秦,复兴楚国起了巨大的作用。历史的发展,不但没有淡化人民对屈原的怀念,反而更扩大了屈原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于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纪念他,屈原的名字,将永远保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