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像和照片里的像是一样的吗?
这还是有区别的,二者形成的方式不同。
大家都有亲身感受,几乎没人说镜子中的像不想象自己,而经常有人说照片不像自己。因为照镜子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只要镜面是平的,像上各点的位置相对物体不会有任何改变。照片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属折射成像。
照相机通常拿眼睛来类比,但眼睛的精巧程度是照相机是难以比拟的,由于透镜的固有特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镜头畸变,致使拍出的照片与真实的景物有一定的不同。所以,镜子中的像才是接近于别人眼中的自己。
平面镜能够成等大、正立的像,这就是镜面对称。只要是平面镜,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成的像就不会发生变形,你照平面镜发现脸变胖了,那就是脸的问题不是镜子的问题。
照相机照出的相片是可以欺骗人的,这里的“欺骗”不仅仅包括PS或美颜一类的图像处理,在不同的等效焦距下所拍出的照片变形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一些比较夸张的造型可能就是用短焦距的鱼眼镜头或超广角镜头拍摄出来的。
拿平面镜来说,当一束平行光束碰到镜子,整体会以平行的模式改变前进方向,此时的成像和眼睛所看到的像相同。
相机成像就是利用了“小孔成像”远离,光线由小孔进入,映射在感光元件上,从而成像。
照相与照镜子区别
不一样。据研究,人会在大脑中美化自己在镜子里面的形象,跟真是情况大概有10%~20%左右的偏离,也就是大脑的自动PS效果。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先说说我吧。 ?
镜子中的你,照片中的你,以及别人眼中的你这三种影像信息都不一样,甚至有较大的差别。 相对而言,别人眼中的你是最真实的,但是这种真实感无法反馈给你。所以你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和观察者的喜好有关。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某一瞬间随便抓拍你一张照片,你会感觉到自己非常丑,于是会去照镜子安慰自己。你会发现明明镜子中的自己很好看,可为什么抓拍到的自己那么难看。
其中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说的“冻脸”效应。 冻脸效应就是说:静止的图像没有动态的影像吸引人,因为静态照片呈现出的信息是固定不变的,观察者没有对比的余地。 而动态影像会不断更新观察者眼中的信息,这要求观察者时时刻刻地在处理数据,而对一个人的外貌评价来自于动态数据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一般是高于预期的。?
而静态照片有一个优点,即便你长得再难看,你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角度和位置,把你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并永久封死在照片中。 而动态影像却很难做到每时每刻都是最完美的呈现。 科学家发现,虽然都是动态影像,但是镜子中的你和别人眼中的你绝对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心理学上的“景深效应”。
假设你现在距离镜面1米远,那么镜子中的你就距离现实中的你两米远。当你看着镜子中的你会用于光线的传播而延迟,不过这种延迟才是6纳秒。 更大的延迟效应在于光线还得传到眼睛,眼睛处理信息后再回传给大脑。所以信息在人的感官到大脑之间的传递延迟会被进一步放大。?
这种时间延迟效应会产生类似相机大光圈的景深效应,会把镜子中的二维影像转变成三维影像。 可是同等距离下,别人看你和你看镜子中的自己的信息延迟不一样。这种延迟效应导致别人眼中的你和镜子中的你变得不一样。
镜子 不要相信那些说照片的! 你们那些就会说照片的 不要误导人!自以为自己很漂亮然后就不敢接受现实!
其实有些专业的摄影师照出来的和镜子是一样的 别人看到的也和镜子里的你一样 你照相不好看是因为不上相 关于不上相 下面有最科学的解答 请看
有的人非常漂亮,但是照的照片总是不漂亮,于是就说“不上相”,呵呵,这个问题我思考很长时间,通过自己的摄影经验和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
1、美丽的容貌需要人的五官的密切和有机的配合,美丽的面容有一点点地失调就会大大失色,经常说有的人五官中的哪一部分都非常漂亮,就是组合到一起就不好看了,看来不仅五官要好,其搭配和比例也非常重要,这一点中国古代美男的比例要求是“三庭五眼”;
2、照相出来的照片是真实的人的面部吗?可以肯定地说:90%的不是反映了原来的容貌,而是变形的!!,这一变形让精致的五官比例受到了破坏,让美女不好看,当然也会让一些不好看的反而比现实中的好看了;
3、照相为什么会变形?
这种形变在摄影上叫透视:
我们曾经所看到过的所有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特写肖像,其中被摄影对象的鼻子与面部的其他器官相比会显得出奇的大。这就是用广角镜头拍摄的很多照片所具有的一种透视畸变形式的特征。
为了了解这种失真发生的原因,让我们首先论述正常透视.众所周知,我们的眼睛感觉远近的一种方法就是利用物体的相对大小,大脑会告诉我们物体远就是显得小,距离越远,显得越小.在摄影中,也是用相同的方法鉴别透视关系的。远处的物体比相同大小的近处物体显得小。由于这一原因,平行的铁轨会随着我们向远处了望而显得越来越靠近,直至汇聚成一点。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铁轨间的距离表面上看变小了。透视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即物体越近,透视效果越强烈,比方说,200名士兵排成一纵队正在行进。如果在距离前面士兵10英尺的地方观看或拍摄队伍,那么前面的士兵就会显得比最后的士兵高大得多。但是,如果在远离前面士兵100米的地方观看或拍摄同一支队伍,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士兵之间的大小差异就不会显得那么大。
总结一下,现实中我们的眼睛可以将看到的这种透视变形通过生活经验来消除,而照相机没有这样智能,它只能原搬照搬,所以拍到的士兵就是前面的高,后面的矮,而我们则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大致判断前后士兵的大致高矮。
4、这种变形如何避免?这是照相,也就是透镜的原理决定的,基本上是不可修正的,只能尽量降低;
那么为什么广角镜头常常是产生失真的透视关系,比如实例中怪异的鼻子的根源呢?因为使用广角镜头往往在非常接近被摄体的位置上进行拍摄,拍摄距离越近,透视效果越强烈。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换句话说,倘若是在相同的距离使用所有镜头进行拍摄的话,广角镜头并不会比任何一只其他镜头更歪曲透视。实际上,通过试验并不难证实这一点,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一排柱子或一排树或是任何成排的对象,在相同的位置拍摄所有的照片,然后放大每一影像的相同部分,目的是在照片上得到同等大小的影像。最后,不管所用镜头的焦距如何,在任何一张照片上都不会看到透视方面存在任何的差异。原因是所有照片的拍摄距离都是相同的,即被摄体到镜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
现在,让我们回到特写肖像中怪异大鼻子的问题上来。人的鼻子尖距离照相机比面部的其他部分大约近1英寸。由于被摄体越近就会显得越大,因此靠近拍摄时,鼻子就会显得比面部其他部分不成比例的大。那么,为什么广角镜头会使这种失真更为显著呢?因为为了使肖像充满画面,对于广角镜头必须极为接近被摄对象。对于任何一种镜头,当非常接近被摄体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这种失真。越接近被摄体,失真越严重。正是由于希望被摄体充满画面,而恰恰进入了广角镜头的失真距离范围。
5、如何降低?是不是用标准的定焦镜头就可以降低?否!但是可以选取一定的镜头和焦距的组合,尽量降低形变:
让我们检查一下所看到的这一系列照片,仔细观察鼻子的部位。哪幅照片显示的鼻子最合乎比例呢?24mm和35mm镜头的拍摄的照片中鼻子明显太大;50mm"标准"镜头的似乎仍有一点大;85mm镜头拍摄到了一幅没有透视畸变的漂亮影像,135mm的也是如此。这就是我们选择范围。或许,85mm到135mm之间的任何一只镜头都可以用来作为"肖像"镜头,至于具体数值,那就是个人的偏爱了。
更长焦距的镜头,比如150mm或200mm镜头的表现会是怎样呢?尽管我们没能在这里展示它们的照片,但是它们所导致的扁平面部结果肯定是不讨人喜欢的,除非被摄对象具有非常高的鼻子。对于常规肖像,还是应该坚持用85-135mm范围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