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分录 两种处理方法有什么区别。
计提工资的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工资时的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为什么要计提后发放,原因为:
1、权责发生制要求当月发生的费用要记在当月,而实际工作中,工资发放是必须等到该月过完了才能发放,就造成工资计算和发放的滞后性,所以,在该月月末需要根据历史情况或者用别的手段暂估该月发生的工资费用,做计提分录入账。这样就满足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2、会计法和会计准则都有明确的规定,每月发放工资,都需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如果工资不进行计提核算,就无法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
注意,如果是当月工资当月发放,工资就不要计提,而是月底分配工资,比如工资分摊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去。
计提工资指特定会计期间内将工资费用计提或列入财务报表中的过程。
计提工资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的实际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在合适的时间点计提工资费用,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员工薪酬的支出,避免薪酬费用在不同会计期间之间的不均匀分配。
在计提工资过程中,企业根据员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情况,计算出该期间内应支付的工资费用,并在财务报表中将其作为支出项目反映出来。这样做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需要指出的是,计提工资并不意味着实际支付工资。它只是在财务报表中将工资费用确认为应该发生的费用,并将其计入财务数据中,以便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责任。
记录会计分录:根据预留或确认的费用金额,通过会计分录将工资费用计入财务账户中。具体的会计分录根据企业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编制。预留费用是在财务报表中提前计入一部分工资费用,确认费用则是将全部工资费用计入财务报表
计提工资的过程
1、确定工资标准:根据企业的工资政策和员工合同约定,确定各个岗位或员工的工资标准;计算应支付的工资费用:根据员工的工作天数、工作小时数、加班情况、津贴补助等因素,计算出会计期间内应支付的工资总额。
2、考虑福利和相关费用:除了基本工资,还需要考虑员工福利和相关费用,如社保、公积金、加班费、奖金等。这些费用需要根据实际政策和合同约定进行计算;预留或确认费用:根据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规定,决定是预留费用还是确认费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