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地黄丸,功效各不同,教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六味地黄丸是许多国人都十分熟悉的中成药,也是补阴剂中最常用的药物。
目前,中医学所说的“六味地黄丸”均是指宋代医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地黄丸”。
除了六味地黄丸之外,许多以“地黄丸”命名的滋补方,都是在其基础上化裁而来,名称、成分相似,功效却各不相同,使用时需注意区别。
肾气丸分别记载于《金匮要略》的血痹虚劳、痰饮咳嗽、消渴小便利淋病、中风历节、妇人杂病5个篇章之中,分别使用过八味肾气丸、肾气丸、崔氏八味丸等方名。
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组成,具有补肾助阳功效,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
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将金匮肾气丸中的干地黄易为熟地黄,桂枝易为肉桂,名八味地黄丸,即今之桂附地黄丸。
金贵肾气丸与桂附地黄丸均有温补肾阳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腰膝酸软、肢冷尿频等。桂附地黄丸温补之性更强,适用于肾阳虚有畏寒、肢冷等表现;而金匮肾气丸则侧重平补肾气、利水消肿,更适合肾气不足有乏力、水肿等表现者。
宋代医家钱乙将张仲景肾气丸中去掉君药桂附,改干地黄为熟地黄,使方剂的作用重心有了较大变动,明显偏于补益肾之阴精,以熟地黄为君药,故更名为“地黄丸”。
到了明代,地黄丸已经成为滋补肾阴常用的药物,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并且改名为“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把补虚与祛邪结合起来, 补中带泻,寓补于泻,以泻助补,三补与三泻,相反而相成, 共奏补阴之效。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成知柏地黄丸,增强了滋肾阴、泻虚火的作用。
知柏地黄丸能够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聋、慢性咽炎、口腔慢性溃疡等患者,如果有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咽干、咳血、小便黄赤、牙龈肿痛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适合用这一药物。
由“六味”加麦冬、五味子组成麦味地黄丸,也称八仙长寿丸,保养性质明显。
麦味地黄丸可养肺滋阴,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有很好的滋肾养肺功效。
现代研究称,它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心病。
见于清代董西园的《医级》,即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制成。
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本方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基础上,辅以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八种药物配伍,共奏滋阴、养肝、明目之效。
杞菊地黄丸的辨证要点为“肝肾阴亏”,对于肝肾阴亏引起的头晕、耳鸣疗效较好,也可用于慢性肝炎并轻中度高血压。注意:实火亢盛所致头晕、耳鸣,脾虚便溏者慎用。
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成归芍地黄丸,出自《症因脉治》卷二方。
归芍地黄丸功效为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本方以六味地黄丸补泻结合的基础上,加以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增加了滋阴养血的功效。
归芍地黄丸的辨证要点为“肝肾两亏之血虚疼痛”,主要用于因肝肾肾亏引起的周身酸痛、脚跟疼痛之人。肾阳虚者不适合服用此药。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总是单纯地将把地黄丸只同补肾联系在一起,动辄就买来些补补肾,但却忽视了地黄丸们各自不同的偏重功用。中医重视辨证施治,因每个人体质差异,用药必须仔细辨别,如有需求,应向医师咨询,切不可见“肾虚”只知六味地黄丸,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桂附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传统中成药,由熟地黄、制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等六种中药材组成,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肉桂、制附子两种温热中药材,这样就把原来六味地黄丸的药性给改变了,变成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痠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你要根据你的病症选择究竟是滋阴还是温阳,没必要两个药物同时服用。确实需要同时滋阴温阳(阴阳两亏),则服用剂量要减半,要不然会出现重复用药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桂附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以及桂附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及副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桂附地黄丸的功能主治2、桂附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3、桂附地黄丸有什么功效桂附地黄丸的功能主治桂附地黄丸是中国传统中药,具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
能治肾阳不足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增多等症。
因其在药方中比六味地黄丸多了肉桂、附子
(制)两味药材,故称桂附。
主要用于壮阳,改善性功能,治疗早泻。
是中国传统中的良方。
附桂附地黄丸也叫八味桂附地黄丸,主要是温补肾阳的,可以治疗,阳痿,遗精,腰椎间盘疾病等等.具体要辨证治疗.
临床应用除桂附地黄丸主症外,对因肾虚阳衰引起的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哮证、喘证、神经衰弱、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前列腺肥大,水肿、白内障、慢性腰腿痛、老年性阴道炎、糖尿病、老年性尿失禁、不孕症等疾病有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
桂附地黄丸是常用中成药。
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
能治肾阳不足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夜尿增多等症。
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对以下疾病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1.慢性肾炎:时有血尿、蛋白尿、肾性高血压、水肿等。
桂附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同仁堂桂附地黄丸¥10.00桂附地黄丸是中国传统壮阳补肾的中药,而且桂附地黄丸主要由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药物组成,那么,?首先,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处方基础上加了肉桂、炮附子两味药物组成的,其功用变成了温补肾阳,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衰、命火不足引起的怕冷肢凉、夜尿频数、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腰膝酸软、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脉沉细弱等病症。
而桂附地黄丸主要是治疗肾阳虚;用于肾阳不足,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消渴。
又用于小腹拘急,腰腿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而属于肾虚阳微者。
而且桂附地黄丸主要成分是肉桂、附子(制)、熟地、山药、山茱萸(制)、牡丹皮、茯苓、泽泻。
药方中熟地能滋肾填精,泽泻能清泄肾火,并能防止熟地之滋腻作用,山茱萸养阴涩精,山药补脾固精,牡丹皮能清泻肝火,可见桂附地黄丸是天然的纯中药制药,桂附地黄丸有温补肾的功效,对于肾亏虚所致之疾患极为适宜。
肾虚的症状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兴趣降低,性欲降低,阳萎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
另外在治疗阳痿的同时,辅助心理治疗,特别是配合以食疗,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知道,桂附地黄丸具有治疗早泻、性功能等功效,那么,桂附地黄丸的作用怎样?桂附地黄丸有温补肾的作用,对于肾亏虚所致之疾患极为适宜。
另外在治疗阳痿的同时,辅助心理治疗,特别是配合以食疗,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除加强一般营养外,宜多用一些具有益肾壮阳的食品,如狗肉、羊肉、鹿肉、鹿肾、麻雀肉、麻雀卵、鹌鹑、韭菜、茴香、核桃等。
在购买桂附地黄丸的时候可以了解其他相关资讯,如桂附地黄丸的副作用、不良反应等,具体的可以参考桂附地黄丸说明书。
这样可以做到科学用药。
桂附地黄丸有什么功效桂附地黄丸是常用中成药。
有温补肾阳行水化气等功效。
因为每天都有许多人需要桂附地黄丸的帮助,所以,在药店的OTC中成药柜台上,总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桂附地黄丸是由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八味药组成的。
功增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又用于小腹拘急,腰腿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而属于肾虚阳微者。
还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病属于肾虚阳弱的虚喘或痰饮作喘等兼见腰中冷痛、小便不利者。
头晕,腰膝酸软,桂附地黄丸为何没能解决?这里还得告诉你一个常识:使用桂附地黄丸之前要先看一看你是不是属于“肾阳虚证”。
因为只有肾阳虚证,桂附地黄丸才能有所作为。
那么,怎样才能辨出“肾阳虚证”和”肾阴虚证”呢?教你一个小窍门。
肾阳虚的人除了有畏寒、肢冷等虚寒证候外,舌质的颜色一定是偏淡红、淡白或淡紫;而肾阴虚的人不但没有上述虚寒证候,反而会有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虚热证候,舌质的颜色一定是偏红、深红或深红紫。
有了“舌质的颜色是偏深,还是偏浅”这一可靠的指征作为鉴别要点,你的辨证就会八九不离十了。
如果你是“肾阴虚证”,那桂附地黄丸就无能为力了。
因为那不是桂附地黄丸的特长,而是“六味地黄丸”的拿手好戏。
怎么样,想必你知道了桂附地黄丸的真本事,懂得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桂附地黄丸了吧!
桂附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桂附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及副作用、桂附地黄丸的作用与功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