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侯伯】的意思是什么?【侯伯】是什么意思?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诸侯周礼

侯伯的意思是什么?侯伯是什么意思?

侯伯的意思是:侯伯hòu bó?1.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2.泛指诸侯。●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3.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注:「尧以四岳佐禹有功,封之于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侯伯」在《汉语大词典》第1432页 第1卷 1432★「侯伯」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侯伯hòu bó?1. 侯爵与伯爵。 ? 《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2. 泛指诸侯。 ? 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 ? 《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3. 诸侯之长。 ? 《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 孔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 ? 《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 韦昭注:「尧以四岳佐禹有功,封之于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 《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 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侯伯的拼音hòu bó

侯伯是什么意思

侯伯

hòu bó 1. 侯爵与伯爵。●《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 2. 泛指诸侯。●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 3. 诸侯之长。●《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孔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韦昭注:「尧以四岳佐禹有功,封之于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侯伯」在《汉语大词典》第1432页 第1卷 1432 ★「侯伯」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侯伯

hòu bó 1. 侯爵与伯爵。 ? 《周礼?春官?典命》:「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 2. 泛指诸侯。 ? 汉·班固《答宾戏》:「曩者王涂芜秽,周失其驭,侯伯方轨,战国横骛。」 ? 《周礼?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且夫列封疆,建侯伯,择贤能,置牧守,循名虽曰异轨,责实抑亦同归。」 3. 诸侯之长。 ? 《书?周官》:「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 孔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 ? 《国语?周语下》:「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 韦昭注:「尧以四岳佐禹有功,封之于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 《左传?僖公元年》:「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 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又命晋文,登为侯伯。」

用侯伯造句

1.今地下出土的晚商金文及殷墟甲骨文资料可证商纣俎醢酋长侯伯并祭祀先王完全是历史事实。>

在古代王和侯有以下区别:

1、古代的王

古代的王一般是诸侯王,拥有属于自己的封号、军队和领地,经营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这与那些仅拥有爵位封号但没有军政控制权的亲王以及仅拥有暂时管理权的地区军政长官都有本质的区别。

2、古代的候

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侯爵为“超品”,即为超过一品之意。诸侯王与列侯合称诸侯。是二十等爵位中最高爵位,赐与封邑。候一般只有名号和封地使用权。

分封时期的诸侯是奴隶主,郡县时期的藩王是大地主.分封时期的诸侯具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军事、官员任免权,郡县时期的藩王权力受到朝廷派来的丞相和所在郡县朝廷地方官的严格限制。

古代的王大于侯,因为王是统治者,而侯是王封的。

扩展资料:

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诸侯国中侯爵国有鲁国、齐国、陈国等。

在秦朝、汉代所使用的二十等爵制度内,侯爵作为非宗室人员可封的最高爵位,分成两等,即列侯(彻侯)、关内侯。列侯(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唐朝、宋朝有县侯;明朝有侯爵;清朝有侯爵,分三等。

二十等爵中被赐与封邑的仅关内侯与诸侯(列侯与侯王)。列侯与诸侯王的食邑称为“国”,其设置与汉朝中央一般。诸侯王虽掌兵备,发兵权却归中央掌有。

古代赐封“王”和“侯”有什么区别: 在西汉,诸侯王就是王。诸侯才是侯。 王的封地大,小国一郡,大国数郡。侯的封地小,只有一县或不足。

参考资料

【侯伯】的意思是什么?【侯伯】是什么意思?

诸侯王_百度百科

侯爵_百度百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