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和鱿鱼的区别是什么?
1、鱿鱼和章鱼的外形区别
鱿鱼,的身体非常柔软,而且鱿鱼颜色时白色或者是肉色,还有的是粉色,而且章鱼有一颗圆圆的头,再者来说,章鱼有八只脚,但是,由于却比章鱼还多两只脚,所以说,由于有十只脚,他要比章鱼脚更多。从这一点来看,这两种动物的外形区别很大很大,应该大家一眼就能判断出来,而且章鱼还会喷墨汁。
2、鱿鱼和章鱼的营养价值区别
章鱼和鱿鱼都是大海里面属于头足纲的动物,但是,虽然他们有相同之处,但是归根到底,他们还是不一样的东西,所以说,他们两者的营养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来说,章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除了这一点之外,章鱼的肉类里面还具有很多的矿物质和元素,吃了章鱼对人体也有好处,可以补血而鱿鱼虽然也含有很多的蛋白质,但是鱿鱼,却没有那么多的脂肪。
章鱼生活习性:
1、栖息环境
章鱼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
海区的底质最好为砂砾地带,水温在12℃以上周年能产卵,孵化后仔鱼全长3毫米左右,能摄食大型动物性浮游生物而成长,45天之后全长达10-13毫米时,沉降于海底营底栖生活,如果没有陶瓷瓦罐海螺贝壳可作居室时,便自己动手建造房屋。
2、食物
肉食性,以瓣鳃类和甲壳类(虾、蟹等)为食,有些种类食浮游生物。这不是它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因为稳定的结构肌红蛋白是章鱼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条件,它与龙虾拼个你死我活,就是为了争夺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thin,简称ASTA)资源,虾青素是最强的抗氧化剂,是保证肌红蛋白结构稳定而不被氧化必要条件。
根据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布达(Francesco Buda)教授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通过精确的量子计算手段发现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是因为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都富含虾青素,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的天然红色物质就是虾青素。
3、行为
章鱼将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后将水通过短漏斗状的体管排出体外。大部分章鱼用吸盘沿海底爬行,但受惊时会从体管喷出水流,喷射的水力强劲,从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动。遇到危险时会喷出墨汁似的物质,作为烟幕。有些种类产生的物质可麻痹进攻者的感觉器官。
为了避开“猎食者”的捕杀,章鱼除了运用人们熟知的拟态伪装术、舍“腕”保身术外,美国科学家还在印度洋海域发现会用两足“走路”逃生的“高智商”章鱼。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克里斯汀·赫法德及其研究小组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拍摄到一种名为玛京内特斯的章鱼,体积约苹果大小。
在面对危险或遇到潜水员时,这种章鱼会把八只“爪”中的六只向上弯曲折叠,做出椰壳的模样,而剩余的两只“爪”就会站在海底地面上,偷偷地向后挪动,像会移动的小椰子,以倒退跨步走的方式逃难,姿势很是滑稽。
还有一种像核桃大小的艾库利特斯章鱼也会以双足行走,不过其它六足则伸展向外,模拟成海藻的外观。研究小组发现以两腕足走路的速度远超过运用八腕足,前者最快速度约为每秒0.14米。
章鱼属于八腕总目(Octopoda),有八条相对较长的腕足,这也是我们经常把它们叫作八爪鱼(主要种类是真蛸?Octopus?vulgaris)的原因。
多数雄章鱼右侧的第三腕特化为交接腕,或称生殖腕。交接腕上具有特化的吸盘或沟槽,能将精荚送入雌性体内,是许多头足类判断雌雄的重要依据。
乌贼和鱿鱼同属于十腕总目(Decapodiformes),拥有十只腕足。因此通过数脚就可以从外表上区分它们和章鱼。乌贼和鱿鱼的十条腕左右对称排列。
章鱼腕足上的吸盘2行或1行,没有柄和角质环,且不会特化成钩。
乌贼的腕吸盘4行,触腕穗吸盘数行至数十行,有柄和角质环。
鱿鱼,也就是枪形目的种类吸盘多为2行,触穗腕吸盘多为4行,有柄且角质环小齿达,有些种类的吸盘特化成钩。
从纲这一层开始分的话,章鱼、乌贼和鱿鱼三种生物还是一家人,它们都隶属于头足纲蛸亚纲(也就是二鳃亚纲)。然后从目这一层就开始分化了,章鱼属于八腕目无须亚目,乌贼和鱿鱼则属于十腕目,其中乌贼又单属于乌贼目。到科这一层,三种生物就彻底区分开了,章鱼属于章鱼科,乌贼属于乌贼科,鱿鱼则属于枪乌贼科。
章鱼的习性是比较特殊的,它们喜欢用自己触手上的吸盘沿着海底慢慢爬行。鱿鱼章鱼喜欢黑暗的环境,所以往往处于更深的水域。
乌贼和鱿鱼的习性就比较相似了,它们俩都喜欢光亮,所以喜欢待在比较浅的水域。它俩的速度明显也比章鱼更快,十条触手同时发力,可以海中快速地前进。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