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梵高1年前 (2024-01-27)阅读数 15#车辆
文章标签众生成佛

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唯长唯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此为十念者,显是藉气束心也。作此念已,发愿回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不病苦,心无贪恋,亦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作此愿已便止。不必礼拜。要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唯将不废自要其心,得生彼国。)

辑录《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

慈云忏主净土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亦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莲池大师审定)

十念法人人可修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不必终日泥。十念法门是也。盖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室。一灯照之。则为明矣。故虽杀牛屠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

所以修者不难。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职业。在士不妨修读。在商贾不妨贩卖。在农人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参禅。凡一切所为。皆不相妨。故曰。其修持工夫。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耳。遂可以为万万劫不坏之资。人何为而不修乎。

今有贩物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则必自喜。以为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两日之程。亦必自喜。以为及程之多矣。是于外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两钱而得一钱之价。必忧之以为丧本。两日而及一日之程。亦必忧之以为费日。是于外物小有所失。而知其忧也。何于吾身之光阴有限。则日没以过。其失大矣。而不以为忧。于净土之因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为喜。是徒见小得小失而知忧喜。及得失之大者则不能知。何不思之甚也。况不费时刻。用力甚少。而收功有不可尽言者。人何为而不修乎。此时不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龙舒净土文)

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及发愿文

增广文钞卷三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代王弘愿作)

 恐其畏难不入,故以晨朝十念,作普摄群机之最胜方便。待其渐入渐深,如得嘉肴,既知其味,则日用云为,自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非限于一茶之顷,以为定章也。倘能具真信愿,毕生坚持十念,决定往生。况更能加功用行者乎。(增广文钞卷三)

增广文钞卷二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增广文钞卷二)

增广文钞卷二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晨朝十念,当于盥漱后,功课前行之。净土十要,西归直指中,各有其仪,依而行之即已。但不可过十念,以多则伤气。光文钞中亦屡言其利害。朝暮功课,照功课中念之即已。如公事多端,不暇念功课,则但用十念亦可。此外则但止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已。所谓十念者,以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念十口气,名为十念。如气壮之人,一口气多念一二十句。气弱之人,只能数句。不论佛数多少,但以一口气,至十口气,为度耳。其法之妙处,文钞亦说之。若多念,则又伤气受病矣。不可不知。

文钞三编卷三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汝盖未悉心详阅文钞。纵阅,亦只泛泛然过目而已。(一)所言先从十念进行,不知十念一法,乃为极忙之人所设。以终日无暇,但只晨朝十念。若有工夫人,岂可以十念了之乎。如先念十念,再按自己之身分,所立之功课做,则可。若但十念即已,则不可。况此患难世道,祸机四伏。若不专志念佛及念观音,一旦祸患临头,又有何法可得安乐。

文钞三编卷二复陈土牧居士书四

 晨朝十念,忙人决定须用。即闲人能作正课,于正课前,用晨朝十念,亦可。非能作正课,便不可用也。古人多有毕生用晨朝十念法,然后再作正课者,何妨碍之可云。

文钞三编卷一复丁福保居士书四

 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用,则为害不小。

慈云遵式忏主,大家应该要有所了解。他是浙江台州宁海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祖师大德。他这个出身就来历不凡:他的母亲做梦,梦中是咽下一颗明珠而生下了遵式尊者。以后出家开始学戒律,以后专攻天台教法,跟净土法门很有因缘。他常常行般舟三昧,在行般舟三昧的时候累得吐血,两脚皮肤都裂开了。在这样一个非常辛苦的时候,他并没有退转。宁死不退——发了这个誓死的大愿。最后就感得观音菩萨垂手指他的口,引出了几条虫;菩萨指端又出甘露灌入他的口中。遵式大师就觉得身心清凉,身心上的病苦顿然消失。这样的般舟三昧出来之后,他的头顶都高出了一寸左右,声音都有变化——声如洪钟,辩才无碍。是这样一个修行——有感应,这样的一个大德,以后感得朝中大臣的护法。当时地方官员有个叫钦若的,就把他的德行向皇帝作了奏请。皇帝就赐号叫他“慈云”。这个是皇帝的赐号:慈云遵式。那么这个西湖作为放生池,也是慈云遵式大师的功劳。他想到天台的智者大师凿沿海地区那么多放生的地方,他也请钦若向朝廷祈请,把西湖作为放生池。所以从宋代以来,这个西湖历来都是放生池——是来自于慈云遵式。

(大安法师)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若我成佛时,我所居住的国土,将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种种功德庄严,超过一切诸佛国土。愿我的佛土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发愿来生我国土的一切众生,包括三恶道,甚至地狱界的众生,只要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接受我的教化,便全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脱离轮回,不会再堕入到恶趣之中。此愿若不实现,我不成佛。

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往生到我的极乐国土时,都具足永远不变不坏的紫磨真金身体。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往生到我的极乐世界时,都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容貌端正、身心净洁,都是一样的身相,身形容貌都没有差别,也没有好丑之分。此愿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够知道自己过去无量劫中多生多世所造的一切善恶果报。都能够洞视、彻听,知道十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如果此愿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得到他心通,如果不能完全知道无量无边诸佛刹中一切众生的心念,我不成佛。

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圆满具足神通自在,得大圆满而无有障碍。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在一刹那间,如果不能到达十方国土,遍游供养诸佛,我不成佛。

我成佛时,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远离一切分别心,六根清静,如果他们不能决定成佛,我不成佛。

我成佛时,愿自己的光明不可限量,普照十方一切佛刹,光明绝对胜过一切佛光,胜过日月的光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到我的光明,光明照触到他的身上,没有不得到安乐的,且自然以慈悲心来行善,将来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实现此愿,我不成佛。

我成佛时,我的寿命无量,国中无数天人、声闻寿命也和我同样的无量。假如一个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成为缘觉,他们用百千劫长的时间,共同来计算极乐世界声闻、天人的寿量及人数,他们如果能算知此寿量与数量,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无数诸佛,假若不共同称赞我的名号,及演说极乐世界的功德和国土的美妙,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闻我名号之后,只要至诚深信,喜欢修学念佛法门,并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善根,念念回向发愿求生我的国土。无论他念佛多少,甚至在临终时称念十句佛号都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往生,我不成佛。当然,除了犯五逆罪和诽谤正法的人除外。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众生,闻我名号,能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以清净心修一切善行,奉行菩萨六波罗密。他们的信心坚定不退,又以所修一切善根,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一心专念我的名号,昼夜不断。此人在临终时,我与诸菩萨众,出现在他的面前。接引他往生,在很短的时间就生到极乐国土,成为圆满证得三种不退转的阿惟越致大菩萨。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一心专念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发菩提心,信心坚固不退转,以持名念佛来培植功德之本,再以至诚心回向求生极乐世界,没有不满愿的。如果这个人过去生中造有极重的罪恶,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立即悔改过失,受持经典的教诫,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此人命终不会再经历三恶道,立即往生到我的国土。如果不是这样,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我的国土之内没有妇女。若有女人,听闻到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得清净的信心,再以净信发菩提心,厌恶忧患女身,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此人命终立即转化为男子,来生我的国土。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从七宝莲池的莲花中化生。若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众生,听到阿弥陀佛名号之后,就能发起欢喜心,深信喜欢念佛法门,并虔诚礼拜归依,用清净心修习菩萨大行之法。他们的行持,已经获得诸天世人的尊敬。如果听到我的名号,尚未发愿往生我国。在他寿终之后,也能生到尊贵人家,得诸根无缺、相貌圆满的大福德果报。来生还能继续修学念佛法门。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在我的极乐世界里,不但没有不善的事,就连不善的名字都不会听到。他们都同心同德,必定证果,永离一切烦恼,心得清凉自在,所受的快乐无比殊胜,如同漏尽比丘,不再生起分别心,对身体也不会再起执著的念头。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足无量善根,所以得金刚不坏的身体,具有非常坚固的体力。身顶都有光明照耀,具足成就圆满智慧,获得如同佛一样的无碍辩才。都能契机契理地演说诸佛深密精要的佛法,声音如钟声一样传播得很远,能警觉众生断恶修善,离苦得乐。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都能究竟证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除了他们希望实践本愿,凭著坚固弘誓愿力,教化一切众生,使众生对于佛法都能发起清净的信心,劝导他们修学觉悟的行为,进而修学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求愿往生极乐。这些菩萨即使示现到他方世界教化众生,也不受六道轮回的苦报。他们或者示现说法的身分,或者示现听法的身分,或者示现神通利益众生,令众生随意修习,引导众生往生极乐。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一切往生我国的众生,希望供养诸佛,十方诸佛都能应他们的心念接受供养。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极乐世界的一切万物,庄严清净、光明华丽、形状色彩殊胜奇特,真正是微妙到了极处,是无法称说衡量的。极乐世界的众生虽然具足天眼,对于国中万物如能分辨出它的形状、色彩、光明相状、名字数量,以及能总体描述的,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极乐国中有无量光明彩丽的树。它们的高度有的百由旬,有的千由旬。道场旁的菩提树高达四百万里。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当中,虽然有些善根稍劣的,但是他们对这些宝树的庄严,都能了解知道。想要看到十方诸佛国土的种种庄严,都能在宝树行间看到,好像从明洁的镜子看到自己的面相一样。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所居住的极乐世界广阔无比、庄严清净,光明晶莹得像镜子一样,能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国土。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如果看到极乐世界的光明,就都能生起希有殊胜无上的菩提心。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从极乐世界的地层到虚空,其中所有的宫殿、楼观、池流、华树以及所有一切万物,都是由无量的宝香和合而成。宝香气味能遍熏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只要闻到极乐世界的妙香,自然就会修学佛所教导的种种殊胜清净之行。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十方一切佛刹中的所有菩萨,只要闻到我的名号之后,就能随即证得清净三昧、解脱三昧、普等三昧,也自然能掌握一切法的总原则,能安住在念佛三昧中,一直圆满成佛。并且常在定中供养十方无量无边一切诸佛,而且不失定意。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的菩萨们,听到我的名号,就可证得永离生死之法,脱离十法界,证入一真法界。同时能掌握一切法的总原则,对一切众生契机契理宣说妙法。身心自然清净欢喜,得到如佛一样的平等住。以菩萨的心行利益众生,自然具足佛果功德的根本,立刻获得音响忍、柔顺忍、和无生法忍,就能圆满证得三不退转的果位。如果不能实现,我不成佛。”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这个假定,因为他是在因地作为菩萨发愿,那时候他还没有作佛。假如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果能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号,能生起「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心。

这一愿特别要注意: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念十声阿弥陀佛,好像都能念,但是不仅仅是念十声能往生,它有一个念佛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具足深信切愿。十声都能念,但是你要具足这个信愿的心态,可不容易。那心态是什么呢?至心信乐。这个「乐」有时候念yào,看从哪个层面说。

首先谈至心,至心就是真诚心,不是虚假的。这个其实就蛮难的。我等众生在这里,一天到晚有几念是真实心哪?大部分都在玩假招子,虚伪的心,谄曲的心,心口不一的。

阿弥陀佛的愿是真实心里面出来的,阿弥陀佛的名号也是真实心里面出来的,只有真实对真实,才能感通,虚假对真实,就绝缘导体。

所以,想去是真的想去,不是口头上说我想去。不是说阿弥陀佛现前要接引你的时候,你又想到世间很多事情没有做完,又想到自己的孙子还没有考上大学,要向阿弥陀佛告几年假。那你的至心就有问题了。

看这个「至」,是修饰这个心,也修饰这个信。信心是至信,纯一的信心,不杂怀疑。乐是至乐,是内心深处生起的大欢喜之心。好像一个穷人捡到一个大元宝一样的:哎呀,解决了我一生的生计问题!得未曾有,想都想不到,得了一个大便宜,喜出望外。这种心态要出来。

然后才得以发出那种希求、渴望,一往情深哪,万牛莫挽哪,只有这一念呐!

具足这样的心态,哪怕「乃至十念」,乃至就是最低限度。这愿不是说就是念十声,乃至就是至少要念十声,这里谈至多,上不封顶的,念得越多越好的。如果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当然阿弥陀佛更高兴了。

那古德一般都是三万起步,三万、五万、七万,都来计算。不要看到这一愿:哦,那我一天就念十声,其他的时间可以搓麻将了。那你的至心成了问题了,你就在找借口了。很多居士,包括一些出家人,他抽烟。他说,佛的戒律当中没有制定不抽烟。这不是找借口吗?

具足这样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作为菩萨,我能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取决于这些信愿念佛乃至十声能不能往生这个前提,如果信愿念佛乃至十念不能往生,我就不能成佛;这些信愿念佛乃至十声都能往生的话,我才能成佛。

所以,这个愿是把众生能往生作为他成佛的一个先决前提,于是跟众生的往生这桩事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在,法藏菩萨已然成佛,也就决定了一切信愿念佛乃至十声的众生都能往生。如果这个功能没有,他就不能成佛,现在他已经成佛,那这个条件、这个功能一定存在。

实际上,从佛的立场来看,当法藏菩萨发了大愿,又经过无央数劫的积功累德的修行,由行填愿,大愿满足的当下,法藏菩萨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阿弥陀佛,叫作自致成佛。当他自致成佛的时候,就在他成佛的境界当中,就已然见证到十方一切众生只要信愿念佛,乃至十声,全都往生。

因为在佛的境界当中,他超越了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的。那在我们众生层面,我们有时间的区隔,才建立若已愿就若已生,若今愿则今生,如果今生还不能发愿,那就属于当愿当生的范围。

《华严经》里面,透显一个消息,就是这些菩萨在成佛的当下,见证到一切众生都成佛了,乃至都入涅槃了。在佛自证境界,一切众生已然成佛。在菩萨的因地,念念当知有无量的菩萨成佛。

所以,这个愿就具有着法界的奥秘在里面。

这条愿有一个情况类外,就是「唯除」。唯一除有一类众生犯了「五逆」的重罪,同时又「诽谤正法」,这两种罪同时造的众生,在这之外。但如果他只是造作五逆重罪,没有诽谤正法,那么他只要生大惭愧心,信愿念佛,乃至十声,阿弥陀佛也能够接引他去,这是《观经》下品下生给我们传达的信息。

但为什么诽谤正法没有办法呢?他既然诽谤正法,就没有信心,不会有愿力,那就跟这个大愿感通不了。感通不了阿弥陀佛的愿力的摄受,他就随自己的业力去流转。

善导大师对这一愿还更慈悲地又加了深一层的诠释:这只是对抑止门来说。就是这两种罪太重了,犯五逆重罪,就是在福德的层面就彻底地崩溃了;诽谤正法,在智慧的层面也彻底地崩塌了。那这两个重罪加在一起,那就是极重。

但如果这两种罪同时犯了,到临命终时忽然他一念改悔,那这时候阿弥陀佛会不会接引他呢?那肯定也会接引的,只不过是这种比例太小了。所以从慈悲摄受门来说,阿弥陀佛仍然不舍这一类众生。

这个十八愿大家常常谈,说是大愿核心,认为很容易,实际上分析起来,还是很不容易的。念十声很容易,「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八个字,不容易做得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