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天然气和燃气的区别?

桃子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煤气天然气

(1)天然气:英文名字:natural gas

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主要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燃料(二级学科)

地下采出的,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能源资源学(二级学科)

(2)煤气:英文名称:coal gas

以煤为原料制取的气体燃料或气体原料。煤气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又是合成化工的重要原料。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能源资源学(二级学科)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洁净能源,仅同煤气相比就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热值高,达8800大卡,高于煤气1.2至1.5倍;二是纯度高,其95%的成分为甲烷,燃烧完全,不含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的杂质,无刺鼻气味;三是管道压力级制高,高出煤气几十倍,加压范围大,更容易做到充足供气;四是管道使用寿命长,同等条件下比煤气可多用3倍时间,维修成本低。用上天然气后,居民烧水做饭耗时比使用煤气可缩短一半,而所需花费,按我市初步测定的两倍于煤气的价格来算,由于天然气的热值也是煤气的两倍多,因此居民的消费承受力理应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而且,以往由煤气常带来的油污、呛味也不会再出现,既方便百姓生活,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了解,由煤气改用天然气,居民原有的煤气灶、表,经过改造仍可使用,费用不过几十元。

天然气和燃气有什么区别吗?

1、成分不同:天然气以甲烷为主要成分,而人工煤气则以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

2、燃烧爆炸的浓度范围不同: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在空气中天然气的浓度只要达到5-15%遇到火种就会爆炸,而人工煤气与空气混合后,在空气中煤气浓度达到4.8-50%遇到明火就爆炸。

3、有害性不同:天然气就其成分的特点,一般无毒,只是在燃烧不完全的状况下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而人工煤气燃烧后仍含有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具有有毒的特性,两者在泄露状况下,天然气一般不中毒,而人工煤气极易中毒。

天然气和燃气的区别?

4、热值不同:天然气燃烧时热值为8656千卡/标立方米左右,人工煤气燃烧时热值为3550千卡/标立方米。

5、来源不同:天然气是从地下直接开采,经过必要的工艺处理得到的,而人工煤气是从煤炭中提取的。

6、使用压力不同:人工煤气为800-1800pa,天然气为1500-2800pa。

天然气和煤气的区别是来源不同、成分不同、生产的不同等等。

1、来源不同

煤气的来源。煤气的来源可以简单地说是来自于煤炭。这里的煤炭,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煤。个人的理解就是,煤气是煤矿中所产生的附属物。我们在开采煤矿的同时又可以开采其中所产生的煤气。这个就是我们所使用的煤气。

天然气的来源。对于现阶段所使用的天然气主要从我们国家西部油气田所进行输入的,所以说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地下的油气田。采用相应的设备把地下油气田中所产生的天然气进行加工制作,然后输送到我们各家各户进行使用的。

2、成分不同

煤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在煤气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一氧化碳,氢,烷烃,烯烃,芳烃等等烃的混合物。因此煤气燃烧以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还有可能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从这点上来说,煤气对我们的空气来污染是不利的,能够产生温室效应。在煤气中所含有的一氧化碳还会使人中毒,感到头晕,恶心等最明显的中毒现象。

天然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天然气中,其主要的组成成分就是CH4,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甲烷。对于甲烷来说,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也就是说如果一旦发生天然气泄露,我们人是闻不到任何的气味就可能就发生了天然气的中毒。

3、产生的热量不同

天然气燃烧以后,它产生的热量值大概为7100到11500大卡每立方米。

煤气燃烧以后产生热量值大概为3500到4700大卡每立方。从单位数量上所产生的热量值来说,大家也可以发现煤气的热量值是远远不如天然气的。

天然气和煤气相比的安全性:

天然气是来自于地下的岩层里面的一种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家各户,而煤气则是一种依靠煤炭作为原料和基础生产出来的能够燃烧的气体,也是通过管道为载体运往各家各户。煤气的燃烧热值要比天然气小,所以天然气能够使用的时间就更长一些了,在节能方面来看,是天然气比煤气要好一些。

那么,天然气比煤气要安全,因为煤气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就会煤气中毒,轻则头晕眼花,重则会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在使用前最好考虑好选择哪一种更好一些,起码要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最好还是选择天然气比较保险一点。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