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列王记下第4章

是丫丫呀1年前 (2024-01-30)阅读数 9#祝福语
文章标签神迹他的

内容分段:

1-7:以利沙帮助穷寡妇

8-37:书念妇人接待以利沙

38-44:两件神迹

亮光分享:

一、圣洁的神人以利沙

1、a、有神圣洁的生命在人群中为主做美好的见证,以至于人称他为圣洁的神人(9)

b、从以利沙行神迹的服侍中,看到他一直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的甘心为神做工。

c、体贴书念妇人内心的愁苦及灵里需要,求神赐儿子给他。舍己将给他的饼分给众人吃怜悯众人,有神怜悯的心。

d、虽处荒凉的时代,仍承传门徒学校的培训,培养先知门徒,为神家预备人才。神家不能断代,一定要注重属灵的传承

总结及应用: 以利沙有为父的心肠,是个非常有深度广度高度的劳苦的衷心仆人,注重培养门徒,体贴人灵里的需要也体贴肉体的需要。神要我们透过神迹来看神,相信仰望依靠他。而不是单求神迹,神迹不能救人。只有行神迹的主才能救人。也给我们一个特别的惊醒,一定要把人带到神面前。不能把人带到人面前

二、五大神迹

2、以利沙帮助穷寡妇(油的神迹)

a、穷寡妇是敬畏神的先知门徒的妻,神对敬畏他的人及后裔的保守赐福供应。

b、穷寡妇很有信心听从并且遵行以利沙的话去行(借空器皿,关上门,倒油在器皿里),卖油还债,所剩下的靠着度日。信与行就能解决一切的危机。

列王记下第4章

c、神用了穷寡妇家紧剩一瓶油成就了大事,神用我们所有的不是所无的,我们要看重我们所有的,就是这么微小的一点(金钱,恩赐,工作等等)放在神手中成就丰富的祝福。

d、空器皿才能承载油的注入,我们也要倒空自己,成为神手中的器皿。器皿有多少,恩典就有多少,神的家亦如此,忠仆越多,带下的复兴越大。

3、书念妇人接待以利沙(得儿子与死人复活的神迹)

a、书念妇人凭爱心接待并服侍以利沙,得到先知的赏赐。(不能生育的得了儿子)

b、书念妇人儿子死了是神对她信心的试炼。儿子死了第一反应就是把儿子放在神人的床上去找神人,面对丈夫及以利沙仆人基哈西询问时她虽内心愁苦却只说了平安。一方面是她信心的回答另一方面是不愿意报坏信息,知道只有神才能解决她的问题。

c、妇人不离开以利沙(30),她对神的坚定信靠。

d、神向以利沙隐藏儿子是否被医治也是对以利沙信心的试炼,他吩咐仆人路上不要问安,刻不容缓的将杖放在孩子脸上,没有动静,以利沙没有疑惑又迫切祷告神,神垂听了他的呼求孩子活了。

总结及应用:接待了人就是接待了主耶稣,必得赏赐(太10:40-42)。在经历信心试炼的时候,不散布消极负面的情绪及语言,说信心的话,完全的相信神依靠神及相信他的话语,老老的抓住主耶稣并附上膝盖的代价,不凭着眼见单凭着信心就能得胜。

4、吃野瓜藤中毒被解救(解毒神迹)

吉甲饥荒,有一人遇见野瓜藤就摘了野瓜熬汤,吃了中毒,以利沙用面解毒。我们在缺乏属灵供应的时候,不能随便去找野花藤来吃,那些异端的信息,各样勾引人的谬论等等,我们需要有分辨,更不能把有毒的资源信息进入教会,要用纯正的话语供养教会。供养缺乏时去找神,圣灵就是我们的老师,神也会有更丰富的预备。

5、20个饼使100人吃饱还有余

以利沙非常慷慨的将一个送给他的20饼分给众人吃,用人的眼光来看不够但放在神的手中足够还有余。我们也要学会给予,因为施比受更为有福。

杖和杆本来是两种物件,杖有弯头,牧羊人用弯头把不听话的羊勾回来。

杆又作竿,杆上面有刺或硬物,当羊受到其他动物攻击时,牧羊人就用杆上的武器攻击野兽,保护羊的安全。有人认为杖和杆是一体的,带弯头部分为杖,笔直部分为杆,不知从哪里来的结论。所以我认为圣经所说的杖和杆各代表两种物件,不是一体的。杖一般代表权柄,在圣经里我认为代表上帝的主权,主权里的慈爱与管教,他不愿意羊迷失自己,离开牧人,所以把羊勾回来。而杆不光是驱逐野兽,也有指引羊的意思,所以杆也代表上帝的慈爱、管教和指引。这样圣经中你的杖和你的杆就都指上帝的慈爱,指引与护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