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违反限号规定怎么处罚

小肉包1年前 (2024-02-01)阅读数 10#车辆
文章标签车辆机动车

处罚如下:

1、机动车未按规定在限制、禁止的区域或路段通行定性,处100元罚款;造成交通事故的,处200元罚款;

2、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指示定性,处100元罚款,记3分;造成交通事故的,处200元罚款,记3分。

对于确属忘记限行日,无意开车出门的车辆,在接受了一次处罚后,在3个小时内,司机可将车驶出限行区域、开到最近的停车场或返回出发地,而不用担心被再次处罚。但若一天内连续出行,则将会被连续处罚。

同时,交通民警在现场处罚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后,会立即提醒司机不要再违反限行规定行驶,否则将面临连续处罚。

不受限行限制的机动车如下:

1、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2、公共电汽车、省际长途客运车辆及大型客车、出租汽车(不含租赁车辆)、小公共汽车、邮政专用车、持有市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旅游客车营运证件的车辆,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的单位班车和学校校车;

3、车身喷涂统一标识并执行任务的行政执法车辆和清障专用车辆;

4、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的专项作业车辆,殡仪馆的殡葬车辆;

5、悬挂“使”字头号牌车辆及经批准临时入境的车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限号是什么意思

汽车限号是限单双号,最后一位数字为准。

汽车限号是限单双号,最后一位数字为准,根据限行规定,牌照的最后一个阿拉伯数字为1和6的汽车周一限行,2和7的周二限行,3和8的周三限行,4和9的周四限行,5和0的周五限行;其中,因法定节假日放假调休而调整为上班的周六、周日,按对应调休的工作日限行。

车辆限行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道路车流的数量,缓解了拥挤的车流,其次,限行政策的制定确实在短时间内降低了总体废气排放量,改善了空气质量,改善了环境。

无限制车辆:

1、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援车。

2、单位班车和学校校车:公交车、跨省长途客车和大客车、出租车(出租车辆除外)、小巴、邮政专用车、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出具旅游客车运行证的车辆、单位客车和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校车。

3、专用车辆:清除行政执法车辆和涂刷统一标识的障碍物,执行任务的专用车辆。

4、殡葬车辆:清洁工、园艺、道路养护专用车辆、殡仪馆的殡葬车辆。

5、悬挂有前缀车牌的车辆和批准临时进入的车辆。

限号一般是指汽车车牌号

尾号限行制度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催生的一种交通制度,措施实施以后对城市交通拥堵起到缓解作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测试赛期间,北京开始单双号限行。

单号日期时候,只能车号的末尾数字是单号的私家车可以上路,双号日期的时候,只能车号末尾数字是双号的私家车可以上路。

违反限号规定怎么处罚

自2020年10月5日至2021年1月3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机动车车牌尾号分别为:4和9、5和0、1和6、2和7、3和8。国庆假期10月1日至10月8日不限行,上班首日10月9日周五限行尾号3和8。

不限车辆:

一、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二、公共电汽车、省际长途客运车辆及大型客车、出租汽车(不含租赁车辆)、小公共汽车、邮政专用车、持有市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旅游客车营运证件的车辆,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定的单位班车和学校校车;

三、车身喷涂统一标识并执行任务的行政执法车辆和清障专用车辆;

四、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的专项作业车辆,殡仪馆的殡葬车辆;

五、悬挂“使”字头号牌车辆及经批准临时入境的车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汽车限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