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煲汤和炖汤有区别吗?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2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脂肪部位

煲和炖其实基本上是一样的,一是南北方不通的叫法,二是制作和饮食上略有不同。煲汤一般都是小锅(小砂锅或瓷锅等)放入水和原料煮开后小火慢熬,一般分量都是一人份货两人份,不过太多,多注重营养,口味清淡,以饮汤为主,里面的主料和辅料一般最后都会弃之不用。炖一般都是大锅,注重口味和分量,同样也是大火烧开小火炖,小火慢炖,但时间相对较短,而且炖后主料是用来食用的,而汤内可以加入各种菜继续炖。这都是基本常识了。喝汤当然是要喝煲的汤,炖肉炖菜还没听说过炖汤的,至少在华北东北是这样的。还有楼上说炖汤要隔水蒸,那也不叫炖,那叫蒸。。。。。。

哪位大厨知道炖和卤的区别? 请赐教. 先谢了.

一头牛各部位怎么吃,怎么烹调,其实跟一个大因素有关,就是运动量。因为这个因素决定了两个小因素:①筋膜和筋的多少。②脂肪量的多少。来,拿出小哥在营养学课上学的关于牛肉部位的分析,娓娓道来。

首先,常被食用的牛肉分为以下这些部位:脖子、肩胛、牛板腱、五花、菲力、肋骨肉、沙朗(后腰脊肉)、内侧腿肉、腱子、外侧腿肉、臀肉。让小哥娓娓道来。

1、脖子(头肉):脂肪量少,肉质较硬,但肉中含有浓厚的鲜味,所以很适合用来炖煮,上个高压锅压一下估计效果不错。

2、牛板腱:这个肉比较爱躲在骨头附近,风味浓厚。属于脂肪较易进入的部位,显甜。

3、肩胛(脊背):算是最大的部位之一了,根肋骨肉相连,肉质和脂肪量都呈现出不错的状态,非常有牛味儿,所谓霜降肉可以在此形成。

4&8、五花(牛腩):纤维和筋膜都比较多,同时也是比较柔软,脂肪非常非常多的部位。

5、菲力(里脊、牛柳):算是比较瑰宝的存在来了。位于后腰脊肉内侧,是一条细长的肉。本来一头牛就两条,菲力的中间部分是最柔软,脂肪和筋都很少,肉味较为清爽,精品中的精品,量少。

6、肋骨肉(里脊背):脂肪较多,也是容易形成霜降的部位,肉味较为柔和,所以适合用于各种牛肉料理中。

7、西冷(沙朗、牛腰肉):腰部上侧较为柔软的部位,西冷牛排,是不是常有耳闻,所以这个部位常用作牛排。这个部位带着上乘的脂肪,因此带有很好的鲜味,牛肉中较为上好的部位之一。

9&12、腿肉(米龙):内侧的肉脂肪量较少,味道较为清爽,肉质较为均匀,所以适合用来做烤肉。外侧肉较为紧实,肉质较硬,嚼劲儿较好,肉味浓厚。

10、腱子:几乎没有脂肪,比较硬的部位。运动量大,筋比较多,蛋白质丰厚,味道浓厚,适合炖煮。

11、臀肉:也属于腿肉的部分,但算是很柔软的部分,适合用来做牛排。

部位解说结束了。

来说说霜降肉,霜降其实就是脂肪在肌肉的间隔中,以网状分布的状态。你对它进行加热的时候,其中的脂肪析出,风味和鲜味会变得浓厚,也因此肉质较为柔软。

霜降肉是有定义标准的,那就是BMS: Beef Marbling Standard,日语是脂肪交杂。从1号到12号,分12个阶段,数值越大,肉质越好。根据数值区分等级:No.1:1级;No.2:2级;No.3-4:3级;No.5-7:4级;No.8-12:5级。对,A5和牛,后面那个数字5,就是这个。

区别:

1、加汤不同:卤加入的汤必须是高质量的汤,成本比较高,形成的老卤比食材还金贵。炖、红烧用毛汤或者清水即可。

2、火力不同:卤开始下入食材时一般用大火,可防止粘锅并上色,中期一般用慢火浸煮,不会有特别多的火力变化。隔水炖整个加热过程会一直用旺火沸水蒸炖制,使食材中的组织分解,溢出鲜味。不隔水炖和红烧差不多,需要大、中、小三种火力混合使用,大火烧开,小火慢煮,最后中大火收汁。

3、加热时间不同:加热时间不同,成品口感要求也不同。卤的时间根据食材的大小和质地而定,如:整鸡或者牛肉需要卤两到三小时而后再焖至入味。隔水炖因为是间接受热,受热比较慢,所以加热的时间很长,一般要在3-4小时左右。

不隔水炖会根据食材质地、形状大小灵活掌握,一般在1小时左右至食材酥软。红烧会根据食材的含水量决定加热时间,质地嫩的加水少,加热时间就短,质地老加水多一些,加热时间就略长,但一般不会超过卤和炖的时间。

4、芡汁不同:卤的成品不会有太多汁,只是从卤水中带出一些汁附着于表面。隔水炖的汁一般是食材中溢出的汤汁多一些,原汁原味。不隔水炖的成品,汤汁中略有食材自身的粘度,一般不需要勾芡,汤汁比红烧的多些。红烧最后的汤汁最少,要用中大烧至汤汁粘稠,再通过勾芡或者不勾芡收汁后成菜。

5、调味料不同:调味料不同,成品口味要求也就不同,卤一般会用到大量香辛料用来去腥除异和提香味,调味一般就是盐、味精等,不用或者少用酱油。隔水炖的调味最简单,少许盐即可,突出原味。

不隔水炖和红烧的调味差不多,一般也会用到八角、花椒等香辛料爆锅,并使用酱油、盐等调味料调味,南方地区红烧还会加入一些海鲜酱等。

扩展资料

技术关键

1、原料在炖制开始时,大多不能先放咸味调味品。特别不能放盐,如果盐放早了,由盐的渗透作用,会严重影响原料的酥烂,延长成熟时间。因此,只能炖熟出锅时,才能调味(但炖丸子除外)。

煲汤和炖汤有区别吗?

2、不隔水炖法切忌用旺火久烧,只要水一烧开,就要转入小火炖。否则汤色就会变白,失去菜汤清的特色。炖的种类:隔水炖、不隔水炖、侉炖。

①隔水炖:将焯烫过的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汤水和调料密封,置于水锅中或蒸锅上用开水或蒸汽进行长时间加热的技法。

工艺流程:选料→切配→焯烫→入容器加汤调味→置于水锅中或蒸锅上→加盖密封→用开水或蒸汽加热炖制→成菜。要注意炖时保证锅内不能断水,如锅内水不足,必须及时补水,直到原料熟透变烂为止。需要三、四个小时。代表菜:鸡炖大鲍翅。

②不隔水炖(清炖):将焯烫处理过的原料入入沙锅内,加足清水和调料,加盖密封,烧开后改用小烧长时间加热,调味成菜的技法。工序流程:选料→焯烫→入沙锅加清水调料→小火长时间加热→调味→成菜。

③侉炖:将挂糊过油预制的原料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汤和调料,烧开后加盖用小火加进行较长时间加热。→ 或用中火短时间加热成菜技法。

工艺流程:选料→ 切块→ 挂糊过油→ 入锅加汤调味→加盖炖制→ 成菜。技术要领:挂糊过油炸至金**,炖制以中火短时间炖七八分钟最多不可超过15分钟。代表菜:侉炖鱼。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