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是什么字
“目+目”见附图或见在线字典http://www.zdic.net/zd/zi2/ZdicE4Zdic80ZdicA0.htm
拼音:jù?。同瞿字。左右惊视。
以上读音、释义:①见《汉语大字典》2479页;②见《中华字海》1049页。
用一只眼和用两只眼的视力有差别吗?
1、成像特点不同:双目体视显微镜其光学结构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不同,体视显微镜的成像具有三维立体感的;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成像不具有三维立体感。
2、成像原理不同:双目体视显微镜是利用双通道光路,为左右两眼提供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它实质上是两个单镜筒显微镜并列放置;光学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3、应用范围不同:双目体视显微镜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上更重要的特点是因为其立体感强,成像清晰和宽阔,又具有长工作距离,并是适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常规显微镜,操作方便,直观,检定效率高;光学显微镜在地质学等理工科专业中有重要应用。
百度百科-光学显微镜
百度百科-双目显微镜
百度百科- ?体视显微镜
有,一般来说,两只眼的视力要好于一只眼。
双目视力(binocular)与单目视力(monocular)不同,人们发现这一事实已
有很久。早期的生理学家认为由单眼产生的物体映象与由双眼产生的物体映像并无
二致。因此,他们假设,双目实际上等于单目——这一结论在视神经(optic nerv
es)的解剖结构中得到证实。在视神经从脑部出发通往眼睛的途中,于某一地点发
生沁形交叉。该地点上的神经纤维紧密交错;然后,又形成两根神经干(nerve-tr
unks),每一根神经干通向一只眼睛。据假设,在两种神经的×形交叉点上,神经
纤维产生了分离。每一根神经纤维,不论它来自脑的哪一侧,被认为是以下列方式
分离(divide)的,即它的一部分通向一只眼睛,并在每只眼睛中通往相应位置的
视网膜点上。英国物理学家惠特斯通(wheatstone)于1840年证明,投射于每只眼
睛视网膜上的映像(images)往往是不相同的,这种不相同并没有给视觉带来混乱。
如果我们将某样东西放在靠近我们面前的地方,先闭一只眼睛,然后再闭另一只眼
睛,在这先后两种情况下,我们见到的这个东西稍有不同。譬如说,我们将自己的
一只手放在两眼之间,离开双目只有一点点的距离,以便使手的表面和脸部成直角;
这样一来,一只眼睛只能见到手背,另一只眼睛只能见到手掌。如果解剖上的X形交
叉点确是分离之处,而且如果投射于双目的映像在脑中直接相混合(intermixed),
那么同时发生的双目视觉将只能为我们提供一幅混乱的图像。因为在一只眼的视网
膜上反映出手背的部分,而在另一只眼的视网膜的相应区域则反映出手掌的部分。
然后这两种图像参与视觉的共同活动,这样一来就会使任何一种清晰的视觉理解成
为不可能的事。但是,实际的观察并未证明上述观点的正确。事实恰恰是,我们用
双目看手比用单目看手可以看得更完美。原因不仅在于用双目看东西可以同时看,
用单目看东西是相继地看,而且还在于我们直接感知到手并不是画在平面的一幅图
画,而是第三维度(third dimension)的延伸。我们可以用各种物体重复进行同样
的试验;我们将总是发现对物体的第三维度的理解始终与同时发生的双目视觉密切
联系着。如果我们只用单眼,那么我们便常常难以确定我们注视的物体究竟是三维
的,还是仅仅画在平面上的一幅图画。因此,在单目注视中错觉是容易产生的;用
透视法作画,其中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尤其可以提供第三维度的强烈印象。如果物
体靠近我们,那么只要第二只眼睛一睁开,错觉便立即消失。虽然第三维度的知觉
可以用单眼得到,但是它仍然是不够完整的、瞬间即逝的,而双目视觉获得的第三
维度和知觉便不会这样。一般说来,我们用单目视力只能逐渐地获得物体的第三维
度的知觉,并且按照眼睛由较近的注视点向较远的注视点的移动,也就是通过时间
上一个接着另一个的系列活动来获得对物体的第三维度的知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