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候和封王有什么区别
王爵有亲王、郡王两个等级,亲王品级高,郡王次之。王爵一般都是皇帝的直系亲属,或者是开国的元勋,有赫赫战功的人才封王。没有军功不封王。侯爵分为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也就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个级别,每一个级别里,又分三等,一等公爵,二等公爵,依此类推。爵位乃是国之重器,一般不会乱封,除了太平天国洪秀全。没有军功不封爵位,是历朝历代的规矩。
封王:
封王封为国王,古代封王都习惯地采用东周时的国名。其中历代封王中,以晋、秦、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晋王最尊,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中国历史上共出现历史上共出现了29位晋王和15位秦王。其中晋王称帝数量为13,秦王是5。包括汉族王朝(排除了少数民族立国的情况,比如晋王李克用、安庆绪等)。
封候和封王的区别:
1、地位不同。王爵是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仅次于整个国家的君主,高于公爵;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侯爵为“超品”,即为超过一品之意。
2、起源不同。封侯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周朝诸侯国中侯爵国有鲁国、齐国、陈国等;魏晋开始设王爵,晋朝又细分为亲王和郡王。
3、授予人群不同。侯爵只授与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王爵授予的人群比较广,常授予地方有势力的霸主。
汉至明较低的郡王爵封号一般为两字,如“常山王”、“长沙王”、“中山王”、“渤海王”、“成都王”等,常山、长沙、中山、渤海、成都这些都是郡的名称。此外,在唐、元、明等朝都有用非地名作为王爵封号的特例,例如“恩王”、“义王”等。
清朝王爵封号不用地名而用一些美好的形容词,加在“和硕亲王”或“多罗郡王”称号中间,例如“和硕睿亲王”、“和硕宝亲王”、“多罗克勤郡王”等。一般亲王用一字,郡王用二字。
二字王一般用于地位比“国王”“亲王”较低的“郡王”,如“常山王、长沙王、中山王、定陶王、渤海王、成都王”等,常山、长沙、中山、定陶、渤海、成都这些都是郡的名称。
明清时王爵常被世人尊称为王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侯爵
百度百科-王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