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发祝福好不好?为什么好?
每逢春节,短信轰炸。很多人过年过节时都会收到亲朋好友发来的祝福。但也有人抱怨,收到的祝福都是群发的,四六八句的吉祥话,统一制作的电子相册,并不能带来惊喜。
观点:
祝福应当真心诚意。只不过诚意与否,对于祝福的接收者而言,是一个主观色彩极强的问题。屏幕两端的人不同的认知方式易造成对祝福理解的错位,而手机这堵横亘在社会交往中的墙,更为误解雪上加霜。这一困扰映证着数字时代人际交往形式变革带来的副作用。技术更迭不断重塑着年节的礼俗。从拜年短信到定制语音,从个性表情包到微信抢红包,“各领风骚一两年”的祝福形式难免让一些人无所适从。单一的形式降低了祝福的效果,固化的习惯给不少人带来负担,不论是绞尽脑汁磨文字还是创新形式夺眼球,都在无形中增加了社交成本,群发祝福的好经逐渐被念歪了。时下,社交网络的普及助力沟通更高效,随之而来的是急剧扩张的朋友圈。借助技术的翅膀,我们的交际圈不断扩大,但交心并无捷径可走。祝福虽然可以一键送达更多人,但一对一的专属感和亲密感随之下降。虚拟社交扩大了人的交际面,同时也会将人们限制在足不出户的社交方式之中。对于真正的亲朋好友而言,以诚相待是最好的祝福。私发也好,群发也罢,并不会影响关系的亲密程度。祝福不只有一种形式,与其关注键对键的世界,不如来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串个门,约个会,送一份礼物,来一次长谈,形式不拘,随兴所至。或许这样的祝福,才会深入人心。论据:言辞朴素但是精心编辑的一次群发,或许也会被视为虚伪的套路;将网上看到的好内容分享给新认识的朋友,或许会被看作投机取巧的无效社交。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