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是指连接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语文课文中承上启下是指过渡句或过渡段所起的作用。承上是总结上文内容,启下就是引出下文,或概括下文的内容,承上启下句在全文起过渡的作用。
2、出处:宋·张炎《词源·制曲》:“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启下。”
翻译:想好要如何起头,如何结尾,怎样选择韵律,如果叙述曲篇,最重要的是连接处不要断了曲意,需要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
3、例句:中层干部一方面要转达上级领导的旨意,另一方面要反映群众的意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语法: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上下联怎么判断,哪一个是上联哪一个是下联
过渡句: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他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的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作用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意思是承接上面连接下面。在文章中就是能够联系上下文的重要的句子或是段落。
过渡句的判断:
过渡句就是联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不会再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有时也独立成一段,内容上这个句子和上下两端都有联系,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
扩展资料
二、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
1、用小标题过渡。
2、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
3、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
4、用关联词过渡。(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
5、用提示句过渡。
6、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7、过渡词,增强文章逻辑性。
区分对联的上下联和左右的方法如下:
第一:根据对联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来区分。
其实对联是很讲究平仄的,这也跟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如果要区分上下联就要关注对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如果是上联的话,它的最后一个字肯定就是仄的音调。而下联的话最后一个字肯定就是平的音调,这样读起来才会更顺口一些,不然肯定就会十分的别扭。
举个例子,?五湖四海皆春色?和?万水千山尽得辉?这两句,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色?,第四声也就是仄声,因此应该是上联。而后一句最后一个字是?辉?,第一声也就是平生,因此第二句就是下联。
第二:根据对联的含义来进行区分。
其实对联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上联肯定就是因,而下联一般都是果,其实在读对联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出来。一般上联都对下联有承上启下引导的作用。如果把两个对联调换位置的话,会觉得有些不通顺,或者意思表达得不太清楚。
第三:根据范围大小来区分。
对联中经常会出现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事物,比如年年、时时、天天等等,在理论上年的范围是要比月广的,而月的范围是要比天大的。因此在区分上下联的时候一般都是依照着从大到小的顺序,也就是说上联的范围一般会更大。如果一副对联中有年年和月月的区别的话,那肯定含有年年的那一句话就是上联。
确认了对联的上下联以后其实就很容易分左右了,古人的习惯是从右边往左边看,所以上联一般要贴在右边,下联才贴在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