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下一句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下一句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这两句诗是出自宋代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原文: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翻译: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作者简介: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间丘使君诗》)
《相见欢》这首词中脍炙人口的抒情名句是?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的下一句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诗句出自《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意思是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金陵指南京,城上西楼指西门上的城楼,倚清秋指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
诗人思想感情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
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相见欢》是词牌名,以此为题的词有很多。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
最有名的应该是李煜的《上西楼》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内容:
微云一抹遥峰,
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
青绫被,
水沉浓,
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年代:清
作者:纳兰性德
作品: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内容:
落花如梦凄迷,
麝烟微,
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
消瘦尽,
有谁知?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年代:北宋
作者:朱敦儒
作品:相见欢
内容: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年代:唐五代
作者:冯延巳
作品:相见欢
内容: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
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
玉钗斜。
翠阁银屏回首,
已天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