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4-03-08)阅读数 8#古诗
文章标签兴亡长江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不尽长江滚滚流上一句是什么

南 乡 子 辛弃疾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①?满眼风光北固楼②。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③,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④,坐断东南战未休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⑥。生子当如孙仲谋⑦。

注释①神州:本指全中国,这里指中原沦陷区。何处望神州:意即望神州何处。②北固楼:即北固亭。③ “千古”三句:自古以来不知多少朝代兴亡,往事悠悠,连绵不断,就象无尽的长江水,滚滚奔流不息。悠悠:长远貌。④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年少指孙权,他继承孙策为吴主时只有十九岁。万兜鍪,是说孙权统率强大的军队。兜鍪,俗语叫盔,这里借指兵士。⑤坐断东南战未休:守住东南地区,不断地与敌人作战。坐断:占据。⑥“天下”两句:天下的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是他的对手。⑦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志·孙权传》注引《吴历》中曹操称赞孙权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仲谋,孙权的字。

点评这首词也是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上片写登楼所见,借景抒情。北固楼居高临下,风光满眼,但时刻渴望收复的中原大地却见不到了。历史上这样此消彼长、兴亡互替的事太多了,就象这滚滚东流的长江一样,无穷无尽。触景生情,感慨良深。下片转入怀古。孙权年少时即统率大军,占据东南,真是一位少年英杰!这种赞叹有明显的言外之意:当朝统治者,你们哪一个象孙权那样有本事啊?这首词实际上是借怀古以讽今。

不尽长江滚滚流上一句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作品原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朝代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赏析?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