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随平野尽的下一句
“山随平野尽”的下一句是: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山随着平坦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汇入在广阔无际的田野。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赏析
《渡荆门送别》描绘了诗人李白从四川出发,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时所见的风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江景,眼前景色随着诗人所见的景象逐渐变化。诗人见到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诗是《渡荆门送别》中流传最广的句子,描绘了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四种景象,给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流动感,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仍怜故乡水下一句
1、山随平野尽下一句:江入大荒流。
2、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幻出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仍怜故乡水下一句:万里送行舟。
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鉴赏:
这是一首写诗人出蜀、舟过荆门所见奇景的诗,抒发了诗人青年远游时的豪迈之情。诗人出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真个是雄心勃勃,器宇轩昂。全诗写得景象阔大,意境高远,无一丝惆怅,于惜别深情中见出一往无前、乐观豪迈的气概。首联点出舟行荆门山,到目的地楚国游览。
此随意用笔,已见欢快之情,潇洒之趣。颔联描绘荆门山之壮美景象:山岭逐渐消失,展现出一望无边的平原;江水奔流渐缓,似流入宽广荒凉的大野。此联乃千古名句,与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法类似,都是壮语,气势之雄健,意境之高远,景象之阔大均相敌,然一为昼景,为暂视,为少壮之作;
一为夜景,为细观,为老病之作;故很难相提并论。颈联状月下奇象:俯瞰静江,明月倒映,如天空飞下宝镜,晶莹剔透;仰望浩天,云兴天际,结成海市蜃楼,瞬息变幻。此联奇警浪漫,富于想象,是憧憬,是探索,别有一种英爽之气。
结联写诗人对蜀地山水的热爱:故乡的流水啊,恋恋不舍,一路万里,送我远行!如此从对方写来,情味无穷,更显诗人对故乡之深情。此诗笔力雄健,挥洒奇异、瑰丽、高远,是一幅逼真的山水壮美、舟行万里的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