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汉初三杰,张良凭什么位列其中。有什么功劳吗?

梵高8个月前 (03-08)阅读数 3#古诗
文章标签刘邦项羽

刘邦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评价极高,在刘邦的眼里,他们是人杰,是开国功臣,因此曾由衷感叹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有人说,韩信战必胜攻必取,萧何是刘邦后勤大总管,功劳苦劳无数。年轻时候的张良是有抱负的小青年,事迹很多,但跟了刘邦之后,好像就没什么记载了,他凭什么功劳当上汉初三杰的?

其实,刘邦在对三杰的评论中,已经将张良的功劳高度概括了:“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那么,张良跟了刘邦,具体有哪些功劳呢?

在楚汉战争和刘邦称帝过程中,张良至少立有八大功劳:

1、智取峣关。取峣关是进入关中的关键一战,入关时刘邦只有数万军队,如果峣关激战,不但难难入,即便入了,也难在关中取得全胜,于是张良建议用金钱收买峣关守将,得以用最少的损失夺取峣关,顺利进入关中。

2、约法三章。如果刘邦没有退出秦宫,还军霸上,刘邦不可能建立汉朝,是张良,在刘邦醉生梦死时把他拉出了秦宫,并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才取得了民意,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利用项伯。张良救过项伯,所以项羽要进攻刘邦时,项伯给张良报信,张良借机让项伯在项羽面前为刘邦开脱,为鸿门宴平安度过打下基础。

4、解除鸿门宴危机。鸿门宴上,刘邦虽是首领,但居中指挥却是张良,尤其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时,让樊哙进去,化解危机,又让刘邦假装上厕所逃跑,真是妙计迭出。

5、制止刘邦封六国后代。刘邦听从郦食其的建议,要封六国的后人为国君共同对付项羽,张良及时制止,因为如果项羽不灭,再封多少人,都只会屈服于项羽,你的事业将前功尽弃。

6、劝封韩信。韩信打下北方后,要刘邦封自己假齐王,刘邦正与项羽打得你死我活,对韩信提此要求很生气,要派兵攻韩信,张良制止,让刘邦封韩信真齐王,让韩信最终没有反叛。

7、建议追杀项羽。刘邦同项羽在鸿沟议和以后,项羽撤了,刘邦也准备撤,张良建议赶紧追杀项羽。

8、建议合围垓下。刘邦当时只有20万军队,吃不下项羽的10万兵马,是张良建议增加韩信彭越的封地,让这两支劲旅加入,才最终灭亡了项羽。

张良的八大功劳,不但让刘邦打败了项羽,而且帮助刘邦建立了一个帝国,所以张良的功劳,丝毫不亚于韩信、萧何。而三杰之中,张良还排第一,可见在刘邦的心目中,三杰中功劳最大的,非张良莫属。

“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这句话是汉高祖刘邦说的。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了“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家,我认为有秦国的白起、汉朝的韩信、唐朝的李靖、明朝的徐达

“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语出: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高祖本纪》,记述了刘邦与臣子的一段对话,重点突出,刘邦能够知人善用,重用了韩信、萧何等一大批能臣,才打下汉朝江山。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了“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家,我认为包括:

秦国的白起

白起,本来是楚国人,后去了秦国。他被称作这个称号,当之无愧,指挥秦军大小70余战,从来没有战败国,尤其是在长平之战中的卓越表现,有力地推动了秦国扩张。

汉朝的韩信

汉朝的韩信,就不用说了,这句话里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古有云“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可以看得出他的军事领导才能,可以堪称卓越。

汉初三杰,张良凭什么位列其中。有什么功劳吗?

唐朝的李靖

李靖,是唐朝初期的开国元勋。文韬武略,不在话下,辅佐唐高宗李渊打下了唐朝的江山,并且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军事理论。

明朝的徐达

徐达没有李靖显赫身世,他是农民出身,但是他性格刚毅,有勇有谋,从小武功高强。朱元璋起义后,追随在朱元璋麾下,屡次东征、北伐,为明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