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攒肚和便秘的区别
攒肚的便便性状很正常,而便秘的便便则不正常(通常很干燥密结或不成形),并且宝宝排便困难。有的宝妈说自己的宝宝好几天不大便,听到别人说可能是“攒肚”,完全搞不清楚什么叫攒肚,和便秘到底有什么区别?
攒肚宝宝如果放屁很多且很臭,排便间隔时间长,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软便。
便秘大便干结,宝宝排便非常费劲,每次排便量不够。
攒肚和便秘的区别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便秘则是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每次排便量不够。
按摩无论是攒肚还是便秘,都可以顺时针按摩小肚脐:定期这么做有利于肠胃的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从而让宝宝顺畅排便,同时还能改善宝宝的食欲。补充水分或者把奶粉浓度稍微调稀一些。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孩子2~3天,4~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原因 当孩子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2~3天或4~5天一次大便 辨别 攒肚的孩子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软便,这就是攒肚与便秘的区别的关键之所在。二者的其他区别可表现在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量不多、无硬结等。 方法 首先要告诉家长攒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紧张。其次要在新生儿后期就开始把大小便,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健抚触中,其中一节为按摩腹部,一天可做2~3次。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刺激肠蠕动,有利于排便,应该说对攒肚的改善也是有效的。 · 正常的生理现象 到底什么是攒肚儿呢?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就可放心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 对于这种大便的状况还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分清“攒肚”和便秘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