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东北富得流油的时候,我们还吃不饱饭呢!那东北以前是什么样的?

百变鹏仔8个月前 (03-09)阅读数 6#古诗
文章标签工业重工业

那个时代决定了东北支援全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北资源枯竭,设备落后,国家改了发展方向,一比五、一比十的贷款额度,给谁都不会太差。另外东北因为天气的原因,成本太高了。你看看东北产大米的几个地方,哪里不是富得流油。朝鲜战争,东北工业南迁,给了南方太多资源。锅炉厂,电机厂,轴承厂,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军工改过去的。资源给予南方很多。没落主要两个原因,1东北.包括华北平原较多,农耕面积多,常驻人口少。2.东北多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枯竭城市没落了。

资源,东北人民真的都用到了吗?钢铁,煤炭;粮食,石油,木材我看到的这些东西八五年前我看到的都是整列火车南下,往北的列车都是空的。我家就在车站附近,一车车原木,煤炭,全是进关的,活我们干了,苦我们吃了,钱你们花了,还要来骂我们,如果南北政策都一样,把山海关砌上,东北现在都能赶赶欧洲了。

咱们东北人自己也不争气。咱不说出去的,就还在东北的,自己心里都有点数。当然南方的发展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可是政策倾斜也占了很大原因。计划经济时代,东北支援全国。那时出关的火车大多是空车,而进关的全部是重载,粮食,煤炭,木材,石油,全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现在资源没了,没有理了,但你们要纪住,没有当时的东北,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另外你说靠日本的建设,你好好学学历史,没有日本长达14年的掠夺,东北会是这样吗?

东北工业基础是张作霖搞得,后来苏联援助中国放在东北也是因为东北工业化程度全国最高,铁路最多,可以很快发展起来,不要什么都撤日本人,日本占领东北总共才14年,没有张作霖留下的工业基础日本人也没有大作为。我觉得,东北的问题,主要还是国家政策的问题。具体说的话,东北其实是国家的原材料基地了,比如粮食、石油、木材等。说老实话,既然是粮食基地,那么为国家维持粮食稳定,那是重中之重了。而原材料这种东西,是不可以价高的,比如粮食(比如东北的大苞米)若是涨价,那会引起一连串恶性反应,各种肉类、奶类无不涨价,那很快就会通货膨胀了。而要想富,那得搞工业呀,农业不会富的,农业是保稳呀。

但是呢,要真搞起来工业且人们富裕了,谁还会搞农业?因此,东北所承担的任务,就决定了东北不能发展那么快且也不能像广东那样去发展。另外,以前东北工业“厉害”,但那也是国家政策决定的,因为当时与苏联是老铁呀,所以很多大工厂就建在了东北。实际上,就地缘政治讲,发达的工业不适于放在东北,因为与俄罗斯的关系,实际不那么稳定的,两个大国相邻之地区,不太适于发展经济呀。一句话:当年东北很牛,不是东北人有多能干,政策而已;现在广东很牛,也不是广东就一定有那么强的能力,也是政策而已。而政策,则取决于国家的方略了。

那个年代东北是重工业基地,重工业发达,上海是轻工业发达,不一样,你要懂得没有重工业哪来的轻工业。重工业煤,钢铁,机器不能吃,你上海轻工业发达衣服鞋帽,吃得当然要好,创造的利润重工业多,但都上交国家了。工人得的很少。东北是共和国工业之母,上海是轻工业也搞了点重工业,没重工业就没共和国的今天 轻工业是挣钱的,重工业花钱多见效慢,应该是都欠东北的,后来怎么变得真不知道。

东北富得流油的时候,我们还吃不饱饭呢!那东北以前是什么样的?

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从来没有听说过东北富裕。就是在清朝,江南的丝绣陶瓷也是很出名。还有江南的盐商。我觉得东北三省真正的名字应该是中国绝户省;在辽宁最落后的地方的70岁的农村老人早都看淡了香火传承,未来都极可能绝户已经深刻烙入了每一个东北人的心底,感谢城管式的计划生育让东北的未来回归了大自然,为低碳环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东北的穷富是几起几落,满清时期东北是富裕的,到东北闯关东的人群中一部分是为了种地,另一部分是因为东北工业化大生产,煤矿,铁矿,和森林的木材开采,需要大量的人力。 由于矿产资源的丰富,所以在东北日俄发动了两次战争,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争夺东北矿产。由于矿产的争夺,反过来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东北的老百姓是富裕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本人统治,这时的中国百姓是贫穷的。

由于日本实行的是以战养战策略,所以那时东北工业是迅猛发展。1947年,48年东北陆续解放后,由于南方当时没有解放,东北又同苏联相连,所以相关援助工业产业落户东北比较多。你说的东北的工业一夜之间就完了,其实他是以下面因:首先是国家的价格双轨制,造成工厂大流血。其次是清理三角债,把东北的资金全部调到南方,而南方资金没有及时回流造成了工厂流尽后一滴血。工厂人员过多,那是因为按照国家的指令接受了79年全部回城的下乡知识青年。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不能只看表面的东西。

东北建国前就有比较完善的工业基础了,一五计划投东北是因为有工业基础有产业工人有资源,投进去钱有收益。投在西北戈壁、西南山区、岭南丘陵根本出不了成果。国家投入东北,东北向内地输入了大量资源、人才、钢铁、煤炭、粮食。三线建设东北特别是辽宁支援内地数千个项目。建国初期国家大力发展东北是因为当时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最好,这些家底一部分是张氏父子建设的,一部分是日占时期建设的,虽然被苏联红军抢掠破坏了一些,但是工业设施仍然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要完善得多。我本人先后在河南洛阳和宁夏石嘴山见过大量祖籍东北的工人后代,他们的爷爷辈都是五六十年代去那边支援建设的东北技术工人。可以说,建国初期无论设备还是人才,东北都遥遥领先全国。

儿时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吃肉是奢侈的,穿衣是随意地,玩闹是愉悦的,警察是怕怕的。曾经印象里,持南方口音的人在儿时的映像里都是做一些脏活、累活的人,当地人不做的事,不干的活都由他们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努力、勤奋和善于与人沟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里的大人每日都在工厂上班,到上班的时间自行车潮汹涌,家里只偶尔有些老人,白天几乎看不到年青人,本地人做生意是被瞧不起和说三道四的。

说真话当时东北富确实也富,当时的东北大庆产石油,供给了全国各地,鸡西鹤岗产煤碳,也供给了全国各地。东北是大粮仓,粮食供应给了全国各地。东北的林业伊春大兴安岭,木材也都供应给了全国。军工设备也是为了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时都是无私奉献给了全国各地,当地的居民还都是正常的凭票供给制,日子过得也挺艰辛。感谢作者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那个时期那个年代的那个人的真实故事,挺感人的,也比较真实。

东北下一个致富点,就是把东北的蔬菜品种,老品种的种子收集好,进行良性改造,提高产量,供应全国,大家都知道,特别是东北人,知道,东北的蔬菜下来以后,大家都爱吃原产地蔬菜,因为口感特别好,南方的蔬菜很硬,做起来没香味,吃起来口感没有东北菜好吃,这是因为东北的无霜期短,动植物在东北生长,必须储存大量的糖和脂肪,这样东北的,动物与蔬菜生长起来就会缓慢,但储存的营养价值会高一些,口感就会好,所以东北应该,发扬这一优势,搞好育种,我相信这是另一个致富点,南方的蔬菜,使用高科技手段,尤其是以色列的无土栽培技术产量非常高,但口感不好,我想除了太空种子育种,是一个发展方向,第二个大面积可以提供优良种子的基地,就在东北。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