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只把春来报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百变鹏仔8个月前 (03-09)阅读数 3#古诗
文章标签寒山杜甫

只把春来报的上一句:俏也不争春,下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

《卜算子·咏梅》全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风风雨雨把去春送走,满天飞雪又把来春迎到,在那悬崖峭壁冻结了百丈冰柱的严寒下仍然有梅的花枝绽放着俊俏、艳丽的梅花,傲迎风雪。

梅花虽然俏丽艳放,却不同谁争奇春日的光辉,只是把春的信息向群芳预报。等到满山遍野都开满了色彩绚丽的鲜花,梅花在群芳花丛中微笑。

全词赏析:

此词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形象的塑造,这首词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故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词前小序说明这首词是逆向思维,反向立论。

“反其意”“主要是反忧伤、悲观之意为积极乐观、奋发有为的革命情怀;反寂寞、无出路之意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反孤芳自赏、个人奋斗之意为同春共乐、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高贵品质。”

1、夜来风雨声,落知多少。——出自唐·孟浩然《春晓》

2、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出自唐·杜甫《春宿左省》

3、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出自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晚风吹行舟,路入溪口。——出自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5、鹊辞穿线月,入曝衣楼。——出自唐·李贺《七夕》

6、燕飞犹个个,落已纷纷。——出自唐·徐铉《春分日》

7、松疏露孤驿,密藏回滩。——出自唐·岑参《早上五盘岭》

8、叶乱裁笺绿,宜插鬓红。——出自唐·温庭筠《海榴》

9、花开满树红,落万枝空。——出自唐·知玄《五岁咏花》

10、郡北乘流去,间竟日行。——出自唐·包何《送王汶宰江阴》

11、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出自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12、云天犹错莫,萼尚萧疏。——出自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13、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出自唐·李治《谒大慈恩寺》

14、院落沉沉晓,开白雪香。——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15、柳觉东风至,疑小雪馀。——出自唐·张子容《除日》

16、东明又西暗,落复花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7、上黄莺子,关关声可怜。——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8、飞鸟亦散,洒泪秋风前。——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9、叶密独承日,繁偏受露。——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20、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21、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出自唐·刘禹锡《罢郡归洛阳闲居》

22、草深莺断续,落水东西。——出自唐·郑锡《送客之江西》

23、枯无女艳,鸟死沉歌声。——出自唐·卢仝《月蚀诗》

24、禁苑春晖丽,蹊绮树妆。——出自唐·李世民《咏桃》

25、草生公府静,落讼庭闲。——出自唐·岑参《初至犍为作》

26、人好千场醉,无百日开。——出自唐·刘长卿《早春》

27、疑褒女笑,栈想武侯征。——出自唐·元稹《黄明府诗》

28、不向花前醉,应解笑人。——出自唐·李敬方《劝酒》

29、叶开随足影,多助重条。——出自南北朝·阴铿《雪里梅花诗》

30、莺入新年语,开满故枝。——出自唐·杜甫《伤春五首》

31、紫藤挂云木,蔓宜阳春。——出自唐·李白《紫藤树》

只把春来报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32、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出自隋·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33、开能向日,落委苍苔。——出自唐·戴叔伦《叹葵花》

34、坐悲芳岁晚,落青轩树。——出自唐·包融《送国子张主簿》

35、玉润窗前竹,繁院里梅。——出自唐·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36、雪每先秋降,尝近夏生。——出自唐·卿云《送人游塞》

37、发从今日白,是去年红。——出自唐·殷益《看牡丹》

38、草色行看靡,枝暮欲低。——出自唐·刘复《春雨》

39、鸟吟檐间树,落窗下书。——出自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40、云起争峰势,花交隐涧枝。——出自唐·张乔《商山道中》

41、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出自唐·谢偃《踏歌词三首》

42、叶齐山路狭,积野坛深。——出自唐·王勃《游梵宇三觉寺》

43、晓看红湿处,重锦官城。——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

44、枝荫我头,蕊落我怀。——出自唐·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

45、不堪登览处,落与开。——出自唐·黄滔《广州试越台怀古》

46、松覆山殿冷,藏溪路遥。——出自唐·綦毋潜《题鹤林寺》

47、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出自唐·王涯《闺人赠远五首》

48、只为来时晚,开不及春。——出自唐·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49、时仍爱出,酒后尚能吟。——出自唐·白居易《东城寻春》

50、欲问相思处,开花落时。——出自唐·薛涛《春望词四首》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