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主旨什么写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出自:唐代诗人岑参
原诗: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释义: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扩展资料:
诗人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
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遥怜故园菜,应傍战场开。
出自唐代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多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悛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日 选怜故园菊,应徬战场开赏析
唐伐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
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亏得平
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火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末收长安。”公元755年 《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深
年长安被攻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