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替古人担忧上一句歇后语
长大了的上一句是:三日不见
替古人担忧的上一句是:看三国掉眼泪或看戏流眼泪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
三日不见——长大了!
替古人担忧:谓不必要的忧虑。
这两个歇后语都属于故事类歇后语。例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歇后语的分类: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故事类
歇后语简介: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歇后语上一句是周瑜打黄盖。这是一句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比喻双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1、歇后语的定义。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际中创造的一种短小、形象的语句。
2、歇后语的组成。通常歇后语有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3、歇后语的分类。谐音类,如矮子过河——安(淹)心;喻事类,如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喻物类,挨打的乌龟——缩脖子;故事类,包公的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百度百科-歇后语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