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水远下一句是什么
山长水远下一句:遮住行人东望眼
出自宋代淮上女的《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译文
远望淮山隐隐约约可见其影,连绵千里的山峦承载着我千里的悲恨。淮水浩渺悠远,万里波涛寄托了我万里的愁思。
山长水远,挡住了行人向东眺望的视线。旧恨新愁,面对这晚春景象,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垂泪。
注释
淮山:指淮河两岸所见山峰。隐隐:不明显,不清晰。
淮水:指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安徽,入江苏洪泽湖。悠悠:遥远。
烟波:雾气迷蒙的水坡
东望:词人被掳北上,所以向东眺望故乡。
恨旧愁新:即旧恨新愁,指对金人统治者的恨,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愁。
青山魏峨云飘逸的下一句
“空水共悠悠”上一句是:“艅艎何泛泛”,这是出自于 南北朝 王籍 所著的《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全诗: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
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扩展资料
南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解析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动写静,以蝉的鼓噪声和鸟的鸣叫声来反衬山林的幽静。
诗人将山林的幽静置于蝉、鸟的喧动之中,动中见静,在静的呈现中又使山林充满了生气,从而使大自然变得更为幽美可亲。
这种以有声来写无声,以喧闹来写寂静的艺术手法,在王籍那里得以创新,亦可见出当时山水诗的发展已趋成熟。
这种体现出艺术辩证法的手法对唐以后的诗歌影响至为深远,许多诗词大家都遵从这一艺术规律创造出更为动人的诗句。
如杜甫有“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常建写山寺禅院之幽静有“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王维写山涧之静则有“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都是以声音来衬托静的,往往能获得独具魅力的艺术效果。
宋代诗人王安石也想反其意而出奇趣,写出“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但终让人感到有黔驴技穷的感觉。山本来就幽静,一鸟都不鸣自然就幽,又哪来山更幽呢?
点铁要想成金反而显得铁的笨重,其实这是对着艺术辩证法较劲,并不能达到奇的效应。?
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因景而生出的归意。“倦游”并非指游览,而是指常年在外做官的宦游。
这种因游览山水自然景色而最后点出归隐的感情结构模式,自谢灵运以来几成南朝诗歌的创作套式,这一方面是王籍沿袭了这种套式,另一方面也因为时代的动乱,官场的险恶难测,在游览放松之后自然也会产生这种归隐的念头。
参考资料:
下一句是翠水悠悠石古香。这句话描述了青山和翠水的美景,青山魏峨云飘逸指的是青山高耸,云朵飘逸,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翠水悠悠石古香则表示翠绿的水流悠闲地流淌,周围散发着古香的气息,整句话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和享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