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真的“刑不上大夫”吗?刑不上士大夫的真实意思是什么?
首先来说是士大夫的含义,相信最初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士大夫就是古代当官的,而且当的是很大的官,可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士大夫的含义有两种人,第一种人是有影响力的人,第二种就是朝廷里面当官的人,而这句话从字面的含义来讲,就是说,古代的时候,士大夫就算是犯罪了,也不用受刑。
二是,此处的“刑”,是古代是司法机构,可理解为刑部。通常来说,刑部负责审理案件,若是审讯的对象为士大夫,刑部无权直接定罪,必须上报给皇帝,然后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置,即使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有人敢反对,毕竟是皇帝是意思,除非皇帝想找人背锅。
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原句是“国君扶式,大夫下之;大夫扶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我们都知道官员有权,因此他们和一般人不同,他们作恶是不需要亲自动手的。比如一个领导看某人不顺眼,他自己不用动手,底下的人会去教训。
甚至这个领导连话都不用说,底下也会有人为了讨好他而教训他的对头。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的法律原则之一,是为官僚、贵族提供法律特权的根据,其重心在于强调平民百姓与官僚贵族之间的不平等,强调对于官僚贵族等统治阶层社会特权的维护。因为天子、诸侯、大夫都是以血缘和姻亲相互联系着,他们之间都保持着社会和外交的接触,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他们就遵循之间的君子协定。所以说,他们是尊礼而行。
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阶。这句话出自《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思是大夫以上的人都是要气节的,他们定罪的时候不要用残酷的刑罚折辱他们的身体,最好劝导他们自我了结。
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不是说大夫犯罪不能惩罚,而是不能用?刑?,这里指的是不能对大夫进行肉体的屈辱折磨,要保存他们的尊严。这是对他们的优待,
我想大家有很多疑问,难道大夫犯了很大得罪就不用受刑了?孔子的学生子冉也曾这样请教过孔子,让我们来看看圣人有什么见解吧。
孔子的意思大致上是对于君子犯了罪要教育他们的内心,用廉耻来教化他们,如果犯的罪在五刑,就教化他们自己服刑,如果是犯了大罪的人就能令他们?闻命则北拜再拜,跪而自裁?,先选择教化他们,令他们知道自己所犯的过错,从而愧疚自愿服刑,并不是不惩罚他们的罪行。所以孔子最后告诉子冉:?所谓礼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礼,故不责之以备礼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这是宗法的体现,体会到了古人的思想。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有学者认为当时的百姓受教育程度是非常差的,他们大多不懂得礼义廉耻,只有大夫以上的人才会受到教化后感到羞耻,所以只有大夫以上的人才会先去感化他们。所以说?刑不上大夫?。我认为这种可能是很大的,联系它的前一句?礼不下庶人?,我们知道周礼是十分复杂的,认为行周礼,是对那些不知礼的庶民的一种精神折磨,所以他们可以不懂礼法。这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是相悖的,所以孔子不这样认为。
可以说古人的思想文化是十分深刻的,有很多都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