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有一副对联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什么意思

小肉包10个月前 (03-11)阅读数 8#古诗
文章标签诗书文化

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就象诗和书能够在世间流传如此长久.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之根本是忠厚. :

专家访谈

受访嘉宾:黄勇(文化学者、《大美广州》作者)

南方日报:“区”姓出了一个著名的“翰林村”,你认为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

有一副对联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什么意思

黄勇:诗书传家。“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对传统文化的核心解读。所谓“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千百年来几成共识。诗书传家以德育人的,虽可能一时衰败,但总能在一二代后,出现英才,重振宗族,使之绵延不绝。

南方日报:耕读与传家有何关系?

黄勇:“耕读传家”在中国流传深广,深入民心。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本分做人,不废学业;耕读为生,朴中带雅。皓首穷经、躬耕垅亩,起于阡陌、达于士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人耕读的理想追求。

南方日报:松塘人自发挖掘家族文化,注重文脉保护传承,你怎么看待其积极意义?

黄勇:家者,家庭也,家族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都是基于“家”这一概念建立的。近年来,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重修家谱蔚然成风,这在凝聚人心、传承文明方面,同样具有巨大的能量。

松塘村文脉昌盛,区氏族人与时俱进,在近代内地都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时,一个小村子的女孩子就可读书了,不能不说是开风气之先。

同姓同宗的小村子可以让我们找到自己的根,但在现代要想恢复古代的家族制度,聚族而居,已经是不可能了。而且读书的目的不一样了,读的书也不一样了,但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依然在,这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磨难仍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力量。

南方日报:很多人去了松塘村都很惊奇:在经济以达的南海区,8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居然还保存得十分完好,尤其是那些祠堂和私塾。这其中有什么因素影响?

黄勇:这首先是因为当地的文化积淀比较深厚,松塘人因此历来有一种文化的自觉。此外,松塘村的文化也可以说是从“泥土”中挖出来的。2007年,退休教师区振作等几位村民在搜集村中楹联时发现,这些文字的出处“很有些来头”,作者很多是翰林公。随后他与区子广、区秉忠等村民一起,自费编撰了一本书,呈现松塘村开村以来的古楹联、古诗词、风俗习惯、人文轶事等。后来这本书被列入松塘村评选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重要材料,松塘文化由此再次进入全省的视野,松塘古村恢复和开发也因此驶入了快车道。

诗书济世——“济世”是“救世,济助世人”之意。饱读诗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读书人的志向和抱负。有一副常用对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远,诗书济世长),是着眼于本家族的文化、家风的传承。

耕读传家——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这里所说的“读”,当然是读圣贤书,为的不仅是做官,更重要的是学“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因为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

从“继”和“济”所表示的意义看,前者是“传承、发扬”的意思,后者为“救济”是一种慈善行为,由此可以确定“诗书继世长”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而“诗书济世长”则是要用“学问”(即诗书)救济、改变社会的一种想法。

曾国藩对于妇女之教,亦极注意。他说:“古来世家久长者,男子需讲耕读二事,女子需讲求纺绩酒食二事。”又说:“凡世家之不勤不俭者,验之于内眷而毕露”,“居家四败——妇女奢*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曾国藩认为,耕读之家,最能维持长久。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在过去的家庭中,除极少数的例外,每个青年子弟总要读三五年的书,即便是一般女子也至少要读一两年的书。故有俗谚称: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正由于此,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是一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诗作,讴歌了家风和教育的重要性。全诗如下: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男儿须读书,此乃父母心。

读书贵乎知,知则气自华。

养气且深思,挥墨冀有声。

声在文章外,格成方自明。

若木不成枯,中道谓之正。

信而好古不化者,可谓士矣。

谰言不用兴,放情何足荣?

人生如寄蜉,朝光飞散长。

这首诗从“忠厚传家久”开始,表达了家族传统和家族美德的重要性。随后提到男儿须读书,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接下来,诗人指出了读书的目的即在于“知”,只有具备知识才能催生自身的气质与素养。同时,他也提出了修养气质和深思的重要性,并引申至书法与绘画等艺术领域。诗人最后指出,放纵和荒废不仅不光荣,而且浪费生命,而真正的人生,如同蜉蝣一般,飞逝而过,人应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传承家风,继承经典。全诗以清丽淡雅的风格,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